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4716|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和田玉和翡翠的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3: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些参考资料和图片均来自网络,但本文为断桥原创,只在猫网独发,如有转发请注明出处。)
        前几天有一个新玩玉的玉友问断桥,翡翠和和田玉那个好一些,当问到这里,确实很难回答这种只有A,B的选择题,和田玉与翡翠哪个好”是一个很多人都迷惑的问题,因为在市场上,即可以看到天价和田玉和天价翡翠,也可以看到白菜价的和田玉与翡翠,让人捉摸不透。其实这个问题确实很复杂。和田玉与翡翠只是用户群不一样,都是美石,和田玉温润如脂,好似君子,而翡翠光洁亮丽,看似美人,实在无法分辨高低贵贱。但是翡翠饰品和和田玉雕的价格是很难比较的,见仁见智吧,喜欢就好,于是断桥找了找资料,写了点和田玉和翡翠比较的一点东东,与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我们从玉的历史长河里梳理一下,也就是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说,中国的玉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也就说是5000年了,这里说的玉主流当然石和田玉,当然也有岫玉、祁连玉、独山玉等一些名玉和地方玉组成,各大博物馆里也有各式各样的传承器物,我就不加图描述了


中流砥柱当然石和田玉,诗经》中有“谦谦君子,温婉如玉”之说,汉代许慎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人们爱玉,受“君子如玉”的传统观念浸润。这里的玉都是和田玉




2f999ab44aed2e73c570d6b78201a18b85d6faf7.jpg (42.66 KB, 下载次数: 7)

2f999ab44aed2e73c570d6b78201a18b85d6faf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4:15 | 只看该作者
翡翠传入中国不到五百年的时间。普世观都认为是清代翡翠传入中国,从有关的记录来看,可能更早一些,但没有作为中国玉文化的支柱来发展,也是作为中国玉文化的支流或者主要支流来发展。

从象征意义上来说:
和田玉象征高贵、典雅,端庄,磅礴大气,具有王者之气。



翡翠则一般代表富贵和清雅、灵气和纯洁具有王后之范。


下面我们从历史中的喜欢玉的代表人物来说一说:
和田玉代表着乾隆皇帝

,掀起玩玉高潮的是乾隆。乾隆如此嗜玉,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清代官员为讨好乾隆,到处搜求好玉进献,自然也带动了玩玉的风气,其碧玉《于阗采玉图》山子(1765年),

玉山子

题诗于背面:“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甚至不惜把宝玺都用各色玉石各做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4:20 | 只看该作者
慈禧太后珍爱翡翠与历代的统治者相比是空前绝后的。她把成色好的翡翠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慈禧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很多。慈禧爱玉,被当时的满、汉达官贵人所知晓,于是他们向太后进贡宝玉,来博取慈禧的赏识,得以提拔重用。

慈禧太后有一枚高质量的翡翠戒指, 是琢玉高手依玉料的色彩形态,雕琢成精致逼真的黄瓜形戒饰。她的满族头式中,全由翡翠及珍珠镶串而成,制作精巧,能使每一颗翡翠或珍珠单独活动。慈禧手腕上戴的是玉镯,

手指上套着10厘米长的玉扳指。饮茶用的是玉碗,用膳用的是玉筷、玉勺、玉盘。慈禧拥有13套金钟、13套玉钟,作为皇宫乐队的主要乐器, 玉钟悬挂于8尺高、3尺宽的雕刻精巧的钟架上。1900年,义和团起义,慈禧逃离北京避难时,所带的珍宝主要是精美的玉器。她死后,大量的翡翠制品和红蓝宝石也一同殉葬。

