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0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重韵重意亦重形——浅谈玉雕作品的评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古代玉雕技法一贯奉行“重韵重意不重形”之说,常会利用夸张乃至变形的手法来强调作品的神韵,以突出作品的个体特征,使其更富艺术感染力。


  这种雕刻手法所雕琢出的作品,通常简练、明快,如绘画中的白描手法一样醒目、爽利,令人回味无穷。


  然而这里所说的不重形,可并不是说就彻底忽略了玉雕的写实性,事实上,在当今的玉石雕刻中,写实仍然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也许我们可以用一句“形散意不散”来概括现当代玉雕作品。


  无论古今,玉雕创作中都少不了“随形就势”四字,尤其是在玉材珍贵又日益稀少的今日。而好的随形雕作品对于韵、意二字的拿捏更是恰到好处。

  到了现代,中国玉石雕刻在博采众家之后,又得以更进一步,在重韵重意之外,一面强化细节刻画,一面又力求简约,能省则省,使得作品既有形之美,又不乏韵意雅趣。

  随形之外,被当代玉雕师看重的另一技法就是留白了。许多艺术大师都是留白大师,往往能于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江湖之阔,并予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甚至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境界。


  事实上,玉雕留白之技,古已有之。“雕满为下”之言,正是古人对于玉雕留白技巧的肯定。

  总而言之,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必须要做到写实与夸张的适度结合,在强调主体动态的同时,追求繁简得当的视觉美感。只有以形为基,以意为魂,以韵为审美的作品,才真正值得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0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