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256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月24日,飘在和田系列(七)(随时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24日,飘在和田系列(七)(随时更新)

 

春节假期结束,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在和田淘玉,有很多高兴事儿,比如每天都有机会看到新玉石,总能保持新鲜感,不过,跟北京比起来,LZ对和田的很多事都不怎么喜欢。


在北京,许多事都很讲规矩,即使有例外,也仅仅是个例,并且也都清楚不该如何做。在和田,大环境就是不守规矩,服务行业整体缺乏起码的服务意识。说真的,“老实人”不适合在这里生活,这里是“投机者”的乐园。


对于LZ来说,这里最具吸引力的肯定算是玉石了。和田是籽料的产地,每年的洪水总能冲下来很多很多玉石,虽然品质好的只占其中很小很小一部分,但却具备了其他产地玉石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


众所周知的优势包括细腻度、油润性和敦厚感,关于细腻度,跟其矿物晶体大小和排列方式有关,够细够密的料子显得很晶莹,这是视觉上的直观感觉,而油润性不仅要求视觉上能感受到,还必须在上手时能感受到。越油润的料子,使人越能感受到人与玉石的亲近感。


那么什么样料子的油性最好呢?


有人认为,结构紧密的料子油性最好,油性好不好,取决于密度。这似乎是很有道理的说法。


然而,没有证据支持这样的结论,相反的证据却能信手拈来。在籽料中,绝大多数的料子都是结构稀松的,但很多料子的油性却是相当的好,符合“不盘即油”的标准。而很多结构致密(即网标的“弱光下无结构”)的料子,在油性上往往要大打折扣,不是“稍盘即油”,就是长时间才能盘油,有的甚至是常年都盘不油。


比如这两块料子,结构不细腻,第一块自然光下都能看到结构,第二块是“弱光下可见明显结构”,肯定都属于“密度不够”的料子,但是油性没的说,不盘即油,不管是视觉上还是手感上,都可以感受到“冒油”的冲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03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块属于“弱光下无结构”的料子,在密度上显然不算稀松的,但却属于盘玩后才会油润的料子。


 





 

还有很多密度好但特别干涩的料子,需要长时期盘玩才会有所改变其油润性,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都不是“唯密度论”者能够解释明白的。


类似的情况,大家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在实践中见到无数例子,所以,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籽料的油性好坏与其密度高低无因果联系。


或许有人会说,密度越大的料子,经过打磨抛光,会比密度不好的料子的油性更好,结构明显的俄料经过细致的打磨抛光,也一样会变得油性很好和色泽柔和,这似乎只能说明这种料子的油性是外来施加的,跟未经打磨抛光状态下的对比不是一回事。


那么,料子油性好坏的奥秘何在?


目前,好象没有最终的权威性的结论。


过去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不知道算不算理论上的探求,说是和田玉的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经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矿物晶体内含有水分,所以才变得特别油润,水流的冲刷也等于变相的抛光,被冲刷的时间越长,油性就越好,油润度跟密度无关,跟冲刷时间长短有关……


似乎惟有此才能解释。有没有道理,还是得大家自己思考。


LZ对理论不感冒,喜欢从实践中去提炼经验,最烦动不动就从理论上去作注解的,建议大家也别迷信所谓“内行(加工者、商人、老玩家等)”的解释,相信自己,相信实践,勇于正视矛盾的说法,运用逻辑思维去判断,才是王道中的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05 | 只看该作者

罗嗦了一会儿,朋友们还是随着LZ来看玉吧!


节后,市场上的人似乎少了一些,前一拨内地的人离开了,年前离开的一拨人回来了,还有新来的,,,,,,


大桥下看到了挖掘机,记得过去听说这里不让用挖掘机的,不知道是以什么理由下去挖的。

  

 


桥下的河道里有很多人,这里也能挖出料子来。

 

 


遥望桥头巴扎,比去年向里延伸了一倍还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06 | 只看该作者


一块“黑白分明”的青花,不算够黑够白的,还有瑕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06 | 只看该作者


一块精品白玉挂坠籽,皮色艳丽,价格不算很便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08 | 只看该作者

这大概算是块做料,有一点好肉,带有聚糖皮。






 

逛了一会,看到有卖糖葫芦的,LZ在北京时很喜欢吃,和田卖的好象太红了,让人怀疑是不是添加了色素,一次都没敢吃。


 

 

 

巴扎上的料子还是不行,前些天看到的好一点的基本都被买走了,很多内地来的人,一般在临走前会大肆购买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09 | 只看该作者

接着下基层吧,去看看新料子。


去往玉龙喀什河上游的路上

 


 

 

途中风光无限,满目创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11 | 只看该作者


运气还不错,看到了两块刚挖出来的青白料,肉质很好,按网标属于“一年见不到几块的料子”,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13 | 只看该作者

人潮汹涌

 

 


 


挖掘机在公路中穿行

  

 


新挖出来的一堆料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14 | 只看该作者

 

远处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估计是在交易吧。

 

 



 

收获之一,背景是一些正在做礼拜的人。

 

 

 

 

收获之二,虽然价格不菲,但很满意,当时没拍照,回到住处后补拍了。

 


 

 

忙碌后,收工。


乏味的晚餐,又是羊肉炖青菜,晕死,真的没胃口啦~

  

 

 


【待续】 和田玉大巴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2-24 16:03 | 只看该作者
[em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2-24 16:15 | 只看该作者
赶上直播,收获一和二都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2-24 16:40 | 只看该作者
油润性和密度是有关系的,和水流冲刷长短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2-24 17: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2-24 19:0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2-24 20:22 | 只看该作者
顶顶!!!!!!!!!!!!支持您在和田的每一天的淘玉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2-24 20:36 | 只看该作者
[em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2-24 20:54 | 只看该作者
[em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2-26 01:3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有风格在2011-2-24 16:40:06的发言:
油润性和密度是有关系的,和水流冲刷长短没有关系。

 

请问,有证据能证明油润性跟密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吗?现实中存在的大量相反例证该如何解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3-28 12:05 | 只看该作者

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8-3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