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LZ在和田的亲身经历
好料子(相对而言的,并非特指“绝品”)在巴扎上难见,但贵的料子可不少见,只不过物非所值。经了解,好料子的第一手交易通常不在巴扎上,挖出来的人一般会先通知一些当地的同族买家先看,LZ有幸,总有机会尾随而至。
某日得讯,有一白年糕出土,遂驱车前往。
步入院中,回望大门口,门外的摩托车不是LZ的~
年糕在一位老者手中,不过不是他挖出来的,左边蓝衣服才是正主。
来张近照,漂亮吧!
再来张细节照
这块料出土于渠首,肉质特别细腻,不光结构致密,玉质也非常老熟,颜色偏暖色,因为是新料子,显得不够油润,其实是一盘即油的料子。更重要的是,料型很饱满,重量也合适,160多克,正好“一把抓”。
一问价,回答是待定。货主的意思是,他自己把握不好价格,要多找几个人看看~
大大地狡猾!LZ只好先量尺寸称重量拍照片,晚上返回住处后,把照片发给烂公,请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有沁裂!!!”,烂公目光如炬,视觉异常敏锐,一眼就发现了这块料的致命瑕疵。
“是有沁裂,当时觉得不太深,也愈合了,别的毛病没有,就......”,LZ如实汇报道。
“接受不了,不是钱的问题”,烂公的批示很干脆,一如既往,眼里还是揉不进一粒沙子~
次日,LZ又去了货主的家,当时还有其他买家,货主说已经有人出到多少多少了,是你先看的,要是再加一点就给你。LZ寻思,既然烂公不喜欢,还是放弃吧,这种价位的料子想必别的玉友也难以接受,,,,,,
最后,眼见着另外的买家拿下了这块料子,LZ有点惋惜,当然,烂公肯定一点都不会遗憾的!
(LZ按:这种料子的第一手交易通常都是这样,买家购得后,一般都有特定的出货渠道,或拿去口内,主要是苏州、北京、上海等地,或卖给另外的维族大户,或去宾馆卖给来和田上货的汉族玉商,或者是其他途径,极少能在桥头巴扎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