当然还有一位那就是我们的蒋校长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4:31 | 只看该作者
近代历史上,也有一位名人对翡翠也是情有独钟。宋美龄就是20世纪引领翡翠时尚的先驱,她一生收藏了不少翡翠,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其常佩戴的翡翠飘花手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北京的翡翠大王铁宝定买到一块翡翠料,翠色极佳,虽有一些瑕疵,但能工巧匠将它雕琢成一对麻花手镯,掩瑕显翠,款式新颖,翠色鲜阳,翠水欲滴。铁宝定以4万元的价格将此手镯卖给杜月笙,杜送给其夫人,宋美龄见到杜夫人佩戴这只手镯,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杜夫人见宋美龄如此迷恋只好割爱。宋美龄对翡翠极其热爱,经常佩戴翡翠出席各种重要场合,直到2003年去世,翡翠伴随其渡过了漫长的岁月

从矿物学角度做比较

和田玉
矿物组成:透闪石及阳起石,有的含
莫氏硬度:6-6.5
折射率:1.599-1.640(平均1.62)
透明度:优质者半透明;其他不透明
微量元素:不含铬
颜色:颜色比较均匀,有白,黑,青花、碧玉、黄口,等众多颜色
发光性:某些品种在6890 A有双重吸收谱线;在5090 A有敏感的吸收谱线
解理面夹角:解理呈93交角
表面光泽:光泽柔和,呈油脂或蜡质光泽


翡翠
矿物组成:硬玉(辉石类矿物)
莫氏硬度:6.5-7
比重:3.33-3.34(一般为3.33)
折射率:1.65-1.67(一般点测为1.66)
透明度:优质者透明;其他半透明、不透明
微量元素:含铬
颜色:除不同浓淡的绿色外,“翡翠”的翡是红色,翠是绿色,还有白、紫、蓝、红、橙、黄、黑等色
瑕疵:常见翠性(苍蝇翅)
发光性:长波紫外线照射有荧光。因含铬在6915 A有明显光谱吸收线,在6550 A和6300 A有弱吸收线
解理面交角:解理呈124交角
表面光泽:光洁明亮,呈现玻璃(或瓷质)光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4:36 | 只看该作者
从保健及养生作用来说:
和田玉
《天工开物》中传说和田玉是吸收月光精华而成,十分具有灵性,和田玉的温性据说可与人体气息、体温相得益辉,是公认的可为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玉石。和田玉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保健功能在中医巨著《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和田玉具有除热、止渴、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柔筋强骨、安魂魄、利血尿、明耳目等疗效,我国的高寿皇帝都常用和田玉制品。
翡翠:
翠是由铝、硅、钠为主要成分组成的,为钠铝硅酸盐矿物,还含有微量的钙、镁、铁、铬等。其中铁与铬对人体有保护心脏,减少心律失常的作用。翡翠的良好导热性使人佩带后感觉清凉,可以使心情舒畅,对调节身心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综合上述:断桥认为虽然各有各的好处和优点,从爱好者来看,和田玉为男性所推崇,翡翠为女性所偏好,但综合而言,已有答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10 15:17 | 只看该作者
这类笼统的问题很让人无语{:soso_e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10 20:26 | 只看该作者
顶。是要写论文的节奏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10 21:52 | 只看该作者
玉学家!{: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10 22:02 | 只看该作者
翡翠更像西方人钟爱的宝石,我有个意大利朋友很喜欢翡翠,买了不少饰品
但是对和田玉却无法理解
而且,翡翠的产地只有缅甸,和田玉的产地主要在中华祖龙昆仑山脉,
所以说,我觉得和田玉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23:07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5-6-10 15:17
这类笼统的问题很让人无语

可见同样被问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23:08 | 只看该作者
jasondai 发表于 2015-6-10 20:26
顶。是要写论文的节奏嘛

要不帮忙查个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23:09 | 只看该作者
lizijin 发表于 2015-6-10 21:52
玉学家!

谢谢女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23:09 | 只看该作者
edenyang73 发表于 2015-6-10 22:02
翡翠更像西方人钟爱的宝石,我有个意大利朋友很喜欢翡翠,买了不少饰品
但是对和田玉却无法理解
而且,翡 ...

