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 破晓 》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帆    时间: 2016-10-18 23:44
标题: 《 破晓 》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蝉在幼虫阶段需要在土地中经历长达十七年的黑暗,而后破土而出蜕变展翅。“蛰伏十七载,只为一夏鸣”,这种特点无疑非常符合文人审美情趣。
   偶遇一块珍藏级材料,红皮红润黄肉如蜜蜡般细腻诱人,细看料子中间有一处针尖般的点。按照材质特点,
这样的点一般会穿透前后。我在想如果可以设计一个通花工艺,既可以解决瑕疵,又可以破开沉闷造型体现技巧,应该
可以再一次在这个材质的设计上有所突破。我觉得这个形式很适用于表现蝉经历黑暗后破晓的一瞬,来看看我是怎么处理这件作品吧。

(, 下载次数: 9)

这一件通花的处理意在暗示破土而出,是这件作品最难处理的地方。

(, 下载次数: 15)

(, 下载次数: 10)

(, 下载次数: 20)

红皮的刻画

(, 下载次数: 8)

配盒

(, 下载次数: 16)





作者: yangxiuao    时间: 2016-10-20 17:01
不是所有的蝉的幼虫都需要十七年吧,十七年蝉只有北美才有的,前段时间看过一个十七年蝉出土、脱壳的视频,壮观啊!
我们这里常见的应该是三年的吧。
作者: 一帆    时间: 2016-10-23 00:25
yangxiuao 发表于 2016-10-20 17:01
不是所有的蝉的幼虫都需要十七年吧,十七年蝉只有北美才有的,前段时间看过一个十七年蝉出土、脱壳的视频, ...

中国古代也已经有蛰伏十载的记载了。用于文艺作品的描写,只需要一个典型即可。
作者: yangxiuao    时间: 2016-10-26 14:59
一帆 发表于 2016-10-23 00:25
中国古代也已经有蛰伏十载的记载了。用于文艺作品的描写,只需要一个典型即可。

嗯嗯,是这样。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