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客氣了{:soso_e160:} |
完全同意神马兄的观点~~ {:soso_e113:} 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
茶葉是植物茶樹的葉子,它們雖被人採摘下來製作,但仍可看作是有生命的東西,它們也會呼吸、內在成份也在分解變化著,祗不過這個過程很緩慢罷了,這個過程叫茶葉的陳化。估計貓兄指的就是這個過程。 茶葉是很容易吸附異味的東西,所以裝修後留下的甲醛味,最經濟的除味劑就是買幾塊錢一斤的劣質茶葉散開在房間裡去吸附。 一般只有黑茶纔需要陳化的。它的品質在陳化的過程中得到提升。以前的普洱茶祗有生茶,熟茶是昆明茶廠在70年代“研究”出來的(這個可以擺渡一下就知道,我不囉嗦了),現在發展到幾乎雲南有做普洱茶的茶廠都有生有熟了{:soso_e113:} 言歸正傳,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存放的倉庫是在雲南,那麼就可以叫乾倉存放,但如果在普洱茶銷量和消費量都是最大的廣東,那最多是半乾倉存放。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廣東地處亞熱帶的海洋性氣候地區,每年大量的潮濕空氣瀰漫這個地區的上空,許多時候,天空可以擰出水來,倉庫或多或少會跑進潮濕的空氣,天長日久,造成了存放的茶葉在陳化的過程中也吸進水氣,所以在廣東存的茶餅,都會帶一點陳味(不喜歡的人叫那做霉味),而且會加速這種陳化的進程。而在雲南倉存放的茶,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故此,在廣東存了10年的茶,在雲南要存多幾年才會達到這個效果,如果移到山西甚至新疆,估計20年也達不到呢~~ 以上僅代表個人看法,而且隨手碼字,觀點和論據會有偏差,歡迎指謬並希見諒{:soso_e112:} |
放冰箱的茶葉一般是綠茶(包括白茶、黃茶類)和那些用電爐烤焙的烏龍茶,最好的辦法是分小袋抽真空包裝,每小包夠一泡的量(大概7~12克之間)。 採用古法製的烏龍茶(即全炭焙的鐵觀音、大紅袍)和正山小種紅茶一類,只要用密封小包在常溫下自然存放,可保一年左右平安無事。 |
没那么讲究。如果不考虑后期转化,直接乳胶套密封保存,放两包干燥剂更好。 |
塑料袋里总有点空气吧?每年都这么来一次没事吗?纸箱放的地方有没讲究?对房间的温度和空气的流通有要求不? |
05年的金针白莲,现在喝正好啊~ |
嘻嘻 那个茶不知到怎样 不过我存的茶大都05年买的的 勐库的青冈 大雪山 母树啥的 还有双溢的 大意象山 金针白莲 大意之春 7532啥的 反正几十斤吧 06年以后炒得没边 就没在买了 08年又买了一点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