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如何辨别籽料皮色 ,皮色分析。经验总结 有图有真相 [打印本页]

作者: 雕刻也疯狂    时间: 2015-5-6 16:00
标题: 如何辨别籽料皮色 ,皮色分析。经验总结 有图有真相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5-5-6 17:43 编辑



    昨晚和一玉友交流和田玉籽料的真假分辨,于是总结了一下的文字。我在和田也有数年,同时从事和田玉的雕刻十二年,经手料子颇多,有自己一套分辨真假皮的办法,那是每天看料子、摸料子养出来的,我判断为假皮的在雕琢时候都得到印证。我在广东揭阳看见过皮子作假的手法,那自然程度是无法想象的,但作为弱势群体的玉友们不可能经常接触各种类型的料子,目前和田玉交易通过网络颇多,玉友看照片进料,那如何保全自己的口袋呢?不为炫耀、不为沽名,是出于一个收玉人与雕刻师的身份来谈谈自己的经验,但愿对大家有帮助。。看真假皮子大家一定要依据皮子的形成来做剖析和推论,有疑点就格杀勿论,因为假皮太泛滥了。甚至有奇谈怪论,反正大都假皮、二上皮,只要做得好就可默认,大家已经麻木了了!
我从巴扎上拍了两个二上的料子给大家分析一下,之所以选择二上而不是烧皮或者直接上色的料子,是因为烧皮或者直接上色的料子很容易分辨,基本是一眼假的东西。



    第一个给大家展示这颗料子,现在这种一圈很规整的皮色很受大家喜欢,因为分割明显,看着舒服,且雕刻能出彩,不过这种料子 十个中有六七个都是有问题的。这个料子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很真,特别是从照片上看。就因为看起来比较真我才抓了这个典型。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料子假在哪里,首先,这种聚枣红沁皮他的形成条件是比较苛刻的,首先是原石上有一块比较细密的僵肉,对僵肉的密度要求是很高的,密度高了皮色沁不进去,密度低了那就是一块烂僵。所以这种皮色非常的稀少。


     这颗料子具备了上述的细密僵肉,那么为了让这颗料子的价值更大,就人工的用腐蚀性化工原料染色,我之所以看出这颗料是加强的,那是因为腐蚀性的原料虽然让颜色进入到内部的同时,也破坏了了那一块的肉质结构,让皮色的肉质松松垮垮。其次判断就是皮色与肉质的分割及其明显,有种断层的感觉,长期摸料让我感觉这种断层感的皮色一定有问题,如果非要用科学的观念去解释的话,我能够用上的只有初中时的化学了,分子是运动的这一唯一记得的知识了,再籽料形成的几万年甚至十几万年的时间中,哪怕周围肉质的密度再高,我们的有色分子应该也会进攻下一小层有色地带,也会形成过渡色了。虽然这个假皮有一定的厚度,我还是把它定位浮色。断层的没有过度的颜色在我眼里都是浮色


     由于皮色颜色较深本身拍照时松垮的肉质就不容易体现,且图片压缩后效果更不佳了,


(, 下载次数: 5)

(, 下载次数: 5)



     再给大家看一块整体加强的料子,再讲一下阳光直射下照片的坏处


    同一块加强皮的料子大家对比一下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5)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4)



     这个大料子能非常明显的看出皮色上的松垮结构,带僵部分是时间长了颜色退掉了,所以现在看起来比较难受。之前的效果应该还凑合。



     那么阳光下的皮色为什么比背光的皮色要舒服很多呢,大家都知道和田的阳光是比较强的,在光线直射籽料原石的情况下,带颜色的部分会在底部的肉上形成一个色晕,而着许多个晕连起来会让人感觉颜色有过度,有渐变。皮色也会比较自然。(以上是个人的推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理)


     再说说我玩和田玉的体会,我觉得玩和田玉不外乎几个字  “品料细润泽,赏皮聚散和”


     随笔一写,我不是砖家,只是在和田数年,每天经手籽料,研究各种真假,早期入的假籽、假皮色也有一二十颗,经常真假对着看,省得自己吃药。积累经验纯属个人看法,各位看了感觉有帮助的我很高兴,有不同看法的可以一起交流, 最后希望能帮到一些为皮色迷茫的朋友吧。







作者: 四角    时间: 2015-5-6 16:24
{:soso_e179:}
作者: 东方只蛛    时间: 2015-5-6 16:40
学习
作者: cs3981    时间: 2015-5-6 17:42
分辩真假的不二法门只有尽量多的过手
作者: 奔雷手    时间: 2015-5-6 18:05
{:soso_e179:}
作者: 雕刻也疯狂    时间: 2015-5-6 18:07
{:soso_e183:}
作者: 披着羊皮的狼    时间: 2015-5-6 18:24
{:soso_e179:}
作者: lewisxu    时间: 2015-5-6 19:03
学习了
作者: 断桥残雪    时间: 2015-5-6 19:22
好贴
作者: hello0001    时间: 2015-5-6 19:31
这个分析巧哈
作者: 雕刻也疯狂    时间: 2015-5-7 20:15
hello0001 发表于 2015-5-6 19:31
这个分析巧哈

也没什么巧的,其实大部分是经验,吧经验总结成简单的语言的话只能这样表示了

作者: 乐成    时间: 2015-5-7 20:42
{:soso_e160:}
作者: 小七爷    时间: 2015-5-8 16:27
学习了,多谢楼主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