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牙医 发表于 2012-5-27 22:47 k版和度熊严重不和谐啊
kitnuo 发表于 2012-5-27 22:44 也许照片反光原因,个人看是80年代前创外汇的镶嵌盖子,料子本身反灰,所以雕薄提白,玻璃光不是包浆,是高 ...
花斑熊 发表于 2012-5-27 22:34 青白玉法轮常转贝叶纹盒盖。 整体造型素雅端庄,只有火焰花飘拂的法轮、周身缠绕、扭转昂扬的绶 ...
cs3981 发表于 2012-5-27 23:18 虽然知道你不太懂老玉,但是瞧着你这介绍心里真舒服啊...再往下看看老K的看法,那就是一盆凉水兜头浇到脚,N ...
kitnuo 发表于 2012-5-27 22:50 感觉这样用的可能比较大
kitnuo 发表于 2012-5-27 23:20 别,我这是站着说话不闪腰。特别只是看照片而说的话。
cs3981 发表于 2012-5-27 23:26 这是个镜子背面啊,对了,我知道出口创汇的一批镶嵌工艺件比如插屏啊镜子把(用老和田玉龙钩)啊之类,上面所用 ...
四小皆满 发表于 2012-5-27 23:39 感觉薄啊,一般晚清民国后才整的薄啊,不过看工艺真不错。。。
cs3981 发表于 2012-5-27 23:35 估计盒子本身也是痕玉的,至少雍和宫、黄带子家的器物。 这句是啥意思?让你给度一下,别又整出瞧不懂的来 ...
fengtao 发表于 2012-5-28 21:17 个人看应该是个老的,瓦子
cs3981 发表于 2012-5-29 11:29 瓦子背面的内陷都是弧形的,方便镶嵌,应该没什么必要掏成这样均匀的薄壁,功夫费了瞧不见啊 ...
kitnuo 发表于 2012-5-29 17:05 不知道兄说的玻璃光和包浆是否相等,但是古玉中,只有辽明玻璃光
终生爱玉 发表于 2012-5-30 07:17 结构稍大,觉得有点像岫玉做旧。你看看吃力不,吃力就肯定是岫玉了
kitnuo 发表于 2012-5-30 11:18 修正一下自己的笔误。玉器的抛光有玻璃光泽的是战国时期和明代。 战国没有佛教,明代是尊道教。所以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