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了,谢谢! |
| 技术越来越进步。 |
| 良心帖子,必须支持下 |
![]() |
| 好贴,其实做毛孔皮色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玩玉一定要看玉质,别的都靠不住. |
| 學習了 |
|
这款白玉在做成成品的时候把仿得像的部位都保留了下来,有疑问的都去掉了,这也是令好几位玉商看走眼的原因。基于某种原因在这里不方便公布这款雕件的原貌,如果有想看的可以私信我。 有的仿籽方法简单粗暴,直接从真籽料上取点皮粘上去。 15年的时候身边就有一位玉商把成本4000的一块粘了真皮的俄料,卖了十二万,后来客户戴着那块玉洗澡的时候皮掉了,注意不是掉色,是整块粘上去的皮掉了!【待有足够的标本再细说这方面】 本来仔料鉴定并不复杂,但在巨大的利润差驱使之下,目前的仿籽技术,一个细节不注意,都有可能会看走眼。 掌柜一年365天起码有320天是在淘玉或是淘玉的路上,接触这个行业信息量比较大,以后有时间一一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今天暂且驻笔了,祝大家生活愉快! |
|
钉子纹是由玉的表皮扎进里面的,最后这图的真皮符合这个规律。而前面两张图箭头所指处可以看到表皮和“钉子”之间有空隙。但就算如此,如果造假的人下点功夫研究下也能蒙不少人。 最后来看下让身边多位玉商看走眼的一款仿籽。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