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回来了

查看数: 10687 | 评论数: 14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11-23 22:12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3-11-25 19:32 编辑         这阵真是木消停 很惨 不说了 上周去了苏州 又被深深的伤害了一次 木带相机手机随便拍了点

回复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4 19:01
zxxlb 发表于 2014-1-4 09:29
这些赶脚是葫芦中的要挂.....哦不,是妖怪。


   看了感觉要挂很正常,我也不适应   {:soso_e181:}
mickhu123 发表于 2014-1-4 18:44
{:soso_e102:}
zxxlb 发表于 2014-1-4 09:29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45
葫芦做的花生

这些赶脚是葫芦中的要挂.....哦不,是妖怪。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45

葫芦做的花生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43

反正不是这样的




下肚更像这种,但上肚不是这样的





皮质比较像这样




还有这样的xiang牙核桃






看看DIY烙花









最右侧那个便便型的挺好玩




还有这个茶壶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39
驴牙医 发表于 2014-1-3 22:31
是啊,我也觉的那个像,好像腰比老头的长了点


  我又看了看,感觉上肚像椭圆型,葫芦嘴也比较粗,反正感觉不像上下两个圆球的葫芦。
驴牙医 发表于 2014-1-3 22:31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22
感觉形状接近于第一页会长的葫芦们左手数那三个,糖料、青花料、糖料的优化组合。

是啊,我也觉的那个像,好像腰比老头的长了点
驴牙医 发表于 2014-1-3 22:27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19
会长做出来,就会更火了。

这个下边的应该球型吧,上半部分倒这看像个灯泡,就按这感觉来{:soso_e113:}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22
   感觉形状接近于第一页会长的葫芦们左手数那三个,糖料、青花料、糖料的优化组合。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19
驴牙医 发表于 2014-1-3 22:13
这个型要火


   会长做出来,就会更火了。  {:soso_e120:}
驴牙医 发表于 2014-1-3 22:13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11
这个的原型我是弄不来了,会长自个儿想象一下,然后搞一个吧。

这个型要火{:soso_e113:}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2:11
驴牙医 发表于 2014-1-3 22:09
老头这个就是看着舒服


   这个的原型我是弄不来了,会长自个儿想象一下,然后搞一个吧。  {:soso_e120:}
驴牙医 发表于 2014-1-3 22:09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1:17
启禀领导,我刚知道, 那个小葫芦是田黄石巧雕葫芦,大师最为钟爱常不离身,已随葬。   曾有人认为那 ...

老头这个就是看着舒服{:soso_e112:}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1:25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4-1-3 21:27 编辑


                                                        小葫芦竟变身文玩上万元一个 收藏界又有新宠

来源:卓越理财 发表日期:2013-8-8 06:58 已有4109人浏览 [0人评论]

资讯标签: 葫芦收藏 收藏什么升值快 葫芦收藏价值


  核心提示:曾经几十元的小葫芦如今成了收藏界的新宠,有的竟价值上万元。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这种烫画葫芦最低五千,绝对不能便宜。那种雕刻葫芦更贵。这些工艺葫芦是名家名品。贵不是没道理的。人家的心血在里头呢。”夏日清晨,北京十里河文玩市场,一位工艺葫芦的卖家似乎硬气十足,丝毫没有接受砍价的意思。而这些精雕细琢的文玩葫芦高居橱窗,光洁润滑,色泽优雅静穆,身价不菲。


近几年,葫芦收藏在各大古玩市场或收藏品市场中是炙手可热的话题。据了解,葫芦的价格开始上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本来十分常见的葫芦摇身一变成为文玩后,价值也水涨船高,甚至“身价百倍”。 那么,一个小小葫芦凭什么能卖上千元,乃至上万元?



