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一些网友的看法:
(1)、“和田失水多见于山料表皮,生成环境在海拔4000以上,长期裸露,经风吹日晒,且温度一直属于低温状况,失水的和田玉就好像快要风化成粉的岩石一样,容易起层,用手一拨就掉了。而戈壁料虽然日夜温差较大,常年也被风吹日晒,但是常处于海拔较低的环境之中,热胀冷缩会导致玉质不好的部分开裂,形成较小的块状,常掩埋于沙粒之中。同时也由于戈壁的环境所致,玉石表面经常经受沙粒摩擦,失水部分很快就被磨光了,所以戈壁料肯定是看不到失水的情况,因为环境就不容许这样硬度和脆度的岩石存在。所以说和田玉失水的问题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日晒和风吹上,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温度。着重研究4000米以上山料存在的坏境。因为海拔高的地区,就是太阳晒一整天,温度依旧是很低的,这点和2000多米海拔的戈壁完全无法相比。”
(2)、“如果说是温度和湿度原因,那么戈壁料的存在本身就是在反驳这个说法,戈壁滩数万年高温不见一滴水,昼夜温差又极大,对结晶水合物矿物组成的和田玉本身考验不可谓不大。可实际上戈壁料的油润性往往比水磨籽更出色。这是何解呢?”
(3)、“戈壁料的油性是和田玉当中最好的,而且经过上亿年的风化形成,温度和湿度对其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和因素!正因为如此,在戈壁料表面都有一层自然形成的表皮,对其内部的保持结构平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和田的籽料和山料,流水料是没有这种结构的!”
没烧过啊。
楼主试试。
但是据说
木火的温度可以到1000度以上。
木炭火温度可以到1200度以上。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为400-500℃。
酒精喷灯火焰温度可达800-1200℃。
火山熔岩多在800-1300℃;
酸性岩浆温度较低。约650~850℃,基性岩浆温度较高,1100℃左右,岩浆最高达1300℃。
蜡烛火焰的温度则是1400℃左右;
瓦斯火焰的温度是1700℃;
我觉得古人是骗人的。
狗狗忒有才了 玉的形成好像是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 用高温加热肯定破坏玉的结构[em50]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七律中写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并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
玉的种类不同;质地不同,对温度的耐受力也不会同。结实的硬玉,久经考验当然不怕火烧。软玉就不行啦,如琥珀玉属于树脂经地质作用生成的有机物,150度就开始软化。还有绿松石,高温一烤就会炸裂或褪色,使一件珍贵的玉器变成废品。
从古至今有一种提炼玉的方法要用火功。用栗炭灰;木贼草泡水,再加少许银硝,装入大瓦罐内,将玉悬挂其中,栗碳燃火烧煮;水干加水,反复数天,直到玉内的灰土;水银杂质提炼干净为止。在用火粉黛,猪鬃刷慢慢盘之,所化功夫远不止三天。
百度的。。。。。。。。。。
无知的人还是多数啊。
中国人喜欢搞些听起来很玄的花样糊弄人,大多是用来迷惑外行自抬身价或者货物的神秘性,中医的药引子也是一例,大夫还让鲁迅去找一对蟋蟀给他父亲做药引子,还要必须是原配的。
国外也有,例如最初钻石商人告诉欧洲钻石产在人不可到达的深谷,采钻人要把羊肉扔进深谷诱使神鹰下去叼来,然后捕捉神鹰取下沾在肉上的钻石,无非想说明奇货难得,天价有理。
我想这句话:巴版,6兄、羊、小狗、戈壁、猫、BOB马、湖南兄、雨商、俯首妹妹等应该知道
6兄,“据测试,和田玉具有高热稳定性,约1000—1100度时才释放出水,使结构发生改变。古人可能就是根据此特点,用火烧试玉的。”
有没有人烧过玉啊!
用现在的办法,估计,这玉,十有八九是要被毁了的!就是拿炭火烧,还得有个明确的方法呢,呵呵!我也对这个烧玉实验,很感兴趣,哪天,找个垃圾料子,来试试看,亲自验证!对了,就是把料子,丢进柴火堆里,就行吧?还是要架在火苗上烧啊?(这样的温度,估计要上千的!)
另,我个人的体验,我自己的戈壁料,绝大部分,都是很润的,呵呵!(难道,我买的,都是极少数的部分?!)
用现在的办法,估计,这玉,十有八九是要被毁了的!就是拿炭火烧,还得有个明确的方法呢,呵呵!我也对这个烧玉实验,很感兴趣,哪天,找个垃圾料子,来试试看,亲自验证!对了,就是把料子,丢进柴火堆里,就行吧?还是要架在火苗上烧啊?(这样的温度,估计要上千的!)
另,我个人的体验,我自己的戈壁料,绝大部分,都是很润的,呵呵!(难道,我买的,都是极少数的部分?!)
你买的确实是极少数的部分。呵呵~
古人对玉有极端崇拜的情节,远不如现在这样客观
所以读古诗须理性
君不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