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疆宝玉石鉴定中心,买托乎提·阿不都瓦衣提 张勇两位专家的佳作,对于喜好和田玉戈壁料的朋友,是个很好的学习和参考!
和田玉已有几干年的使用历史,自从北京奥运会之后,和田玉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和田玉在珠宝玉石市场中的份额变得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
和田玉按照产状分类一般分为“山产”和“水产”。“山产”就是我们所说的山料。“水产”可细分为山流水料和子料。但是,山流水料或子料再经过一定的地质作用,可形成具有特殊表面特征的一类和田玉品种,我们称之为戈壁料。
本文就和田玉戈壁料的产出及其分布,仿戈壁料的加工方法及真假戈壁料的鉴别等问题进行探讨,为专业人士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些戈壁料鉴定方面的帮助。
一、戈壁料及其分布特征:
戈壁料是指软玉的原生矿在剥蚀、崩落后,经冰川、河流、风沙搬运至距原生矿较远的地方沉积所形成的玉料,一般都出现在河流下游出山口的冲积扇上甚至更远的戈壁滩上。戈壁料理论上讲是由子料或山流水料演变而来的,是先由河流搬运冲刷,后经风沙、阳光、雨水长时间风化形成。
戈壁料形状各异,表面有大小、形状不等的风化坑,有时表面可见氧化面。戈壁料表面光滑度没有子料高,块度大小均有,小块戈壁料大部分是由大块戈壁料风化脱落而成,以片状较为普遍,如图1 :
戈壁料的颜色种类比较丰富,主要以青色、黄色和糖色较为多见,另外也有黑碧色、墨色以及白色。戈壁料的宝石学特征,如主要矿物组成、折射率.密度及硬度等特征与山料基本一致。
戈壁料是山料二次演变的产物,主要产出在一些河流的古河道或河流作用形成的冲积扇上,或者产出在一些由古河道或冲积扇演变而来的戈壁滩上。这些地方在山流水料或子料形成后期没有流水的作用,地面抬升或其它一些地质作用将玉石暴露于地表,后经风沙、阳光、雨水等地质作用而形成戈壁料。
戈壁料的产地主要有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策勒河、瓦石峡河等河流流域,如图2:
二、仿戈壁料的加工方法:
仿戈壁料是指仿制者利用人力及现代雕刻工具,将普通山料按照天然戈壁料的形状和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制作以充当天然戈壁料,如图3:
仿戈壁料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人的仿制方法都有所不同,但是主要的加工流程大概类似,主要可归纳为五大步骤:
第一步,将山料进行简单处理,把山料加工成与天然戈壁料相似的形状;
第二步,利用现代雕刻工具将仿戈壁料表面进行打磨,并在表面人为制造一些坑坑点点,其形状大小与天然戈壁料的风化坑比较相像;
第三步,将仿戈壁料放置在滚筒中滚动,目的是模仿河流的搬运和冲刷作用,一般仿制者会在滚筒中放入一些河流中常见的石头,以期达到与天然河流作用相同,这个加工过程时间长短不一,最终会磨圆加工过程中留下的锋利表面;
第四步,利用高压气泵加入细沙,对仿戈壁料进行高压喷射,目的是模仿大自然的风沙作用,使仿戈壁料的表面光泽和磨圆度与天然戈壁料更相近;
第五步,对仿戈壁料进行简单的抛光上蜡处理,即为成品;
三、真假和田玉戈壁料鉴别特征:
戈壁料的仿制技术越来越高,但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及综合分析,仿戈壁料和天然戈壁料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首先得鉴定玉料是否为和田玉,如果样品不具有和田玉的宝石学特征,那么肯定不是和田玉戈壁料了。如果样品为和田玉材质,那么,就要从形状、表面特征及其它一些方面进行鉴别。
1.形状:
天然戈壁料因为是由子料演变而来,所以具有一定的磨圆度,外形基本上没有山料锋利的棱角面,不管块度大小,其棱角面一般呈弧形。戈壁料基本上以中块、小块为主,大块的很少见。
天然戈壁料形态各异,自然流畅,都是大自然留下的形状,如图4:
仿戈壁料是人为制作的,模仿天然原料形状打磨出来的,没有自然流畅的感觉.由于利益的驱动,都以大块为主,表面具有明显的打磨痕迹,有些干脆就没有磨圆度,如图5:
2.表面特征:
天然戈壁料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面风化坑,风化坑形状各异,大小不等,风化坑与表面接触处呈自然光滑的弧形,弧形自然流畅。风化坑看起来自然且不具方向性,风化坑内光泽与表面光泽基本一致。戈壁料表面有时并不是都有风化坑,它只存在于可以接触风化的部位,如图6:
仿戈壁料人为加工的风化坑形状、大小基本相同,有明显的打磨瘾迹。加工风化坑与表面接触处没有光滑的弧形,具有一定的角度。加工风化坑看起来不自然且具方向性。加工风化坑内光泽与表面光泽相差较大。仿戈壁料常常被加工的风化坑完全包裹,如图7:
3.其它特征:
天然戈壁料有时具有氧化面,裂纹中存在天然充填物,如图8:
而仿戈壁料不具有氧化面,裂纹中无天然充填物,有时可见人工加工过程中留下的粉末。
总之,在鉴别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细致观察。主要从玉料的形状、表面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结合玉料的其它一些特征进行鉴别。
和田玉戈壁料其它方面的信息,如戈壁料的形成机制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很好的文章啊!
