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小玉友寄来的几块料子里。有一块挺有体积的,而且料子除了表皮的两道表皮裂以外没有任何毛病。
这是把料子的表皮裂去掉以后,上面黑黑的是我的画稿。
第一,它不是特别昂贵。第二,他没有许多毛病要迁就。第三,它有足够的体积。
对于这样的料子,如果惜料雕刻,最后出现的会是一个料子不矜贵、造型很拘谨的东西。
所以,对于它。大胆的去料就是对它最大的尊重,这一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材料要为造型服务。
小玉友说想要一个我做的猴子。因为材料体积足够,所以猴子是不成问题的。
我的构图是想要把料子的一般做得很空,另一半很满,大概是这样。
这个时候看起来还很臃肿,是因为去料还去得不够。
右边的部分是手和尾巴。
大型定出来以后,开始着手细部调整。
总的来说这一件和以往不一样,因为材料的包容性很好,所以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的
去除多余的部分。
到这个时候,又开始镂空需要空的地方,让薄的一般显得更轻。
手和尾巴单薄的形和猴子身体圆满的形出现了对比,雕塑会有一种节奏感。
看看最后效果。
头的特写,我还是比较喜欢熊猴的形象。下回要做一个猕猴。
手的处理,猴子的手一定要做出一种“拙”的感觉。手指与手指之间可以粘连得比较多,
这么看起来手就不会显得太灵活。
上手效果,这一件是落了“黄”字款的。
盒子效果。
做了这一件,我的朋友问我是不是太喜欢“六小神童”了 ?
我说不是,我喜欢“六小龄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