谐音“福禄”葫芦受追捧


葫芦与“福禄”谐音,古称“瓠”、“匏”、“壶”,汉代以后,则称为“壶卢”、“蒲卢”、“葫芦”。据传从印度传入中国,已有六七千年的种植历史。葫芦自原始母系社会就因母亲的象征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葫芦文化源远流长,历来就有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祛病消灾、万事如意、保平安送健康等吉祥寓意。历代无数文人墨客赋诗作画。如唐李白的《赠饶阳张司户遂》、杜甫的《除架》、宋杨万里的《葫芦》、近代吴昌硕的《题画葫芦》、齐白石的《葫芦》诗词画作等。


葫芦根据分类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根据葫芦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范制和本长两个种类。范制葫芦是指在葫芦生长过程中用不同的模具控制葫芦的外形,而本长葫芦则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成熟的葫芦。因为人为的操控,就艺术性与观赏性来讲,范制葫芦的价值要高于本长葫芦,但在几百年文化积淀中本长葫芦也不乏精品出现。


根据葫芦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砑花(也称掐花)、火绘(也称烙画)、针活儿、漆画、镶嵌等等。目前,我们所说的收藏葫芦,主要是砑花和烙画两种形式。所谓砑花是指以葫芦为材质,通过砑花刀在葫芦上砑出图案。砑出的图案深浅有致,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非常漂亮。火绘葫芦则是以葫芦为纸、烙铁为笔在葫芦上作画,控制烙铁的温度及与葫芦表皮接触的时间形成明暗有致的画面。



收藏价值和价格齐升


目前,就古玩收藏的形式来看,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葫芦均有大批的收藏爱好者,葫芦的价格也正在一路飙升,收藏价值已超实用价值。(插排文字)据一位葫芦收藏爱好者回忆,葫芦的价格开始上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前些年葫芦收藏的圈子很小,种植的规模也不大,一直都是很小众的消费。也就这几年,大家都开始玩收藏,像葫芦这种本来没什么人玩的品种也开始热门。2008年,一个不错的雕刻葫芦售价也就几百元,如今同样的商品则可轻松卖到上千。火绘葫芦的价格更是不得了。”


那么是不是任何葫芦都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呢?目前,一般来说,未经加工,而且种类比较常见的葫芦价格不高,也就三五十元,形状好一些的可以卖到百元左右。这样的葫芦收藏价值一般不高,可作为私人喜爱购买。而雕刻葫芦或火绘葫芦最好选择名家制品,升值和收藏潜力大。


除了名家制作的工艺葫芦,高品相的本长葫芦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天然葫芦讲究形、皮壳、龙头和脐。造型以端正或奇妙见胜。“肌肤”光洁润滑,色泽优雅静穆,能体现出葫芦的本质美。它得天独厚,和珠、玉、象牙、紫檀、竹材一样,质色美乃自然赋予。脐的标准为小、圆、凹。形状和皮壳的标准都比较难把握。摸起来明显舒服的,手感光滑有质感的,叫“吃手”。另外,带有“龙头”的“齐全”葫芦,由于外形藤蔓绵延,又被视为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


据介绍,文玩葫芦越小越好,8厘米(不含“龙头”)以下可称为手捻葫芦,3—5厘米的手捻葫芦堪称精品,2.5—3厘米的称作“草里金”,而小于2.5厘米的就相当稀有。



花斑熊 发表于 2014-1-3 21:17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4-1-3 21:21 编辑
zxxlb 发表于 2013-11-27 15:55
一直想整个这样的葫芦挂腰上。那头驴说太大了,呆。至今未实现。


  启禀领导,我刚知道, 那个小葫芦是田黄石巧雕葫芦,大师最为钟爱常不离身,已随葬。   曾有人认为那是当年进口的美国葫芦,不过现在已经找到资料,是当初没有小葫芦,按比例缩小的   http://tieba.baidu.com/p/1323697835?pn=1

  我们更有理由让会长临摹几个了,戴上,我们都是大师。  {:soso_e120:}     




空城映画 发表于 2013-12-4 11:10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12-3 23:26
别等到一千年以后,曹操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 ...

一边读一边唱  笑翻了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12-3 23:26
空城映画 发表于 2013-12-3 23:22
葫芦娃  葫芦娃  金刚山上七朵花   啦啦啦啦啦


    别等到一千年以后,曹操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葫芦娃,葫芦娃,一棵藤上七个瓜,风吹雨打都不怕,啊~~~啊,啊啊啊黑猫警长,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
空城映画 发表于 2013-12-3 23:22
葫芦娃  葫芦娃  金刚山上七朵花   啦啦啦啦啦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11-29 18:53
ycjiang8 发表于 2013-11-29 16:39
全都是要出的,可惜轮不到你,也轮不到我,早就被那群男女给轮了


  其中没有我,我也是围观的    {:soso_e120:}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5-25 02:3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