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见识】一个上当的实例 [打印本页]

作者: chly63    时间: 2010-11-4 16:04
标题: 【见识】一个上当的实例

转自:和田玉玉网T版的著作!算是营养贴了!

 

这块原料是几个月之前,一家玉雕厂买来的。大家看看: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通常的看法是青海料,带烟青玉的“乌边料”,人工滚磨的子料: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下面,这就是“乌边料”的矿料,质地不错的:

(, 下载次数: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4 16:15:33编辑过]

作者: chly63    时间: 2010-11-4 16:13

切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不是吗?出人意料,居然是石头的“包子”,有馅!

 

什么?

不是石英岩
不是青海料
不是玻璃

到底是什么?

经鉴定:这家伙外层是添加石粉的树脂,添加了石粉密度会大一些,硬度也会提高,刀片刻划有一定石质感。
如果认真刻划,就知道硬度还是不够,不过身边不是总有刀片的。

如果仅仅是石粉加树脂,密度有一些差距,上当的原因就是“密度够”,“压手”,有重量。

因为中间的石头馅是重晶石,重晶石的密度是4.3。

造假有一定技术含量了。

这块石头是玉雕厂3万多买下的。

 


作者: 豆豆娘    时间: 2010-11-4 16:39
niubility
作者: 一帆    时间: 2010-11-4 16:44

切开的结果真的把我吓了一条

 

太创意了……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0-11-4 17:00
玉雕厂都会上这样的当 看图玉感几乎没有啊 干、涩
作者: 戈壁    时间: 2010-11-4 17:03
老程和我的见解一样,不过据说用玉石粉加树脂做出来的东西杀伤力挺大。我估计这样玉雕厂买的时候不是这样,肯定是处理过的,比如上蜡、上油什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4 17:05:19编辑过]

作者: 风    时间: 2010-11-4 17:07

说到底应该还是贪念造成的,估计想捡个漏。这个快看起来一二十斤有的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0-11-4 17:42

太扯了吧!真是长见识了!

谢谢楼主!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0-11-4 17:44
搞不好,就是玉雕厂做的活!
作者: gaoxiabj    时间: 2010-11-4 17:59
触目惊心[em52]
作者: cs3981    时间: 2010-11-4 18:10
有空洞,应该会有阴影吧?打灯看不出么?这恶当上得...[em58]
作者: 适者生存    时间: 2010-11-4 19:23

学习了~~~


作者: 没有    时间: 2010-11-4 19:34
天啊~!真是长见识了!~!!这个一定是本周精帖!!~!
作者: 籽璞玉缘    时间: 2010-11-4 19:57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啊!!!
作者: nj_tiger    时间: 2010-11-4 20:01
QUOTE:
以下是引用籽璞玉缘在2010-11-4 19:57:03的发言: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啊!!!

同感!!!


作者: chly63    时间: 2010-11-4 20:40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道理,现在的和田玉市场,到了一个何等疯狂的地步!用这样的办法,我可以断定,这,绝不是维族朋友们能想象得出的!
作者: ffzzgg640211    时间: 2010-11-4 20:45

作者: 勇往直前    时间: 2010-11-4 20:45
[em52]
作者: 烂玉充数    时间: 2010-11-4 21:18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牛啊!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0-11-4 21:33
太油菜了!!!
作者: rh516653    时间: 2010-11-4 22:00

比腾讯还狠


作者: 琢玉人    时间: 2010-11-4 22:31
这就是中国人才能做出来的[em69]
作者: fishli    时间: 2010-11-4 22:42
看外表就不对嘛
作者: 梦回湖南    时间: 2010-11-4 23:20
上帝啊。这人的思想很超前啊。
作者: redbat    时间: 2010-11-4 23:22
高科技、高创意
作者: 上善若水1    时间: 2010-11-5 08:31
看了,人都要晕掉了
作者: 火枪手    时间: 2010-11-5 10:18

作者: 不器    时间: 2010-11-5 10:49

再次证明两个道理:

 

不懂的东西不要碰。

 

捡漏往往被漏捡。

 

这个东西一看就不对,玉感颜色都有问题,价格又偏差比较大,要是心态端正,有一点常识的玉友都不会上当。


作者: chly63    时间: 2010-11-5 12:43

呵呵,当局者,谜啊!


作者: 不懂装懂    时间: 2010-11-5 12: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uyiliwu    时间: 2010-11-5 13:05
真是吓一跳。长见识。
作者: 日明月明    时间: 2010-11-5 13:55

真的 假的  不可理解啊


作者: GOCO1976    时间: 2010-11-5 14:16

高手, 造假高手,学习了, 谢谢楼主


作者: 玉鲤鱼    时间: 2010-11-5 23:53
 这个很牛哇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