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包全沁籽时,老先生这样说:“这样的料子大部分都是垃圾,这些算不错的了,有的我是10——20元收来的(不要惊讶!市场上垃圾就是这个价,而且还有可能更低),有的是100――200收来的,这些肉比较松,要经常玩才会油!这样的料子也有特别漂亮的!”我问怎样的才算特别漂亮的,他说:“当然是肉紧些的漂亮嘛!要水头好些,不吃刀的料子才不会干。”我在和田的时候见过老先生有一个全红沁的料子,蚕豆形,两头发黄,够做个大戒面,但是他已经卖了,本钱我不说了(不到10克),卖了1900。
对于全沁料子,老先生这样评价:“其实沁料子的好坏还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好料子嘛,抹不抹油都透着漂亮!垃圾料子嘛,不抹油没法看,抹上油看着还是很糙!”呵呵!他的话让我想起来了古龙对女人的总结“做女人还是做漂亮女人容易些——不化妆叫“素面朝天”“天生迤逦”,化了妆叫“精心修饰”叫“有品味”,沉默寡言叫“心中装满了寂寞”“眼中写满了忧愁”,话语偏多叫“热爱生活”“活波可爱”―――总之怎么都好!做丑女人就麻烦了――不化妆叫“长得不好还不知道打扮”,化了妆叫“丑人多做怪”,话少了叫“假装害羞”,话多就干脆说成“长得丑是上帝的错,但是老吸引人的注意就是她自己的错了!”呵呵!确实是一样的道理,不同之处在于人是有生命的,外表的欠缺可以用内涵来弥补,而玉石吸引人的关键就是美感,不够美就没有价值了。 谈到玉石的价格,老先生这样描述:“其实不同品质的玉石在市场上也是有相对合理的价位的。但是很多卖玉的不懂玉,把垃圾很贵地买回来,再想办法更贵地卖出去,久而久之市场就混乱了(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应该再加上一些懂玉的玉商便宜买来垃圾也要很贵地卖掉)。另外高档料子的价格也确实不好判断,因为当料子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白再细哪怕是一点点,价格也会翻几翻。所以说进货的时候很难下决心买,即使买了,卖的时候如果遇见不懂的,又卖不出去。但是手头没有好料子,卖货的时候买家又嫌你的东西不好,所以说我基本就进些这样比较好的料子,肉细皮子真,东西都说得过去又不是特别贵,好出手。”
他手上的这些料子,他主要是卖通货,因为“有的是几个一起收来的,根本讲不清哪个是多少钱收的”(这确实是现实情况,我们有时候也是一次收几个,不好说单个的本钱,销售时要靠经验来划分每个的价格,甚至分好了还要再改动)。
到底是文化人,言语逻辑性很强。但是大家仔细分析一下他的话,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角度问题,他是完全从单一角度看问题的——“好料子少了”“市场太混乱巴郎子乱叫价”“部分玉商不懂玉乱叫价”推论出“进货难”“价高风险大”。其实咱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好料子少了”可以理解为“好料子因为少所以很好卖”,至于“市场太混乱巴郎子乱叫价”,我们可以看见“捡漏”的机会还是有的(所谓“乱”嘛!应该是双向的)。
后来他问我们对市场怎么看,我说其实很简单:第一是不要相信“和田玉快挖完了,好货一定要用来卖天价”的谣言,把心态放稳,随行就市,同时做到买时尽量便宜,卖时加价合理,用销量来保证利润;第二是一定要练习好自己的眼光,学会淘好货少吃药,并且准确判断下一年的升值对象。我感觉做到这两点基本就有发展了。他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了一会说:“洗手间在哪里?”我晕??!!不过可以看来,老先生很高兴我们年轻人对他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