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点关于玩玉的心德,迟迟下不了笔。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自己的笔头太烂表达不清;
二、是时间太过匆忙,每天为生活频于奔波;三、是怕自己的观点太肤浅让别人耻笑;
今天稍有空闲还是想聊一聊自己的想法和玉友共同交流:其实玉自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是通过交换成为
商品才赋予其价值的生命。其实其真正的价值是承载文化传承和历史内涵。有人说新挖出的籽料有什么文化内涵
和历史传承,它怎么又有价值哪。其实它现在之所以有价值是应为当前社会的收藏氛围和新的玩玉内涵决定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无论红山文化也好还是良楚文化也好,所有的都是文化传承和历史内涵。玉只做为一种
载体,用这种极富内涵而有厚重的物体的载体来承载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与文明。和田玉成为主流载体应该是在清代
时发展到了极致-,当然历朝历代都有传世的精品。从老玉中看到中华文明的璀璨----老一辈玩玉之人也总结出了不
少的玩玉心德。我觉得比较典型的当然就是在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中》乾隆皇帝送陈加洛的一块羊脂玉的牌子,上面写了:“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当然这是否是乾隆所写已无从考证。但其至少代表了一代文学大家对玉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当然这句话也是咱坛子里noodles兄的左右铭,像BOB马兄的札记中都能见到
----但我觉得要深刻感悟---还是蛮有味道的。---大家可细细品味。
在古代玉达官贵人的专用,现代我们所谓的精品也是大部分富人的玩物。其实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老玉还是新玉;无论是精品与还是普品;无论白玉还是墨玉;无论有结构还是有棉点;无论籽料还是山料;无论是籽料还是俄料。抛开其价值不说,
其价值只不过是商业用作的表现其内涵是从实际的消费能力出发--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这才是王道。
如果引导老百姓、工薪阶层盲目去追求所谓的精品,是往往会成为一些“现富起来人”的猎物,我觉得这类人别有用心。在中国像这样例子比比皆是,中国的房价就是典型---销售价格是成本的5倍左右。扯远了、再扯就是敏感话题了。
还是那句老话喜欢就好--通过排玉、玩玉、刻玉--从中感受玉的变化给我带来的喜悦。体味玉的厚重和中国千年文化的传承这已经足够了。记得有个玉友的名字特富内涵----玉伴今生-----我想这就是玩玉人一生真的追求。要讲市场价值及收藏价值。我觉一部分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并不是每个玩玉之人都要追求的
以上所述仅代表个人意见,若有不到之处----欢迎玉友指正。
顶!!!
顶一下!
我对自己玩玉的理解:玩自己会玩的、想玩的和自己玩得起的!
对每一块玉,每个人心里都有对它不同的价值评定!
只要自己开心、喜欢就好!这分满足感就很值了!
有感而发,说得不错!要顶!
我是商家最讨厌的人了,因为是那种比较典型的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不玩的主。玩不起精品就玩普通的,玩不起普通的就玩垃圾的,玩不起垃圾的就玩万别的。试想一下,当一个人为了一日三餐而疲于奔命的时候,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是扯淡。解决温饱才能有爱好。
试想一下这么些年来,爱好转移真的很快:徒步、自行车、旅游、真人cs、钓鱼、打猎、石头……看不起我自己,朝三暮四的,没有一个从一而终。
对石头这个爱好,我一直坚信一个观点:商人逐利,玩家逐情。再极品的石头,在商家眼里是钱,在玩家眼力就是心情。
有失偏颇,不当之处,海涵。
顶下,写的不错,我刚开始玩,以后各位多多指教。
中国古玉文化有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还没听说有“良楚文化”的,渚字读音zhu。良渚文化遗址为当今杭州城北18公里处的余杭市良渚镇一带。
楼主要跟我们谈的是心得还是心德?
玉石只不过是我们精神寄托的一种媒介罢了。
欢迎真实的感受!
其实,个人看,玩玉,一定是业余爱好!至于如何从事这种业余爱好,以及方式方法,可以有多种,比如,可以玩原料、可以玩雕件、可以玩观赏、可以玩工艺和手法、可以玩文化,等等,这样,才会百花齐放,给生活添彩!但是,每种玩法中,也存在横向和纵向的区分,有些玉友,喜欢就某种质地、工艺特别投入的深入钻研;有的玉友,喜欢玩遍各种品种,集大全于一身;但都是很不错的玩玉方向;也有追求上的一种区分,有的,得一玉,便终身相伴,玩味无穷;有的,不断的在追求更好的质地、外形和颜色。
其实,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为什么玩玉中多少会碰到一些坎坷呢,归结起来,还是大家在玩玉方式上的差异。我觉得,根据自身的能力,在不影响自身生活品质的前提下,玩得高兴,才是最最重要的!
另一点至深的感触,就是,玩玉莫贪!这个问题很辨证,一方面,我们要追求更好;另一方面,又容易在这过程中演变成逐利,上当或者欺人,进而失去玩玉之本-即身心的提升!所以,把握好这个尺度,才是根结!
谢谢楼上兄弟的校正。。。哈哈。。学习啦
谢谢兄,刚拜读了您的玩玉感想的帖子,兄真的是悟到了玩玉的乐趣,平民玩玉真的如潺潺溪水,比不得澎湃,比不得滔滔,但恰是那份山林间的清幽和心境,最能抚慰渴望触摸玉石精髓的那份诱惑。和田玉带给我们的不就是心灵的宁静和自我陶冶吗,指望玉石赚钱的不是我们,是商人。商人卖出玉石,他不会心痛,而我们会。我喜欢特色料,就感觉那些特色玉石如同我们自己,虽然比不得羊脂、比不得细腻,但有人还能寻找到身上的亮点,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大家之中,又有多少人是属于"羊脂"的人呢?
lizhuan1977兄给我的站内信,写的非常精彩(经与本人协商同意后转载---不存在版权问题)。觉得文采非常的好,奇文共赏。
老程,这感受,实在!呵呵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