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老师的一块料子,说和我一起来做,如图,原料一开始其实并不起眼,颜色显得有些油青,
而且水头出不来。
乍一看没有什么裂,但中间其实有一条贯穿裂。
尹老师的意思是就大设计,包容裂痕,
但我始终接受不了有那么大的一条裂在最后成品上,所以自作主张把料子一分为二,
这一刀切下去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因为我也不知道最后能出一个什么东西,而料子确实已经小了一半,
再一个是里面似乎还有裂,我这一刀其实有些鲁莽,尹老师也发话了:“你自己做下去吧。”
原先尹老师的意思是做一个蛤蟆,
切开以后,我还是按他的意思来,做一个蛤蟆。
料子形状很纠结,横着用太宽,竖着用太长。
宽蟾蜍始终比长蟾蜍要来的舒服些,所以用宽的来设计,旁边加两块山石,做石蟾蜍的构图。
开了大型以后我傻了,料子切开后还是有裂,而且就在下巴的位置。
这样我这一刀切下去并没有换来一个整体的完美。证明我这一刀切得不好,只能将错就错,
我把这条列设计在蛤蟆的身体皱纹里。
用皱纹藏住这条裂。为了呼应这条强烈的皱纹,我把角蛙的 臃肿挪用到蛤蟆的身上。
脚的处理有些若隐若现。
头的刻画要再精神些,进一步的铲除下巴下的那条裂,这样基本就看不到裂了。
开始把背上的珠子做得颗颗饱满。
四肢我做上一层细小的表皮机理,这样会显得层次丰富一些。
这个时候是沾了水的,计划是这样,我把石头处理成粗糙面,把蛤蟆抛出亮光。
料子因为切割变薄,种水显得透亮了许多,因为抛光让料子透出了一种一开始看不见的蓝水味,
挺神奇的,翡翠没有到最后一步起光,都看不出其最终效果。来看看最后效果。
上手冰冰凉凉的
最后还好是没有交白卷,不然真的惨了。
好多人说看见我老做蛤蟆,会变成三板斧的。我认为不然。其实数数我做的玉蛤蟆也不过几个,
世界上有上4000种蛤蟆,我只做了不到千分之一,且还没有做好。白石老人画草间偷活的小草虫尚且不计其数。
我又怎么敢说自己有三板斧了呢?蛤蟆以后还要做,而且还要做的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