是这样的,不同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审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6-10 23:21 | 只看该作者

   铁老板是铁宝亭,不是铁宝定      {:soso_e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6-10 23:25 | 只看该作者


     孙曜东先生,是不可多得的老上海,其传奇般的经历,如果深入发掘,就是写三五部书,也绰有余裕。他是安徽寿县人,1912年出生,曾叔祖孙家鼐,为光绪皇帝师傅,祖、父均为官僚。他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就读于圣约翰大学,留学美国,专攻金融,毕业后回沪发展,任法商洋行买办、重庆银公司经理,汪伪时任复兴银行行长、中国银行监察人,担任过大汉奸周佛海的机要秘书。抗战胜利后,坐过牢房,又与中共地下党联系,在扬帆领导下做秘密工作,策反过军统重要人物邓葆光,在政权递嬗之际,为辞旧迎新作了贡献。1955年潘汉年、扬帆冤案事发,被牵连入狱,在安徽白茅岭农场劳动改造。1975年特赦,返回上海,晚年担任徐汇区政协侨联高级顾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6-10 2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5-6-10 23:36 编辑




    铁老板


    孙曜东,口述/   宋路霞,整理



    铁宝亭,过去古董行里的一个老朋友,人称珠宝大王,熟悉的朋友管他叫 “铁板” ,一般的人加个 “老” 字,叫“铁老板” 。此人当过北京市珠宝业同业公会的会长,回族人,看珠宝和瓷器有祖传的绝招,过去京城里的太太小姐们都以拥有从他那儿买来的首饰为荣。他的买卖不仅在当时同行业中全国第一,几十年后他的后代在海外  “出货” ,亦是举世震惊。




    当众怒砸 “猫儿眼”



     铁宝亭为人极忠厚,一生生活非常俭朴,发了大财也毫不奢侈、张扬。他家祖上就在北京开珠宝铺子,小铺门脸不大,前门开店,后头四合院就是家院。买卖做得再大也不扩充门面,仍旧只用三四个伙计,凡重要点的事情均自己亲自跑腿。他一年到头穿一件洗得发白了的灰布大褂,脚上布鞋布袜,从不去赌场、舞场、妓馆,是北方那种传统的生意人。



    他们做珠宝生意的人,从前传统的做法,是从缅甸和新疆一带进货,然后在北京和山西销货,因为北京官僚多,山西财主多、银号(钱庄)多。而到了清末民初以后就不同了,社会形态起了变化,皇帝被打倒了,旗人们败落了,有的被汉人称之为“臭旗人”;山西的银号也衰退了,手里没钱再买首饰,反而要出卖首饰以糊口了。与此同时,南方的买办们发达起来了,新一轮的军阀们起来了,而大买办和大军阀无不在上海租界里筑 “窝”,所以上海的珠宝市场就活跃了。因此铁宝亭也顺应时代的潮流,一年到上海来两次,主要是销货。在北方的生意,从向旗人兜售变为从王府公卿大院里收货了。所以他手上的东西,很多都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三十年代他早已腰缠万贯了,但还舍不得住一品香那样的饭店,只住汉口路上的惠中旅舍。三十年代我家住海格路(华山路七○○号),他到我家来竟舍不得乘车,而硬是从汉口路走了来!



    这样一个俭朴节约的人,谁能想得到,他竟当着众人的面,把一枚花了七根金条买来的 “猫儿眼” 给砸了!



     “猫儿眼” 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在太阳底下能变色,像猫的眼睛一样令人捉摸不定。从前北京大宅门里的姑奶奶姨太太,拥有一颗 “猫儿眼” 无形中就抬高了身份。那时铁宝亭每天上午九点多总要到 “荣会” (同行相聚的地方) 上走一圈,掌握行情。有一天大家快散伙时,他喊住大伙儿慢会儿走,他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枚蚕豆大小的 “猫儿眼” 。大家传过来传过去,都认为是真的,而且说是大开眼界。可是铁宝亭收回来后铁青着脸对大伙儿说:“我告诉你们,这是个假的?我这回‘打了眼’,吃了 ‘充货’了!”   大家一下子伸长了脖拿过来再看。经铁宝亭指点,人们在太阳底下转着看,才在一个特定的角度上发现了三条极细的线,做假的斧痕遂暴露了出来,大伙儿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一般生意人遇到这种情况,只当没事闷在肚子里,一旦有不识货的主儿推出去了事。而铁宝亭的牌子硬在绝不卖假货。只见他拿起一把?头狠狠地说:“这玩艺能 ‘充’(骗)了我,还有什么人不能 ‘充’﹖我非砸了它不可?”   说完就朝那 “猫儿眼” 砸去!



