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谢谢M兄,让我们看到了个有点雷有点囧的和田玉说明。
不过话说回来,要在方寸之间数百字的范围内写出针对一般顾客能接受的和田玉的说明,确实很有挑战性啊!
朋友们不妨试试看?猫来提供小礼品~嘿嘿~~
截止时间,12月22日。大家写出来以后,请在这个帖子里跟贴,下周咱们挑写得好的简介来投票表决第一名~
和田玉产于有“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脉。
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 7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和田玉由于“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紧密,声音洪亮”,而在传统玉石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被称为“软玉之王”,俗称“真玉”,狭义上讲“玉”,仅指新疆和田玉。
和田玉按颜色分类,可以分成: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和碧玉。其中白玉最为珍贵,白玉中的佳品由于“白如截脂”而被称为“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最珍贵的品种。
和田玉按产状分类,则可分成:子玉、山流水和山料。所谓子玉,是从昆仑山下玉河中捞取的。这种子玉坚硬致密、细腻温润、光泽如脂,古人形容“常如肥物所染”。有的子玉因长期浸泡在含有地下水的土沙中而带有各色的皮子,此种特征是山料所没有的,极为珍罕。
[em58]
和牛人比起来还是罗嗦多了啊!
[em56]
同志们加油啊!
和田玉,产自新疆,因其稀有而受历代君王、贵族所追捧。质地以籽玉为上,其出于昆仑,成于玉河,多有皮色,颜色艳丽;山流水、山料渐次之。其色泽以脂白为贵,色青者多见,又有墨、黄、碧等玉色。其质地细腻油润、浑厚而内敛,世人常以其喻君子,以证其德。今日,和田玉秉乘奥运之契机,已为世界所瞩目,尽展吾国五千年之国玉文明。
来个Rap风格的,解解闷
请不要叫我石头/我叫和田玉/看似一团油/和食物油工业油统统没有关系
请不要用有色眼镜来看我/一眼看不透/不管你用什么光线/都一样表理如一/细密有致
请不要因为我皮肤细腻/就认为我年青/历经沧海桑田/早练就精华内敛/温润无敌
我也来:
玉,石之美者。
玉的光芒是凛于内而非形于外,非黄金钻石能比。
玉是最亲近人的宝石。握玉在手,抚玉就像抚摸自己柔软的心,心绪平和之余,所有烦恼都悄然遁去。人养玉,玉也养人,玉是有灵性的,也是有生命的,在陪伴你的过程中,会在你细润的滋养下渐渐和你共鸣,在这世间留下你生命的信息。
我编辑了一下,主文连接在这里(看得出那个文章也是凑的,还没怎么编辑过):
http://www.xici.net/u10373575/d72378046.htm
鉴于字数限制,并考虑该盒子是做广告用的,不是普及和田玉常识用的,所以编辑了一段文字如下:
和田玉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并被称为世界软玉之首,它的特点是"体如凝脂,精光内蕴"。羊脂玉滋润细腻,白如截脂,给人以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产量稀少,极其名贵。以和田玉雕琢的精美玉器,具有独特的中国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东方特色,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
和田玉就是和田玉,
喜欢的拿她当个宝,
不喜欢的白送人家还懒得要!
也跟着闹一闹,嘿嘿!
和田玉,产自新疆,因其稀有而受历代君王、贵族所追捧。质地以籽玉为上,其出于昆仑,成于玉河,多有皮色,颜色艳丽;山流水、山料渐次之。其色泽以脂白为贵,色青者多见,又有墨、黄、碧等玉色。其质地细腻油润、浑厚而内敛,世人常以其喻君子,以证其德。今日,和田玉秉乘奥运之契机,已为世界所瞩目,尽展吾国五千年之国玉文明。
这个好,俺喜欢。
不过好像没有切合“针对一般顾客能接受的和田玉的说明”的要求。
这个好,俺喜欢。
不过好像没有切合“针对一般顾客能接受的和田玉的说明”的要求。
首先谢谢南山了,嘿嘿。这个“一般”是不是指不懂玉的人啊?其实我觉得如果不懂玉的人都能接受,那就说明这个介绍是不成功的,对一般顾客是没有起到作用的,这就好比我们在接受一个新事物之前,对其根本不懂,所看到的相关介绍也只是模棱两可,这个时候才能够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求知愿望,才能够真的去认真,系统地了解这个新事物。和田玉也是如此,他需要有既大众化又专业的介绍,他需要让一般顾客感到他有较深的内涵,较强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够对顾客有吸引,让顾客通过各种渠道去进一步了解和田玉,正如猫所说,方寸间想把和田玉系统、准确又通俗地介绍给一般顾客,使其仅仅看到这百字就能够了解和田玉是不现实的,这个介绍只能是抛砖引玉,起个引领作用,让顾客有个初步的认识。详细的资料还是要顾客们自己去了解,去挖掘。
来个Rap风格的,解解闷
请不要叫我石头/我叫和田玉/看似一团油/和食物油工业油统统没有关系
请不要用有色眼镜来看我/一眼看不透/不管你用什么光线/都一样表理如一/细密有致
请不要因为我皮肤细腻/就认为我年青/历经沧海桑田/早练就精华内敛/温润无敌
[em67]又又又/我投你一票/喜欢你的风格/于是顶上来
我也来凑个热闹,整理了下下,偶是菜鸟,所以来个“菜鸟版”:
和田玉因盛产于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而得名,和田在古代被称为“于阗”,藏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和田玉色彩丰富可自成体系,按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糖玉、碧玉、墨玉;按产出地质环境,可分为:仔玉、山料玉和山流水。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开采与挖掘之后,产量逐年减少,和田玉已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藏品。
[em56]
猫这个贴是文人的地方.我来看热闹和学习的.[em58]
猫兄,我在小白籽处的回帖看了没,还有QQ的留言,等你回复啊[em52]
黄皮小坠子~~祝大家冬至快乐!
