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8408|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微距拍了个“老件”的细节图,请各位把把关!!(多图,慎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沁色的部位

线条处1



沁色

沁色

沁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9:49 | 只看该作者
个别图单独看上去有点恶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1-26 21:43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26 19:49
个别图单独看上去有点恶心。。。

呵呵,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1-26 21:48 | 只看该作者
同感+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26 22:29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光源下拍的?这是同一件东西吗?
没看到开门真的特征,反倒是疑点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26 22:32 | 只看该作者
上全图,配合关键局部图吧
直接上微距图,好比是给一张美女脸部微距图,猜是不是美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27 09:03 | 只看该作者
做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27 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1-27 11: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个人看假,下图为例:

下面的槽痕是人工打磨,或挂绳摩擦痕。而色是在有槽之后出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26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5-11-26 22:32
上全图,配合关键局部图吧
直接上微距图,好比是给一张美女脸部微距图,猜是不是美女

所有的图都是一个很小的物件上的,十来克吧~
光源是晚上没开灯,电子显微镜自带的LED灯
不需要猜是不是美女,只需看有没美容就行{: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27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5-11-26 22:29
什么光源下拍的?这是同一件东西吗?
没看到开门真的特征,反倒是疑点不少。

有什么疑点?还请兄说说

小弟刚接触老物件,一窍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29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5-11-27 09:03
做旧的

东西很小,十来克。是酸咬的吗?黑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30 | 只看该作者
陈家洛 发表于 2015-11-27 11:10

不知是中药还是西药,还是芍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33 | 只看该作者
zhouhuice 发表于 2015-11-27 11:22
学习中,个人看假,下图为例:

下面的槽痕是人工打磨,或挂绳摩擦痕。而色是在有槽之后出现的。

兄观察的仔细!色的确是在槽形成之后才附上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11-27 15:40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27 15:33
兄观察的仔细!色的确是在槽形成之后才附上去的

如果是沁色,那肯定是工形成后入土再沁入的,但是这件的工和沁都是现代的,玉料也不对。放个全图看看?
有兴趣研究老玉最好从常见小件开始,门槛低,开门程度高,这和玩新玉从几十小几百的标本玩起是一样样的,没有这些教科书,玩什么都吃不准{: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6:11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5-11-27 15:40
如果是沁色,那肯定是工形成后入土再沁入的,但是这件的工和沁都是现代的,玉料也不对。放个全图看看?
...

兄说的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11-27 18:09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27 15:27
有什么疑点?还请兄说说

小弟刚接触老物件,一窍不通。。。

兄的观察点挺对,可见兄过谦了。
说上全图,是因为个人感觉,根据器型纹饰初步判断大致年代特征,再从细节特征判断一致性,这样比较容易看。
直观感觉是,有多张图看着料水透,虽然有色覆盖却没有老旧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11-27 18:25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27 15:27
有什么疑点?还请兄说说

小弟刚接触老物件,一窍不通。。。

简单说下工的疑点:
1。这种接砣和压砣痕迹,有点像较软的铜砣的做法,但不是铜砣的特征。
2。螺旋纹在极少数高古玉粗沟槽区域偶尔见到,一般从工艺流程能解释得通。而仿古件中这种螺旋纹极流行,不知是有意做的,还是机器工的自然痕迹。
3。微距图为什么看不到老的打磨工艺特征痕迹。


沁色作为判断依据其实很难把握,但是有两个事实情况。
真沁一般多少能看出入沁的过程,不同沁入阶段往往相应地伴生玉质变化,观察表现为沁的层次性。
和田玉质的土古,除非比较极端的条件,其实产生重沁色很不容易,玉质好打磨工艺好的玉件尤其难。古河道的籽玉百千万年了,玉质不错的大多数也不过沁成那样。
兄这件,沁色只有泾渭分明的两种特征区域,且从微距图看,两种沁均看不出入沁特征,棕黄色在凹坑沉积,漂浮于表,黑色区域多腐蚀坑,色厚厚堆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3:09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5-11-27 18:25
简单说下工的疑点:
1。这种接砣和压砣痕迹,有点像较软的铜砣的做法,但不是铜砣的特征。
2。螺旋纹在 ...

佩服 佩服 佩服!!!

有几个初级问题还要请教下:
1、铜砣是不是铜质的砣具,较软的铜砣是指力度的软还是材质上的软?材质又怎么软。。。
2、螺旋纹出现在管钻里可以理解,但又好像无处不在。。
3、老的打磨工艺表现出来是不是较细的刷过的痕迹?

关于这个物件的沁色,的确如兄所说!是不是酸咬的痕迹?







另外,材质的密度在家测了是2.97左右,小刀刻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3:12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5-11-27 15:40
如果是沁色,那肯定是工形成后入土再沁入的,但是这件的工和沁都是现代的,玉料也不对。放个全图看看?
...

已上全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2 11:1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