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80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山料和籽料真的是母子关系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0: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籽料,简称璞玉。不管是关于玉石收藏的书籍还是地质教材,大多千篇一律,认为和田籽料是昆仑山上的山料在地质变化中流入古河床经过亿万年河水的冲洗而成。巍巍昆仑,乃万山之祖,“玉出昆仑”无可非议。而且和田籽料后期,经过了水的冲刷洗礼,也无可厚非。但山料与籽料真的母子关系吗?




       一些流派经过十几年的实地观察,反复研究,认为“山料-籽料”学说只说到了表面,并未剖析出实质。大量事实证明,籽料的原生矿不是山料,而是其本身与山料一样的另一种原生矿体。得出其结论的证据有五:

1

从源头上来讲

       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出产山流水,距离出产籽料的和田市大约有270公里。将270公里分为上中下游来分析,上游从出产山流水的冰山算起,一直往下20公里的河床中,都可以捡到为数不多的山流水。中游从20公里往下到200多公里的这段河床中,根本见不到玉石。下游从200多公里往下到270公里的这段河床中就是籽料出产的主要地段。




       有人说中游没有玉石是因为水流急的缘故,玉料存不下来,被冲到了下游。说到水流湍急,应该是上游水流比较湍急才对。为什么上游还能或多或少捡到玉石?而中游却不论大小一块玉石也捡不到?因而“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的说法不攻而破。

2

从玉质上来讲

       籽玉的质地比山流水的更加细腻,更加温润,色彩更丰富。籽料有白、青、碧、黄、墨等五种基本色调。而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山上只有白玉和青玉两种玉料,根本就没有碧、墨、黄玉,那么河中的碧、墨、黄玉又是哪里来的呢?更何况籽料的颜色是块块不相同,而山料在一个坑内基本是相同的。



3

从外形上来讲

       籽料中,水滴形、瓜子形的最多,还有牌形的、疙瘩形的也不在少数,但很少见到圆柱形的,也从没有见过圆球形的籽料。


       如果单从水冲洗的原理来分析,籽料的每个面在河床中被水冲刷的机率是相等的,应该是圆球形的籽料最多才对。而且在山料中,球形、圆牌形的石头最多,很少有水滴形和瓜子形的。

4

从分布上来讲

       从籽料质地、颜色、皮壳在河流中的分布状况看,颜色、质地、形状、性能、甚至皮色大体相同的玉料基本产出在同一段河流中,混淆存在的很少。


       各个河段或产玉区出产的籽料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与山料的产出分矿坑的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高山雪水融化冲下来不可能有如此较为清晰的产状分布。


5

从石包玉上讲

       籽料是山料冲刷而成的卵型,但有很多籽料上有半块石半块玉共生的现象,也叫石包玉现象。如果“山料-籽料”母子学说成立的话,那么就不应该有这种现象存在。因为玉比石更坚硬,更耐磨,玉都磨成极其光滑的卵石了,那石头还能安在吗?


       因而,理论认为,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水冲刷而来,不是“母子”关系,它们同样都是同一种矿藏中两个互不相干的原生矿体。这一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用科学去证实。当然,不管籽料是怎样形成的,它们都是自然赠与人们的瑰宝,每一块都来之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6 13:09 | 只看该作者
这类文章都忘了是第几次 出现在这个板块了  说是误人子弟并不为过                                
只是 觉得奇怪的是 为什么此类文章的生命力那么顽强  最初看见是09年和田玉贴吧一个帖子
七年过去了  就是真爱都到了开始痒痒的时候了
可 此类文章依然 野蛮生长
就反问你一句  
你去随便一条河里看看  籽料形状和普通鹅卵石有区别么?
鹅卵石是不是也是扁平状 水滴状更多?
难道你见过台球状的鹅卵石?
据我这些年的认知 只见过广西 大化 大湾见过 台球状的石头  
除此之外是不是 已知的卵石形状中  几乎百分之八十都是 片状 水滴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4:19 | 只看该作者
拿烟斗的男孩 发表于 2016-7-6 13:09
这类文章都忘了是第几次 出现在这个板块了  说是误人子弟并不为过                                
只是  ...

您说的对,但我并没有误人子弟,也只是在探讨,但如果非要拿形状去说是不是籽料或者其他的,这样的分析真的是太草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7-6 16:1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事情脑子里过过就可以了,买鸡和蛋的时候去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不如关心一下是放养还是棚养更有实际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7-6 22:13 | 只看该作者
瞎扯搏眼球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7-6 22:14 | 只看该作者
拿烟斗的男孩 发表于 2016-7-6 13:09
这类文章都忘了是第几次 出现在这个板块了  说是误人子弟并不为过                                
只是  ...

原因在于,我们发明知识比学习知识更容易,而且更高大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0:33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单骑 发表于 2016-7-6 22:13
瞎扯搏眼球的文章

文章是否瞎扯博眼球,那是关恶劣的程度,对于老手来说文章知识有不足,而且是只是看一下消遣的文章,但对于新手或者说不懂玉的人并不是没有学习到知识,如果文章之外能得到更多的能人志士去探讨去发掘知识,去引导更多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0:40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6-7-6 22:14
原因在于,我们发明知识比学习知识更容易,而且更高大上。

玉文化从古至今,爱玉之人也不胜其数。而且知识学无止尽,知识很多也在于探讨,发现更多的知识像能人志士也应该更多的奉献出更有益更有价值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1:14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6-7-6 16:17
这个事情脑子里过过就可以了,买鸡和蛋的时候去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不如关心一下是放养还是棚养更有实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7-19 09:54 | 只看该作者
本人现在还是小白一个 ,只是文中关于形状的讨论个人认为欠妥,从力学上来看,球形是最不稳定的,要在亿万年间沉积下来,恐怕现在的各种籽料形状才是最合适的,天下万物莫过于道,拍脑袋的臆想有违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15:59 | 只看该作者
岂曰无衣 发表于 2016-7-19 09:54
本人现在还是小白一个 ,只是文中关于形状的讨论个人认为欠妥,从力学上来看,球形是最不稳定的,要在亿万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7-27 15:30 | 只看该作者
学地质的表示,有些是已经被证明过的,而有些是需要探讨的,像籽料和山料这样同为一种矿物,只是赋存状态和环境不同的和田玉来说就没啥可讨论的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7-27 22: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09:23 | 只看该作者
gduffp1 发表于 2016-7-27 22:33
谢谢楼主,长知识了!

很高兴给你带来收获,下面评论的也会有很多专家,希望评论里面的知识也可以给你带去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2 11:1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