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重点关注籽料中的青玉系列,下了几次乡,算是有了点儿小收获。
下乡的路上,开始走的是公路。
一条小路。
路的一边是挖玉的地方,一边是麦田。
道路上停了一辆挖掘机。
司机迷路了,费了番周折后才到达目的地。
去这种第一现场,不会每次都能有收获,要看运气了。
这是新买的一块料,具有凝脂感的肉质,像一坨油,皮色聚集,一端有僵,130多克,可做可玩的料子。这种料属于非普品青白,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跟那些卖几百的“无结构”的青白对比一下,差别相当之大。
立起来可以当摆件,像个小山子。
上面这块料子的肉质看起来很细腻,不过,弱光下仍然有结构。很多初玩玉的人认为只有“弱光下无结构”的料子才是细腻的,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料子是否细腻,首先要看“脂感”是否强烈,用肉眼看即可,其次才使用手电看里面有无杂质等等。“弱光下无结构”不等于有“脂感”,很多无结构的料子价格很便宜,很多有结构的料子价格不菲,这其中的原因,朋友们可以慢慢地去体会。
比如这块料,190多克左右,打灯看无结构,有很明显的水线,貌似很细腻,其实肉生,玉感很差,颜色看起来不算深色青白,但明显发灰发闷,非常干涩(经过盘玩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属于市面上常见的品种,所以价格不贵,本钱才3700元。卖家是相识的维族朋友,觉得自己买贵了,最后平价出了。
其实一面的形状还是不错的,也是唯一的卖点,背面就不漂亮了。
这是新买的一块青玉,颜色非常特别,密度极大,有浅裂,大约50克左右,可以当个小把件,也可以做活。这种青玉的产量很少,市场上不容易见到,偶尔见到一块,肉质达不到这么细腻,现在的价格也不算太便宜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似乎青玉是很廉价的,原因是产量大,美感欠缺。实际上,每种色系里都有精品,青玉也一样,如同白玉的“白”有上百种,青玉的颜色也分为很多,有的颜色很漂亮,产量也不大,所以价格一点都不便宜,当然,相对于精品白玉还是要便宜多了。
这个也是新买的,98.3克,饱满一口气的聚皮白玉小把件。
皮子很漂亮,100%纯天然。
肉算是白的,油性很大,好象有点熟。
这张露馅儿了,呵呵,肉质较生,不过一点都不干,价格很合适
这块是新买的白玉做料,白度不算很白,肉质不算很细腻,油性很好,背面有僵,边侧有裂。
这是新买的一块石包玉,105克左右,皮子是真的,颜色是泛红的黄色,打灯看全透光,边侧有明显的石僵。
这块料没买,形状不错,皮子不错,肉质一般,不是很喜欢。
为了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早起后只在服用复合维生素时喝一点水,所以在淘玉中很容易口渴。没关系,吃个瓜解渴吧。
从乡间返回桥头巴扎,刚下车就看见了打架的场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边的架还没打完,这边又打起来了。
刚看完热闹,紧接着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把维族人正在交易中的玉石从买家手中拿过来拍照,卖家以为东西很受欢迎,以为我也想买,本来已经同买家谈好价了,结果又不卖了。
就是这块料子,卖点是皮子,肉不行,不够细腻。
这块青花的正面还可以,背面都是毛病。我看见一个维族人出了一个价,卖家不卖,我在其后加了钱又出价,卖家还不卖。不卖拉倒,本来也没想真买。不知道这块料的价值何在,大概搞加工的人能看懂吧。
又有表演了,看看热闹。
小姑娘很可爱。
归期将至,去朋友家选点料子吧。
一只小猫,不愿意摆POSE让我拍照。
一堆小料,看起来还不错,其实肉质都不好,挑不出来。
这块料子有点特点,不过我不太喜欢。
这2个小籽不错,右边的肉质很细腻,白度不够。
这是2块山料,我看不懂。
这是一包通货的料子,最白的一块是个点墨。
家常菜+米饭,边吃饭边看料子。
就要离开和田了,心中有一丝伤感,这里有我喜欢的很多东西,还有非常要好的维族朋友。
再见,和田!我还会回来的。
最后,在此向关注游记和给予我支持的朋友们,致以真诚的感谢!
谢谢达尼带来的一手资料!谢谢分享!
赞同小玉兄弟的说法!
作为一个玉商,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基本玉德和尊重行业规则,猫网,我认为就是模范的做到了,所以,才能有今天的发展和玉友们的认可!
个人不反对就同一玉料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凡事总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发表攻击性言论、不诋毁对手和同行、不无端的捏造事实(貌似大义凛然出来揭底的,就跟周星星电影那个唐牛一样,怀着鬼胎呢!),还有更重要的,不公开谈论其它论坛料子的价格!(个人看,这是玉商从商最根本的立足点!)更何况,有些说法,纯粹就是是是而非的,有误导和挑事之嫌疑!作为一个商业同行,要是说这点意识都没有,有点难以让人信服。
自来到猫网,感觉到猫网的几位老大,无一不是恪守了这些原则,所以,这里,才是当今网络上,为数不多的,能清净玩玉、淘玉的场所!
回想来到猫网这几年以来,猫网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风风雨雨,但都能在玉友们的支持下,继续成长!发展中早晚都会遇到,难免!希望猫网能保持好这些基本的原则,保持做事低调的作风,为玉友们淘到更多心仪的玉石,发展得更好,自然,一些杂音,都不会掀起什么波澜的!
关于游记中存在涉及“争议”的料子的问题,可能有的朋友产生了一些误会,误会的理由有点莫名其妙。
首先,玉石中类似和近似的很多,有时候把两块相似的实物放一起都会觉得像翻版,更遑论仅凭照片呢,不知从何断言就是同一块料?
其次,所谓涉及“争议”的料子,第一次上手是11月8日,最后一次上手是11月13日,期间曾在玉友群里发过照片,并与一些玉友进行过品质和价格等方面的讨论,早就谈到过卖家的本钱,因玉友们认为性价比很低,所 以没有要求“代购”,其时,这块料子仍然处于“名花无主”的状态,而 且,游记是11月30日就写好的,因网络原因未能帖出,次日修改日期后才 帖出来。这是基本的事实。
第三,所谓“发表攻击性言论”和“捏造事实”,似乎更是无中生有,更加涉嫌“人身攻击”吧?何为事实?看到的不是事实吗?何为捏造?根据事实去陈述属于“捏造”吗?根据何在?仅凭想象中的“事实”吗?
第四,玩玉属于比较主观的喜好,不同的人对玉石的理解和判断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哪怕有人认为墨玉也会白的刺眼,那只是其个人的看法,也是无可厚非的,并不代表所有人的观点。
第五,在我们看来,玉石是纯粹的饰物,具有耐玩性,品质较好的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品质一般的与其他饰品并无不同,与“德”无丝毫关联。 将“德”与“玉”联系在一起,实在是把驴唇扯到了马胯上,过于浮想联 翩,过于贻笑大方了。不知道这样的看法算不算“大实话”呢?
小6和63兄说的有点过激了,我觉得帖子本身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攻击痕迹,这点大多数玉友应该都有比较客观的判断的,anyway,还是感谢大篇幅的游记~
小6和63兄说的有点过激了,我觉得帖子本身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攻击痕迹,这点大多数玉友应该都有比较客观的判断的,anyway,还是感谢大篇幅的游记~
我也是这么想的
同问为什么?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