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白山黑水海东青之明清玉器

查看数: 1689 | 评论数: 1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5-8-20 14:08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sally201406 于 2015-8-20 14:17 编辑         继前篇《白山黑水海东青之阿城寻古》、《白山黑水海东青之三拜天池》之后,玉友们一定会觉得不够过瘾,因为玉呢?本篇《 ...

回复

cs3981 发表于 2015-8-21 09:35
hty11 发表于 2015-8-21 00:07
老玉俺不懂,但俺觉得仅就当时的制作工具而言,老工还是非常值得赞叹的!

宫廷用玉不好好做会掉脑袋的,精美的古玉确实能体会到什么叫不计工本
hty11 发表于 2015-8-21 00:07
老玉俺不懂,但俺觉得仅就当时的制作工具而言,老工还是非常值得赞叹的!{:soso_e179:}
嘉兴平湖gyw 发表于 2015-8-20 18:47
不错
cs3981 发表于 2015-8-20 18:15
俺瞧着奏是亲切{:soso_e121:}
话说明中早期的时候用料还是比较讲究的,做工也很精细,明后期国力衰弱,用料做工才欠缺了,所谓的明大粗说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不能把明大粗作为判断是否明代做玉的标准
八臂修罗 发表于 2015-8-20 18:04
漂亮{:soso_e102:}
sally201406 发表于 2015-8-20 17:28
afaf 发表于 2015-8-20 17:22

感谢兄。{:soso_e121:}
sally201406 发表于 2015-8-20 17:28
小秘书 发表于 2015-8-20 17:20
明清已经进入民玉时代,看完馆藏,个人感觉真正寓意深刻,有汉民族、汉文化、汉学代表性的东西并不 ...

{:soso_e179:}学习了。
afaf 发表于 2015-8-20 17:22
{:soso_e179:}
小秘书 发表于 2015-8-20 17:20
        明清已经进入民玉时代,看完馆藏,个人感觉真正寓意深刻,有汉民族、汉文化、汉学代表性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多,我是一直推崇中古和高古的。现在来看,其作为文明延续存在的意义大于玉雕件本身。玉器蕴含的是汉族文化中“礼”的概念,玉器才是本土矿藏与汉文化、农耕文明高度结合的产物,现代人,绝大多数人,一说玉器就是玉雕的佛和菩萨,其实玉器文化的海纳百川、博大精深,又岂是两个小佩件所能包含?!举一个例子,玉器三个时代——“神玉(巫玉)时代”“王玉(礼玉)时代”和“民玉时代”。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原因何在?“礼玉时代”,上朝时大臣戴的玉组佩,步履均匀,环佩叮当,一旦步伐紊乱,叮当乱响的时候,对君王是一个提醒,是否有大臣行刺。既有实际意义,又作为阶级分划的标尺。延续下来,历代对玉器的审美逐渐成为民族审美,甚至可以说是民族性的表现。
    还是要感谢姐姐,毕竟,东三省作为东北亚文明的发祥地和集散地,其文化传播和审美传播地缘因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辐射朝韩乃至日本,其馆藏品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东北亚地区审美、艺术受传统中原文化影响的程度,其重要性依然不可小视。
sally201406 发表于 2015-8-20 17:16
qwe 发表于 2015-8-20 16:33
爱玉之人啊,

您也是。{:soso_e179:}
sally201406 发表于 2015-8-20 17:11
石炭 发表于 2015-8-20 16:20
精美

嗯。{:soso_e121:}
qwe 发表于 2015-8-20 16:33
爱玉之人啊,{:soso_e179:}
石炭 发表于 2015-8-20 16:20
精美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6 17:2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