    此事当时轰动全国,七根条子的买卖就这么一锤子砸了,很能说明铁宝亭为人做事的品性,名气自然也就更大了。



    据说那只 “猫儿眼” 是日本人仿造的,不知什么工艺,仿得惟妙惟肖。那时日本人什么东西都要造假,也真会做假。所以直到现在我还认为,市场上流通的什么 “猫儿眼”、“祖母绿”、“火油钻”之类,个头越大的越容易有假。那些东西并非一定是现在伪造的,说不定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造好了呢!




    雍正黑瓶上的暗纹


    铁宝亭对人对事敢负责任。有的古董商见有人上门求售,不论东西好坏先“砍”你三成价,而铁板不同,他从不“斩穷鬼”,而是看货按质论价,只要东西值,再穷的人上门求售,也是当即以现银公平付账。卖东西也是这样,保质保价。你今天买了我的货,明天不想要了,可以,原价收回。对再大的买主他也不乱敲竹杠,而是实价实销。因此人们跟他打交道,心里尽管笃定泰山,从来不会受骗,他的生意也就越旺。有时明明不关他的事,他若知道了其中有诈,他看不下去了也会为你指点指点。旧王府里的没落子孙来卖东西,他也顾及人家脸面,从不到外面声张。



    铁宝亭曾卖给我一个观音尊(又称美人尊),是雍正年间的东西,有半人高,那真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一望就是一幅雍容气派。那时我当银行行长,他并不敲我竹杠,我也不杀他价,大家都很愉快,几次下来就熟了。那个观音尊后来被我送给陆菊生了。那时要送人家东西,起码都是要乾隆时期的东西,因为乾隆时代的东西相对多一些,人家拿去也能卖钱,一般是送一个摆件,笔筒、镇纸之类,五十元至一百元之间。特别要好的才送雍正年间的,因雍正年份短,东西少,总共也没烧多少御窑,所以价格反而超过了康熙年间的货。最好的是唐三彩,一根金条买一只花瓶,一尺来高,瓶上画的画总是刀马人之类。然而我还碰上过极罕见的一样东西,铁宝亭让我长了见识。



    有一年,北京琉璃厂的一个古董商陈仲孚到上海来,知道我喜欢瓷器,就拿出一对我从未看到过的雍正黑瓶。所谓黑瓶是指御窑的黑地五彩瓶,一尺半高,据说是国丧期间烧的,绝无仅有,要价二十根条子,我还他十五根条子他不干,我说:“留在我这我再想想。”  陈说胡惠春也看中这对黑瓶,愿意立马付钱,还说这是天下没有第二份的东西,要多少钱都不为多等等。第二天下午二点钟,我正在银行里,铁宝亭找到银行来了。我很奇怪,一般我与他谈事或看货都在我家里,这回他找到银行来干什么﹖    只见他行色匆匆,急急忙忙地把我拉到一边说:“抓紧时间说件事。听说你要买陈仲孚那对黑瓶,我劝你多看两眼,就这事。”   说完扭头走了。我顿时觉出问题严重,回到家仔细察看,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问题。请我父亲(孙多 )来看,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我父亲也是玩古董的行家,看汉玉最有眼力。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叫人把铁宝亭再请出来。



