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一次在"作•在中国"开幕式上的发言 |一帆生活

查看数: 2021 | 评论数: 5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12-2 12:02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7-2-28 14:00 编辑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对待木头的问题上,号称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是这么工匠气,而师承体系的创作方法却求新求变,也有可能是院派体系的创新是体现在泥稿创作的 ...

回复

一帆 发表于 2016-12-6 00:01
cs3981 发表于 2016-12-2 15:38
而传统木雕行业在适形雕刻这一块,虽然面对的问题更复杂,但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放眼都是梅兰菊竹岁寒三友花 ...

在论坛上发言时间有限,不能把这个点展开说明,只能概括目前的大致规律。
题材的迂腐是相较而言的。对于题材的选择,我认为即使是经典,过多的重复对于
审美本身带来的只有疲劳。就算是一首好歌,不断的被不同的歌手一直唱,这里面出现的就只有技巧高低,
很难去发掘其中人格的体现。
我不否认某些高手可以做到老题新作,但这个现象在传统师承体系中太少了。

魁星点斗 发表于 2016-12-2 18:43
zlmlhmqq 发表于 2016-12-2 16:03
赞同  有些留皮留的  简直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比如  屁股上打个补丁的貔貅  观音大士脏兮兮的莲花宝座   ...

以后的玩玉趋势是私人定制。
zlmlhmqq 发表于 2016-12-2 16:03
cs3981 发表于 2016-12-2 15:38
而传统木雕行业在适形雕刻这一块,虽然面对的问题更复杂,但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放眼都是梅兰菊竹岁寒三友花 ...

赞同  有些留皮留的  简直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比如  屁股上打个补丁的貔貅  观音大士脏兮兮的莲花宝座  米勒手里黑乎乎的玻璃弹球
cs3981 发表于 2016-12-2 15:38
而传统木雕行业在适形雕刻这一块,虽然面对的问题更复杂,但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放眼都是梅兰菊竹岁寒三友花鸟鱼虫,多数迂腐,也很难走出工艺美术的小圈子。

这话我有不同意见,不同在哪儿我说不好,但是我知道这些题材能经历那么多朝代而没有消亡肯定是有道理的。人个认为工艺的创新并不是与传统割裂,而是将传统升华。拿玉雕作品说事儿的话,我觉得现在许多东西已经偏离了唯美,更趋向于唯利,具体点说,就是为了更大程度上保留重量,灵秀了几百年的圆条镯子被粗俗的扁圆条镯子大面积取代,规矩了几百年的牌子,非得在一个角上宁可缺肉也要留下一点点原石皮壳,块头足够做圆雕的料子,非要随形做成东留一点皮色西留一点毛孔的成品。抛开靠这行吃饭的无奈因素,当玉雕师在成就一件作品的时候,我希望师傅更舍得下刀一些,更舍得放弃一部分世俗利益一些。
cs3981 发表于 2016-12-2 15:10
我不觉得在一件作品甚至商品级的物品上使用电动工具有什么问题,对欣赏者和使用者来说,这件东西是美的是独一无二的就可以了
自然受孕和人工受精生下来的孩子,没有区别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19 16:4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