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子是清代非常流行的一个玉雕陈设品种类,一般是以山水或伴有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为画稿,以浅浮雕或高浮雕技法雕琢图案,犹如立体的绘画,是玉图画的代表。从传世的玉器来看,玉山子出现于宋代,盛于清代。清乾隆皇帝为了扼制、扭转当时玉业中出现的“玉厄”现象,大力提倡制作具有文人画高雅气息的玉图画题材玉器,希望藉此将玉业引上典雅之路。玉山子是玉图画题材玉器最重要的一个品类,所以,随着玉图画玉器成为当时玉器的一个主流,玉山子的制作数量和质量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上图为青白玉高浮雕山水人物图山子。
上图为清,青玉浮雕山水人物山子。
明清时期,多子、多福、长寿、富贵等世俗化的吉祥观念极为流行,艺术品的装饰图案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一些植物、动物和人物等肖生题材,如莲花、寿桃、佛手、石榴等植物,鱼、鹤、瑞兽、蝙蝠、鸳鸯、鹌鹑等动物以及民间传说中的神仙、能带来好运的童子等人物,通过谐音、比喻等方式,被赋予吉祥的含义。以这些题材制成独立的造型,是常见的、深受喜爱的陈设品题材,大多做成圆雕,器型较小者也可兼作文房镇纸。参见下图案例:
上图为清,青玉佛手。
上图为清,白玉鹌鹑式盒。
隋唐以后,玉器走向世俗化,玉环也成为上层社会妇女必佩的首饰。清代玉镯的数量极大,不仅宫廷后妃必佩玉镯,生活较为富裕的普通妇女也会拥有玉镯,一般成对使用。玉镯除了圆环形,还有椭圆环形的,俗称贵妃镯。
上图为清,白玉双龙戏珠镯。
此外,我还看到了马上封侯题材的不同表现形式。参见下图:
(1)
(2)
古玉虽然赏心悦目,但是如何鉴赏也是门很深的学问。因为古玉造假古已有之。伪古玉即假古玉,它与仿古玉有相似之处,都是模仿以前各时代的玉器风格。但二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即它们的生产目的截然不同,仿古玉是为了玩赏,而伪古玉则是冒充古玉,欺骗买家,以获取高额利润。伪古玉的生产大约始于宋代,明晚期、清中期和清晚期是伪古玉制作的高峰阶段。在本篇的结束上传伪古玉的照片,请玉友们鉴赏。
玉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至此,我简短的游记也接近了尾声,感谢猫坛给玉友们提供的交流平台,祝大家七夕节快乐,玩玉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