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红山文化闪石玉

查看数: 1209 | 评论数: 5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5-30 17:15

正文摘要:

万寿寺举行红山文化玉器展,跑去参观了一下,挺有意思,于是回来找了点相关材料发出来给大家参考。下面文章我只是整理节选了一下,本来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学者为呼吁国家和地方政府一起拨款搞个鉴定古玉材质的课题,我 ...

回复

micro__soft 发表于 2012-5-31 10:38
“闻广以为梅岭玉为良诸玉来源之一。良渚玉所含Na20及K20之和,如果大于0.80,可以考虑来源为小梅岭。”

我觉得和田出产的玉跟俄料韩料应该是可以通过同位素测定来区分的,毕竟不是同一个成矿带。而且国外不少宝石鉴定机构也是用此办法判断宝石产区,虽然出于科学的严谨性不往鉴定证书上写,但在大量积累统计数据后通过比对样本,结果的可靠性也是很高的。而且玉是混合矿物,杂质也多,成份比钻石、刚玉、黄玉复杂很多,估计测定其元素组成比例也有可能鉴定产地
品月 发表于 2012-5-30 19:01
确实,考古学家眼中的玉与平日我们玩玉是不一样的,各自价值取向不同,他们是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也算是我们现在玩玉说文化的基础吧,了解下就行了,呵呵
zxxlb 发表于 2012-5-30 18:25
一楼的字看得......{:soso_e134:}
micro__soft 发表于 2012-5-30 18:06
最前面两个,是红山文化的代表型器,以前大师们认定是猪嘴,所以叫玉猪龙,后来研究来研究去,说看耳朵搞不好是熊,现在不敢再下结论,改叫玉雕龙了。
第三个白色的,出自更早的遗址,认为是玉雕龙的前身,这个好理解,一般都是由简入繁嘛。
第四个、第五个,是筒形,靠近一头有一对穿孔,这个器型很常见,早期曾被认为是跟吕布那样束发的冠,孔用来穿簪子。其实大家注意下早期中国人也不用这样的,后来逐渐发展出来的,原始社会大概还披头散发呢。后来有次发掘出时里面装了卜卦的签子还是啥,(我猜有穿孔那边也许原来还有个底子已经烂掉了)于是只好叫筒形器,考古工作真是难啊。
第六个,小黄玉人,脖子后面有穿孔,讲解员说考古学家推断是伟大的巫师雕像,别的巫师佩戴在身上用来借助其法力的。好奇为啥这个小巫师是伟大。不过那油分那个好啊,我强忍着敲碎玻璃拿起就跑的冲动,毕竟咱老乡石博魁刚判了13年。
第七个,钩云型器,也是经典,出土了很多
第八个,镯子,自古人就喜欢镯子,不奇怪咱们论坛一群镯子控了。
第九个,也是镯子,不过镯子主人的骨头粘上去不下来了,看来也是个镯子控。
第十个,红山玉器里不少这种材质,不是骨头,不知道是哪种石头,有人说是玉被沁透了,我仔细看了又看,觉得可以排除透闪石或岫玉沁的可能,多数质地还比较均匀紧密,沁的玉不会这效果。
第十一个,细玉环,非常细,看上去吹弹可断,古人手艺还是不错的。
第十二个,玉质油性相当好,不输新玉
第十三个,玉钩,也是挂身上的小饰品
第十四个,凡是想歪的都是LYY同党
第十五个,一对鳖,古时候龟鳖并无贬义,是不是宋以后,记不清了,没人敢再戴身上了
第十六个,第十七个,两个青白料玉壁。砖家说东北没这种料,判断可能是从贝加尔湖一带来的,我准备坐等辽宁人民继续挖坑找玉的结果了,原始社会商帮跑和田都不大可能,还会去贝加尔湖去寻死?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3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