文章很有参考价值,怎么说,也是专业期刊上的!呵呵
感觉此文发表的时间,稍早了一些,所以,一些认识上,还不够与时俱进,但根本的东西,已经有了!
另,此文的图片,的确,说服力稍显欠缺,所以,大家有料子的图片,可以发来补充说明一下,呵呵!
今天猫网特别慢,我发帖非常费劲,等速度稍快点,我也贴一些图,供大家探讨!
文章很有参考价值,怎么说,也是专业期刊上的!呵呵
感觉此文发表的时间,稍早了一些,所以,一些认识上,还不够与时俱进,但根本的东西,已经有了!
另,此文的图片,的确,说服力稍显欠缺,所以,大家有料子的图片,可以发来补充说明一下,呵呵!
今天猫网特别慢,我发帖非常费劲,等速度稍快点,我也贴一些图,供大家探讨!
63,你料子那么多,贴点图啊
我开头
支持贴图,最好谁有仿戈壁和图也贴出来,让我们好区分
今天网速不错,赶紧发图咯!
这是一枚前不久刚淘到的料子,44.6克青白玉戈壁料,基本特点如下:
鱼籽皮、肉质干净、细腻、颜色较纯正,干净无杂质,整个料子呈小山形状,具备明显的风砺棱线,山形两侧为阳面,鱼籽皮,底部为阴面,阴面坑洼较大,局部具有因沁色导致的黑线皮,稍盘即十分油润,脂粉感清晰,具有且末料子的典型特征,可直接把玩、或可巧做,是一枚难得的戈壁料教学标本。
继续上图:
继续:
学习了!
也上个近期刚收的料,各位给点评下吧!
一块点墨,是我最喜欢的一块料。呵呵
RANDY兄,呵呵,好久不见了!
此文中提到的黄色,我觉得,主要还是指黄口为主的料子,确实,正黄色的料子,不多见啊!
至于戈壁料子的风砺棱线,我倒是看多少都带的,表现得明显与否而已了!
RANDY兄,呵呵,好久不见了!
此文中提到的黄色,我觉得,主要还是指黄口为主的料子,确实,正黄色的料子,不多见啊!
至于戈壁料子的风砺棱线,我倒是看多少都带的,表现得明显与否而已了!
63,据我所知道的,正黄玉还真的戈壁料中可以看到,而且都小,我倒是认为,黄玉只是伴生,为什么这么说了,其实戈壁料的来源就是山料,山料黄口的剥落风蚀,其中估计有很小的一部份可以达到我们认为的黄玉品质,大自然的选择,把这些留下来了。
精彩,三个戈壁高手在讨论戈壁料,新手仔仔细细的看看学习,可以有真正的提高啊
现在,还有不少局部“美化”处理的料子,如下图:
大家注意看画圈的部分,原来十分美丽的淡黄皮,被生硬的“抛”了,就是奇石界,常用的喷砂处理工艺,反光看,两侧的油性截然不同!
要不是料子本省肉质好,料子够大,真都不值得要。
原来边缘那些珍贵的大风吹的黄皮啊,真是有些可惜啊,我哭!
氧化面应该指的就是戈壁料的皮色,黑漆皮、金皮等在策勒的戈壁料里常见;
戈壁料肯定是有棱角的,多数具备贝壳型、扇形、薄刃型等带尖锐棱的料型
风也是流体,那么风成的东西也一定会有流线型。阻力最小。因此最锋利的边缘一定是圆化的。
其实,戈壁滩造成戈壁料的因素非常多,这风吹日晒的,极端温度,不能一慨而论的。
cooldia兄说得不错!大家在这里讨论,就是为了更清晰的了解戈壁料子的成因,也是玩戈壁料的乐趣之一!呵呵!
实际上,很多不同地方的戈壁产物,都是风沙所致,所以大体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比如,都很沧桑、凌厉、油润等等,但细节上,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若羌戈壁和相距几百公里以外的叶城戈壁上,同样的和田玉料子,风沙所致的戈壁料,外形细节上,就有较大的区别,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估计,跟风沙的强弱、温差的大小、沙粒的粗细和硬度等等,都有关联。此外,我在北疆克拉玛依的戈壁上,发现,同一地区,不同的戈壁滩,所出产的戈壁彩石,居然表皮的风砺特点、油性、细腻度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当地玩石的朋友,一看到某个戈壁石,大概就能知道出产自那个戈壁滩。再比如,大家常见的戈壁玛瑙,虽说都是玛瑙,但出产的地域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细节,内蒙的,有块度、有眼、有沙漠漆皮等等,而新疆巴楚的玛瑙,纹理独特,犹如葡萄干,表面奇特的经络纹理、透度极好的质地,让人称绝;南疆的戈壁玛瑙,却很少有那么沧桑,反过来,都像打磨过一样的油润、光滑、有块度,很有特色!
呵呵,所以,赏玩戈壁料,可以给自己丰富很多的知识,带来无穷的乐趣,这,就是所谓精神层面的东西了,呵呵!
欢迎弟兄们继续跟帖讨论!
有宝贝的贴出图来让我们新学员继续学习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