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9624|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道是95于田山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23: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各位请好!
关于95于田山料,传说级别,俺先贴几张照片,网友给传的,95于田山料图片。


95于田3.jpg (16.98 KB, 下载次数: 10)

95于田3.jpg

95于田2.jpg (17.68 KB, 下载次数: 7)

95于田2.jpg

95于田1.jpg (18.03 KB, 下载次数: 7)

95于田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23:10 | 只看该作者
俺得了一个镯子,以为是95于田山料,传上来,请共鉴。

图片5.jpg (63.35 KB, 下载次数: 6)

图片5.jpg

图片4.jpg (93.73 KB, 下载次数: 8)

图片4.jpg

图片3.jpg (87.12 KB, 下载次数: 5)

图片3.jpg

图片2.jpg (106.96 KB, 下载次数: 8)

图片2.jpg

图片1.jpg (112.11 KB, 下载次数: 12)

图片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23:1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有棉点,也是风姿动人哈,话不多说,继续传。

图片9.jpg (95.01 KB, 下载次数: 8)

图片9.jpg

图片8.jpg (92.56 KB, 下载次数: 10)

图片8.jpg

图片7.jpg (54.86 KB, 下载次数: 9)

图片7.jpg

图片6.jpg (127.92 KB, 下载次数: 11)

图片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23:2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有棉点,也是风姿动人哈,话不多说,继续传。

图片9.jpg (95.01 KB, 下载次数: 12)

图片9.jpg

图片8.jpg (92.56 KB, 下载次数: 11)

图片8.jpg

图片7.jpg (54.86 KB, 下载次数: 10)

图片7.jpg

图片6.jpg (127.92 KB, 下载次数: 11)

图片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31 23:41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像戈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8-31 23:50 | 只看该作者
都开门的{: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2 10:43 | 只看该作者
有点不像和田 真像石英类的石头!{: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9-2 12:43 | 只看该作者
镯子看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9-2 14:45 | 只看该作者
“95于田料”早已经是传说了,别太当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2 14:49 | 只看该作者
戈壁 发表于 2013-9-2 14:45
“95于田料”早已经是传说了,别太当真了。

95年于田料是在于田矿多年没有出好料的情况下出产的一批比较好的玉料,玉质白微泛淡青,油脂性好,块度小,有裂理和片理。由于块度不完整,即使现在看也不是很好的山料白玉。{: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20: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几位,我就不一一回复了。
石英石手镯拍照观感挺像白玉手镯的,石英石手镯硬度达标,但是密度不达标。这个手镯密度比2.95要高,可能自己测得也不准哈。硬度剪刀绞不动,滑下来差点伤手手。
去年亲戚给老婆送了一个白手镯,水线挺发育,在内圈。老婆很高兴,我看是石英石手镯,她不信,测密度也不信。拍了照,发到网上看,大多数人定为海料。后来摔断了,看了断茬口才服气。东西早扔了,不过当初的照片还在,发上来大家看看。这是目前我见到的最象白玉的手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20:36 | 只看该作者
于田料和青海料在透明度上难区分,于田料要比籽料透一些。我到玉店里和海料镯子做过实物比对,感觉要比海料水一些。人家不让拍照,我又没有海料镯,照片观感比对就做不了了。
比石发育有数条水线,白度也就是1级白的样子,修过形,象山料结构,但是有汗毛孔,就定为籽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2:30 | 只看该作者
我学习古玉,疑惑很多,就当是抛个砖引个玉。
纯属推测,不幸雷同,万分荣幸:
汉以后,尤其是经历了魏晋食玉风暴,某种玉料绝迹于江湖,哪种玉料,边看边说。
汉高祖刘邦老婆吕后的玺,从百家讲坛《马未都说玉器收藏》截的视频汉玉蝉。




西汉玉蝉.jpg (25.69 KB, 下载次数: 12)

西汉玉蝉.jpg

201109060905192068.jpg (40.76 KB, 下载次数: 7)

2011090609051920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3:0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问题来了。
汉的玉料种类很多,以上两种玉器玉料定为和田料羊脂玉不为过。吕后,权势滔天,所用玺肯定是最好的玉料。而且,此玺江青同志也甚为喜爱,把玩了几年。
观以上两种器物,虽历经二千余年,基本未受沁,可见玉质之好。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玉料是青海料?想来各位也不接受,那么,是和田籽料?也不像。和田山料无疑?
95于田山料,俺真没见过实物。据考,此料当年并不显山露水,而是年后流转到内地后,声名鹊起。如果排除商家炒作,应该是近似于玉玺用料。
大家熟知和田各种玉料,究竟现在还是不是有接近于玉玺玉料的料子,还请教导我{:soso_e183:}
岳工说过:拿着馒头问是哪里的麦子做的,岂不可笑?
俺不以为然,玩玉的最大乐趣就在于能够分辨清玉料。比如喝茶,高人自能分辩明前后,雨前后,甚至还能分清煮茶的水是江边水还是江中水。
玉质感受:纯净清澈,刚烈坚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9-4 23:0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9-5 17:3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你那个镯子我个人看像老坑青海料的  另外您对玉石的认识和理解让我很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01:01 | 只看该作者
俺不是打广告的。东拼西凑再写点。
记得前年有个70多岁的维族老大爷对俺戏言:于田玉是和田玉的爷爷。当时不解,现在来看,未必就没有道理。
和田古称于阗哈,于阗国。《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汉书·西域传》也说:“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源出焉,多玉石”。
在和田玉的开采史上,以于田县的阿拉玛斯地段和叶城县的密尔岱地段所产玉料最为著名。阿拉玛斯玉矿的开采史至少有3000年之久。柳什村旁有距今约3000年的古墓地,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玉饰,说明此地玉石很早就已开发。“柳什”是当地维吾尔人发汉语“玉石”一词之转音,可见这个村子的形成与历史上该地区玉矿的开发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浅部白玉常年为积雪所覆盖,雪与玉相映成趣,阿拉玛斯白玉遂有“冰清玉洁”之美誉。
羊脂玉是明清以来的叫法,好像是乾隆叫出来的。汉代叫白玉,没有脂肪,东汉卫宏《汉旧仪》曰:“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玉玺,金螭虎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9-8 20:47 | 只看该作者
看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9-8 21: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9-9 14:33 | 只看该作者
不用传说了,新坑的青海料。确定,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5-24 13:0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