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和玉理论高手请进,问题请教
[打印本页]
作者:
MD81KK
时间:
2014-2-18 15:46
标题:
和玉理论高手请进,问题请教
http://www.xjdm.net.cn/forum.php ... p;extra=&page=1
这块玉皮色都在坑里,是为什么,是因为小坑里更容易积淀矿物质么?如果是,这样的皮色是不是不牢靠?
还是说这块玉是特例,有坑的地方玉质比较酥松?
作者:
rapheal
时间:
2014-2-18 16:35
对于皮色 我只坚持一个原则:不要看有几点是对的,只要看到一点不对的,就pass
作者:
zxxlb
时间:
2014-2-18 16:54
坐等高手解惑
作者:
[-墨攻-]
时间:
2014-2-18 17:12
我想还是跟肉质有关吧,坑口应该是干净利索的。还是猫解惑吧
作者:
cs3981
时间:
2014-2-18 17:14
非高手认为,疏松的地方易受沁,同理易下陷
作者:
MD81KK
时间:
2014-2-18 18:24
大家不要误会哦,我写猫料链接只是作为实物的展示,不是对料子存疑。
呵呵。
作者:
瞎玩
时间:
2014-2-18 19:37
一般来讲,皮色是后天形成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周围的环境要存在大量的游离的铁离子,这是外因,二是相对疏松的料子,也可以是一块料子的相对疏松部分或绺裂处,这是内因。再加上千百年来水中砂石的撞击,肯定相对疏松部分更容易磨损掉,需要强调的是,并且这是一个反复循环的动态的过程,自然有皮色的地方要凹进一点,或者说皮色都在坑里。俗话说“好皮无好料”,这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情况是这样的,但如料子非常致密,并且周围的存在着大量的游离的铁离子,那么,就是形成好皮好料了,但这是极少的。也正因为如此,带皮色的优质料子加高的原因。
其他玉友再补充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者:
MD81KK
时间:
2014-2-18 20:12
瞎玩 发表于 2014-2-18 19:37
一般来讲,皮色是后天形成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周围的环境要存在大量的游离的铁离子,这是外因,二是相对 ...
多谢瞎玩兄。
收益良多。
作者:
魁星点斗
时间:
2014-2-18 23:44
因为青白玉含铁,皮色是自己氧化了。
作者:
新疆的猫
时间:
2014-2-19 00:09
大家说的都对。嘿嘿。
我汇总一下啊~~大家探讨~~~
1、疏松的地方容易受沁。
2、疏松的地方容易磨损。
3、受沁和磨损是动态平衡的过程。
所以玉质相对疏松的地方容易在水流侵蚀和卵石的相互撞击中形成小坑或凹陷,也容易受沁沉积皮色。
在小坑和凹陷处的皮色相对其它部分又不太容易再受撞击侵蚀磨损。
嗯,就这样积累下来了。
作者:
新疆的猫
时间:
2014-2-19 00:10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部分假皮染出来也存在类似的特征,所以这一项特征可以作为真假皮的辅助判断标准,但不能作为绝对判断标准。
作者:
hope
时间:
2014-2-19 10:39
有不少书说皮色有两种成因,一种是风化皮,一种是沁色,但是都没有深入阐述
请教猫兄,什么样的皮色是玉石的二价 Fe 离子氧化成三价的?什么样的皮色是外环境的 三价铁离子沁入?
作者:
hope
时间:
2014-2-19 10:42
似乎前者一般深度比较浅,分布比较均匀
但是,按说二价 Fe 离子氧化也是需要负离子沁入的,因此也是表现出沁的特征
作者:
MD81KK
时间:
2014-2-19 11:48
多谢猫兄的总结
作者:
JJ0668
时间:
2014-2-20 12:05
经常看见有的料子肉质像网状般局部坚硬局部偏软,我估计如果有皮色要咬进去就是这个效果?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