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7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籽料的一个重要特征——形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久以来,不论是网络还是我们自己,看和田玉籽料的时候,都纠结于籽料毛孔的真假和致色物的沉积规律,以判断皮色真假。却往往忽视了籽料的一个重要特点:形状。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边实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就从籽料的形状来谈一谈皮色毛孔的生成。
  我们都知道,和田玉籽料具有鹅卵石状的形状。从籽料的形成看,籽料在最初受到的外力包括冰川搬运、水流冲刷、风蚀暴晒等。那么这些外力因素里对于籽料的最终形状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呢?无疑是水流。也就是籽料在充满水的河道里的受到的作用力。
  和田昆仑山上下来的水流在河道里大致方向,在千万年的维度里无疑是没多大变化的。至少我们可以说水是不会倒流的。那么,很多的籽料进入河道的下游,或者到达一个受力比较稳定的河床位置的时候。它所受到的水流力相对来说就是持续的不大改变的。它可能有一端埋在沙石里,一面或者两三面暴露在水流中。水流持续不断的冲刷它。所谓滴水穿石,这种作用力,同样也发生在河流里。而且还不是滴水的力量,而是水流的力量。
  正面迎向水流的这一面,必然在长期的冲刷中越来越少。最终表面达到一种流线型状态,利于水流流过而减少受力。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来,这块玉一定有一个面或两个甚至三面受力都比较大。水里的沙石对它的面造成的冲击就比较多!另外埋在沙石里或者背对水流的面受冲击就较小!受力面的毛孔就会比较明显,而非直接受力面就会比较平滑甚至不明显。当然,只要玉石进入河床,其实每个面都在受作用力影响,只不过是哪一面受力更大的问题。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和田玉籽料基本上是每个面都很柔美。
  我们来看几块网络上的籽料图片,找找感觉:
  下面让我们回到皮毛孔和皮色的问题上来说。皮毛孔说白了是一种作用力的表现。而皮色是一种化学反应,是一种渗透。所以明显的皮毛孔一般发生在玉石的阳面,也就是正受力面。而皮色更容易发生在埋在含矿物质的沙石泥土里的那部分。所以一块籽料的皮毛孔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匀!那能否既有明显毛孔又有明显浓郁的皮色?显然这个概率太低了。即使一开始它埋在可以着色的沙土里,后来外力让它着色面成为了受力面。但这个着色面就会被水流冲淡或者剥蚀!我们通过籽料的形状皮色可以看出这个料子最初在河床里的最初所处的状态位置。比如我们著名的钢板料!就是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流线型的样子。你可以想象到,它原来如何放置在河里的。水流如何冲刷过去的。
  了解更多和田玉知识可访问藏玉网 http://www.icangyu.com
  我的小店 https://icangyu.taobao.com
  藏玉交友微信 zibuyan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15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