我支持美玉我所欲兄的
用词精炼概要,文字功底不错啊
参乎下下
自己随便写的,博玉友一笑
参乎下下
自己随便写的,博玉友一笑
没看见内容。。。
只看见你因玉石方面的直言被扣了300元。。。。
没看见内容。。。
只看见你因玉石方面的直言被扣了300元。。。。
刚刚正在写,呵呵,发现手边一点资料没有,凭着记忆,硬挤了这么点牙膏,有不对之处,还请斧正[em56]
我也不知道,总感觉常识性错误存在。
存在常识性错误的话,就和原版的性质差不多了。
我也不知道,总感觉常识性错误存在。
存在常识性错误的话,就和原版的性质差不多了。
恩,我有空得复习复习以前看过的书了,呵呵,很多东西以为记得清楚,自己真正一写起来,就觉得有些东西恍惚了呢
呵呵,可能这些常识性错误,一般人不会注意吧。
我还是直说好了:
1、和田玉的定义:还是建议以当前国家标准定义为准。所以不宜提产地。为啥呢?因为盒子里装的东西,有可能是青海、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地的料子。
2、和田玉在国内没有那么久的应用历史。小梅岭等地产的透闪石玉,无论硬度还是密度方面,都达不到和田玉的标准。
3、“玉石之路”肯定是后于“丝绸之路”的。商周时期的和田玉,是否产自新疆都存在疑问——毕竟东北也有和田玉,呵呵。。。
4、从来不曾有过“玉器时代”,那是胡诌的。“青铜时代”是一种生产力变迁的象征。而“黄金”、“白银”和“青铜”这三个时代并行的时候,它成了人类精神富足状态的象征。这是一种传说,意思是:生产力越是发达,人类的精神就越是空虚,越是无法达到原始人或者动物那种完满的精神状态。
平心而论,水丫头这篇小短文的文笔还是可以的。。。就是某些段落显得突兀了一点,例如“丝绸之路……”这一句,在整个段落中显得空落落的,还不如删除来得好。
呵呵,可能这些常识性错误,一般人不会注意吧。
我还是直说好了:
1、和田玉的定义:还是建议以当前国家标准定义为准。所以不宜提产地。为啥呢?因为盒子里装的东西,有可能是青海、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地的料子。
2、和田玉在国内没有那么久的应用历史。小梅岭等地产的透闪石玉,无论硬度还是密度方面,都达不到和田玉的标准。
3、“玉石之路”肯定是后于“丝绸之路”的。商周时期的和田玉,是否产自新疆都存在疑问——毕竟东北也有和田玉,呵呵。。。
4、从来不曾有过“玉器时代”,那是胡诌的。“青铜时代”是一种生产力变迁的象征。而“黄金”、“白银”和“青铜”这三个时代并行的时候,它成了人类精神富足状态的象征。这是一种传说,意思是:生产力越是发达,人类的精神就越是空虚,越是无法达到原始人或者动物那种完满的精神状态。
平心而论,水丫头这篇小短文的文笔还是可以的。。。就是某些段落显得突兀了一点,例如“丝绸之路……”这一句,在整个段落中显得空落落的,还不如删除来得好。
呵呵,谢谢兄指正,我回去查查书,我的记忆中,
1 八千年,这个时间,是因为我做过一道题目的答案,
2“玉器时代”,这个我记的很清楚,是杨伯达先生提出后来被其他人肯定的
3“玉石之路”是丝绸之路的前身,这个知识让我记得清楚的是因为“玉门关”这个词
恩,我还要再翻翻书,也请其他了解这些知识的朋友帮忙查找下。谢谢
杨伯达就是个懂玉、懂点收藏的人而已。
在玉器界、收藏界,也许有那么一点名气;就如同徐邦达一样,都属于眼力好的玩家。
把某个器物评定为时代象征,完全是历史学的事情。
而历史学却是很严肃的,考古也包含在历史学里面。杨伯达、徐邦达恐怕连正经的考古学家都算不上。。。他们还不如郭沫若哪!但郭沫若难道能算考古学家吗?我看也算不上。。。
8000年是虚指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玉器应用至今的时间。我想我已经说过这个问题,大概杨伯达不会、也不敢反对我的意见,呵呵……
我已经说了啊。。。和田玉是采用国家标准的定义,但它有硬度和密度的限制。。。
和田玉 内敛 含蓄 美而不露 戴在身上 拿在手中 女人幽雅 男人品味~~ 如同好茶 越品越有味道
而喜欢上后 让人欲罢不能 会上瘾哦........
和田玉
没有钻石的光芒却占有了纯净;
没有翡翠的绚丽仍然不失华美;
不是炫富的饰品而是高士心灵的伙伴;
产自中国确是东方人文的代表:纯净坚韧、精光内敛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