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一定是吃药吃大了 其他人引以为戒!!! [打印本页]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1 17:39
标题: 一定是吃药吃大了 其他人引以为戒!!!
本帖最后由 victorian 于 2014-8-22 17:16 编辑

图片怎么发不了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1 17:40
西汉 三刀蝉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1 17:42
忘了这个了  论坛还不太会用了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1 17:44
两个清代的镂空工艺件  其实这东西挺好  内地不知道多不多
新疆只有产料的文化  古玉的传承一直就是不多  市场上没见过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1 17:45
玉琮 不废话了 看图吧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1 17:46
玉钱     我拿这个去商店买东西不知道会不会挨揍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1 18:07
哪个好心人帮我改个标题
作者: zxxlb    时间: 2014-8-22 12:42
存疑。请高手。老歪和V爷呢?海滨呢?
作者: victorian    时间: 2014-8-22 15:44
zxxlb 发表于 2014-8-22 12:42
存疑。请高手。老歪和V爷呢?海滨呢?

不用疑, 没有老的, 另外楼主要改什么标题?

作者: 小鱼儿的前辈    时间: 2014-8-22 16:19
这种镂空的 内地市场多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2 16:49
victorian 发表于 2014-8-22 15:44
不用疑, 没有老的, 另外楼主要改什么标题?

请版主大人给说说

我的这些东西错在哪里了   例如器形 还是包浆 还是材料都压根不对       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样     列上1、2、3、 这样
一件一件讲一下  给群友们普及下古玉知识啊

有个交流氛围挺好的
其他人会引以为戒 不再上当



帮我标题改成   "一定是吃药吃大了 其他人引以为戒!!!"
作者: victorian    时间: 2014-8-22 17:19
乌鲁木齐小籽 发表于 2014-8-22 16:49
请版主大人给说说

我的这些东西错在哪里了   例如器形 还是包浆 还是材料都压根不对       正确的应该 ...

标题已经改好~

按兄所问, 感觉123全部都错, 我不是这方面专业的, 没法给您做更多的说明, 个人看来仅从玉料上来说,都不是狭义和田玉料, 包浆根本就没有, 形制我完全是外行, 前2点都枪毙的话第3点就不用看了...

作者: cs3981    时间: 2014-8-22 17:35
这都是地摊上的便宜货啊,一眼的新仿而且还是低仿,会还价的话就不会吃大药了,除了三刀蝉,下面几个应该小几百都能搞定,但是知道仿的谁还买啊,看三刀蝉扔下去的金子本,估计几千买的吧?白玉吃红沁的到代货,行里走货都是五位以上的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2 17:56
cs3981 发表于 2014-8-22 17:35
这都是地摊上的便宜货啊,一眼的新仿而且还是低仿,会还价的话就不会吃大药了,除了三刀蝉,下面几个应该小 ...

确实要5位以上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2 18:24
乌鲁木齐小籽 发表于 2014-8-22 17:56
确实要5位以上

真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哦
放一起比较一下 说说为啥是低仿的就好了

比如说玉料不对的话  这个年代的祭祀器应该用什么料做的呢?
工艺不对的话  哪个具体的痕迹是现代后仿的呢?
正确的工艺痕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晚清的牌子 确实大街上到处都是   价格不高   仿起来也费劲   确实也不值得造假了
低仿也仿高古玉去了


看过马未都鉴宝没
每次都先不说真假  先把这个东西介绍清楚 把要点都说一遍让观众有个具体了解
然后才说东西是不是对     如果不对 哪里有差异
鉴定是技术活 不是靠猜的


作者: 乌鲁木齐小籽    时间: 2014-8-22 18:28
乌鲁木齐小籽 发表于 2014-8-22 18:24
真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哦
放一起比较一下 说说为啥是低仿的就好了

欢迎所有不同认知的声音
特别是有新见解 能让大家学到新知识的声音


如果你确实没有太弄清楚   就先不着急发言   听听别的老师讲哦
作者: cs3981    时间: 2014-8-23 01:56
乌鲁木齐小籽 发表于 2014-8-22 18:28
欢迎所有不同认知的声音
特别是有新见解 能让大家学到新知识的声音

说实话我属于进入实战的选手,目前还在撑死到元的年份之前战斗,更高级的战场只能是偶尔跑跑龙套观个战而已,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支撑,所以我对能看明白的东西只能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话又说回来,理论知识也看怎么用,你说一件东西不好看,也可以用拙朴啊古拙啊来描述,这字眼儿一用,闻者又作何想?只能告诉你,残酷的市场不认可那两个拉丝花片,低仿!
至于三刀蝉,由于工很简单,单是看造型是没用的,要看沁看皮壳看做工细节。从沁看,这样的沁是顺着比较均匀的裂缝进去的,表面则未见分布沁色,而且色比较妖,与真正的灰皮红沁盘玩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一疑;从皮壳看,未见汉代玉器尤其是素件表面的玻璃光泽,二疑;从做工细节看,需要您自己解决了,图看不清还包了边框。这样讲,那个时期的玉只有王侯级别的人物才能使用,每一件玉器的作工要求非常严柯,面与面的交界是非常流畅非常犀利的,打磨上也是非常精细,达到了现代高抛光的水准,也就是形成所谓玻璃包浆的基础。结合这几点请自行判断,我就不下定论了,还不够格,呵呵

作者: 元亨利贞    时间: 2014-8-24 16:27
多去博物馆看真品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