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词是:要狠(精品籽图) 对精品的识别要狠 这两个都是白玉把件籽。白度都差不多,也都有绺裂。但一个是小十万的精品,一个是万把块的普品。为什么呢?一个肉质略松,一个高细高密。一个裂是瑕疵,一个裂是特色。精品和普品的识别,就在这些细节上,就在这些细节给人的美感上。美感有其特殊性,也有其普遍性。对于玉石来说,无非在于:质,色,型,瑕。肉质要温润细腻,颜色要均匀阳和,块型要规正圆满,瑕疵要尽量避免。 多上手,多对比,多思考。自然就知道什么是精品。 对极品和孤品的判断,还要靠大量的亲身的市场观察,哪个好东西真正罕见,就是极品。哪个东西好到多少年都见不到,就是孤品。——注意,这一定是要建立在客观和玉友广泛承认的美感基础上,通过大量比对而得出的结论。否则,玩儿您的“高原雪花玉”去吧。 杀价要狠 卖玉石的维族人交易习惯和汉族人略有不同,开价往往在预计售价或者本钱的五到十倍以上。还价可真正是要靠“杀”。 在和田巴扎上,维族人会给你报两个乃至三个价钱。 如果,他看你拿着相机的话,嗯,估计是外地游客。他会开价10万,然后等你还价。按照在小摊上买水果的经验还价8万?恭喜你,他立即拍巴掌成交了!不付钱?会有一大群维族人果断围观。对,是围观不是围殴,这几年秩序比较好,遭遇围殴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他看到你连续两三天都在市场上逛,嗯,估计对玉石有点了解。他会开价8万,然后告诉你卖价6万,然后问你能出到多少钱。人家的卖价都说了,那咱少还点,5万5吧?恭喜你,又成交了!不付钱?会有一大群维族人果断围观。用或愤怒或轻视的眼神,或浓密或稀疏的胡茬子,用愤慨的不熟练的汉语包围你淹没你逼迫你怂恿你…… 如果,你和他再熟悉一点,曾经买过他的东西,嗯,告诉你卖价6万之后,他会继续说:“朋友 ,这个是我和几个朋友合伙买的,本钱是4万5,你看着加一点吧!” 如果,你常年在巴扎上逛,曾经买过他的东西,也帮他卖过东西,请他吃过饭,他也请你吃过饭,见过他家的“洋缸子”,抱过他家的“巴郎子”,真成为朋友之后,他收到好料子就会立刻打电话给你,并且很坦诚的告诉你:“今天刚拿到的好石头!本钱嘛,1万8。2万以下就拿不走了。”————这回真的啦,他们一般不杀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