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贴,多谢分享 |
互相交流学习 |
这个实验不错 |
学习了,多谢分享! |
4)实验的思考 样本有限,实验无法给出结论,但却可以通过实验让我有些思考。 泡水法可以鉴别绿松石,但不能一刀切的简单理解为,有浸水线就是原矿,会冒泡就是原矿,或者说会变色就是原矿。 浸水线颜色,不仅跟瓷度有关,还跟颜色有关,甚至于加工过程也有关,因为我发现抛光越精细浸水线越不明显。我在雕刻室加工的抛光用3000目砂纸,我自己加工的,从1000目一直用到7000目砂纸。 想一想泡水法的原理,就比较好理解这些现象了。松石密度低,硬度低,原矿都有微小的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孔,水逐渐进入石头内部,自然就引起了颜色的变化,石头密度越高,微孔越少,入水变化会越小。而优化的松石,胶封住了这小微孔。 最最后加一句题外话,实践出真知,动手比动嘴更真诚,以后我会更多的拿干货跟大家交流的。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