      铁宝亭并不是拆陈仲孚的买卖,而是出于交情,怕我吃亏太大,就对我说:“你往那只瓶的肩膀上再多看两眼。”   这下我才看清了,原来其中一只瓶的肩膀上露出一条又细又短的裂纹,说明此瓶原是破残的,后来被 “吊掉”(修补)的!我顿时吃惊不小,因为瓷器这玩艺儿玩的就是完整无缺,如果一有残缺,哪怕是一丁点儿,立马就掉价?如此一来,此黑瓶固然雍正不假,绝无仅有也不假,但是个残品,身价顿时就不行了。晚上陈仲孚来拿钱,我对他说钱一时凑不齐,此事以后再说吧。他愣了一下,似有所悟,拿了瓶走了。后来听说卖给胡惠春了。胡惠春是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的儿子,他跟该行的天津分行的经理王孟钟学瓷器。王是胡笔江手下的第一把手,也是民国时期收藏古董的大家,后来到了美国。他的后代把他的东西卖了出来,价值一亿美金。



    关于那条裂缝,后来听说是拿到日本去修补的,用了一种药水做了特殊处理,所以极难辨认出来。可是姜还是老的辣,被铁宝亭给看出来了,帮了我一把,足见其水平和为人。





    举世无双的珠宝大王



    铁宝亭还有个怪脾气,卖珠宝还要看看买主 “配不配” 。他很看重京城里那些有学问的老翰林,和官场上败下阵来的有学问的官僚士大夫,对于那些民国后,日子一天天过得紧巴巴的公子王孙,也充满了同情,决不因为人家穷了就压价欺侮人家,所以他人缘极好,有些王府里的镇府之宝,原先可能是皇帝或是慈禧赏的东西,常常源源不断地流到了他的保险柜里。



    他与像山东孟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保持着常年的联系,因为大户人家家眷众多,对珠宝的需求量大,同时也有传统文化的积淀。相反对暴发户他就看不起了,胸口吊着的黄金表链(怀表链)越是粗他越看不起。比如对杜月笙,他就不与之来往,认为这些流氓根本 “不配”,所谓 “好东西,你不懂,卖给你也白糟蹋东西!”  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我曾从他手上买过一对蓝宝石的耳环,明朝的旧坑,比一般人的大姆指还要大一点,下面有白金托,装在一只黄金质的盒子里,二十几根大条成交。在那个时候,这个价钱是卖交情、作纪念的,并不完全体现了当时的行情。因为这样的东西除了珠宝价值还有文物价值,是明朝的宫中之物,清末到了慈禧手里,是慈禧的匣中之物。就从珠宝价值来说,这旧坑也远比新坑要值钱。因为新坑刺眼,旧坑才温润,就像竹器一样,用手抚摸的时间久了,自会生出一种温润的光泽,而且越摩娑越润泽。新坑价格上要打对折的。这副耳环我买了送给我当时的麦氏夫人了,解放初她去了香港,现在人已去世了,这东西也不知流落何方。



    我有一次在北京去拜访铁宝亭,一时心血来潮,央求他给我看看他的宝贝,让我 “开开眼”。他带我来到中南银行北京分行,只打开了他的保险柜中的一个,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西太后的一对叫作 “丝瓜绿” 的玉镯子,那种美妙的绿色令你看一眼就再也不会忘记。还有叫作“三套环”的各色耳环,上面是翠,下面是“藕粉地子”。翡翠戒指中有“马鞍儿”,即上面是绿色的翡翠,下面是 “藕粉地子” ,是利用一块玉石上不同的颜色整个地雕出。还有红蓝宝石,如玫瑰紫、石榴红等。他还曾向我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翎管,那是大臣们的帽子后面插三眼花翎用的,都是上等宝玉。



    我看到的当然是极少的一部分,有如冰山露出水面的一个尖尖,然亦可说明他的规模与分量了。他的局面的形成,归根到底还是“诚信至上”的结果。他解放前夕去了台湾,据说就死在那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08:27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5-6-10 23:31
铁老板

还是花兄知识渊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08:28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5-6-10 23:31
铁老板

这个文中的我是您吗{: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08:28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5-6-10 23:31
铁老板

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铁老板给我们好多做人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6-11 11:46 | 只看该作者
花花堪称百科全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8-4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