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34619|回复: 160

猫说皮色汇总贴(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2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疆的猫 于 2013-11-23 19:49 编辑

假5.jpg 假1.jpg 假2.jpg 假3.jpg
假4.jpg

以上五张图是假皮。注意染色和真皮色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所谓的“假皮在裂上形成线状聚集”,放大以后就是这样的。而且假皮没有在裂处“一扎到底”。











真3.jpg 真4.jpg 真1.jpg 真2.jpg
真5.jpg

以上五张图是真皮。注意真皮第一图,真皮和肉质之间是均匀的沁染。真皮第二图,水线因为硬度大,表面往往不附着皮色。真皮第三图,在小裂隙处可能会凝聚成树根状结构扎入。真皮第四图,裂隙端口处没有颜色聚集,可能会有些杂质或者小黑斑。真皮第五图,点状黑皮会扎入玉石内部,而且往往形成草叶状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疆的猫 于 2013-7-28 00:55 编辑

例1-a.jpg 例1-1.jpg 例1-aa.jpg 例1-2.jpg 例1-aaa.jpg 例1-3.jpg 例1-4.jpg


再发一组假皮标本的显微照片。 图片数字分别对应显微照片在玉石上的部位。假皮做得再像(如图二),绝大多数也能在一些细节上找到开门的假皮特征(如图一)。仔细观察,缜慎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假皮是能分辨出来的。——就算没有图三和图四那样明显的假皮特征,我们也能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两组真皮照片。常看自然能有收获。
真7-1.jpg 真7.jpg 真8-1.jpg 真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一组假皮假籽的详细照片。不写详细说明了,大家可以讨论思考。

假6-3.jpg 假6-1.jpg 假6-14.jpg 假6-2.jpg 假6-7.jpg 假6-6.jpg 假6-5.jpg 假6-4.jpg 假6-8.jpg 假6-10.jpg 假6-9.jpg 假6-12.jpg 假6-13.jpg 假6-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疆的猫 于 2014-9-16 15:21 编辑
hope 发表于 2013-8-8 19:30
猫兄讲解一下最后一张图,有几道工序?
单看着张很有迷惑性的

第一张照片的毛孔和形状很像真籽料。
但第三张照片就很明确可以看出是磨光料了。
皮色显得有老气,但从最后一图看,很干,不润,这是烧色的特征之一。
倒数第四图的老结的皮色的显微照片,很有特点。一般真皮老结到这个程度,几乎都会有草叶皮、钉子或草根状结构深入玉石内部,但这个没有。注意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贴真皮。
注意草叶皮和黄皮交融的关系。很自然的感觉。
真9-1.jpg 真9-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疆的猫 于 2013-8-18 01:55 编辑


今天再贴一组假皮。
这是仿冒黑皮染色的。
调整大小 假7-1.jpg 调整大小 假7-2.jpg 调整大小 假7-3.jpg

调整大小 假7-4.jpg
这张图的石根及周围深色部分,就是开门的假皮特征。——请牢记这个假皮的形态。

假7-6.jpg
注意第一张显微照片,照得是假皮的浅色部分,和真皮的显微照片一模一样,在这里无从分辨真假。

假7-5.jpg

假7-7.jpg
但这两张可以看出是假皮了。为什么可以看出是假皮?请参照前面几个范例的详细说明。

判断皮色真假的步骤就是这样简单:1产生怀疑,2仔细观察寻找任何明显或者不明显的假皮特征,3结果判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加深印象,再贴一组黑色真皮的照片吧。

1、
调整大小 真10-1.jpg 调整大小 真10-3.jpg 调整大小 真10-2.jpg

2、
真11-2.jpg 真1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贴黑皮。还是真皮。
今天拍了一组非常非常有代表性的黑皮照片。

真12-1.jpg
真12-2.jpg
真12-3.jpg

青花籽的表面常能见到厚重鲜艳的皮色。这块黑皮属于油皮子,色正,聚集,可以做俏色雕刻,所以是好皮。(当然籽有点小了~)

真12-4.jpg

注意石根上是没有皮色的。因为石根比较软,虽然容易沁成皮色,但更容易被冲蚀掉。
反过来,假皮只有染色而没有冲蚀,所以石根上的皮色反而会更重。
————这是一般、普遍的规律。也有特例,以后遇到了再说~
真12-5.jpg
真12-6.jpg
真12-7.jpg

注意黑皮不是仅有一层,而是从黄——棕——褐——黑,一层层堆积形成的。色重的地方,往往有树根状、向玉石内部的侵入。而假皮没有这个变化,可以参考上面的那个假黑皮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疆的猫 于 2013-12-1 16:49 编辑
返璞归真 发表于 2013-8-19 12:12
老猫:分别从直观以及放大镜看,1,2假在那啊!?

色浮,沿裂隙有丝状的染料聚集,皮色之间有明显的不同色系的色差。这个“色系”是指“一个系列的颜色变化”。皮色的色调稍偏黄绿,真皮应该是偏黄棕。玉石表面有石英状颗粒反光(可能是酸蚀造成的),而且显得很干。黑色部分没有草叶皮,如果是真皮多少会找到一点草叶皮。等等~

以上特征,需要用真假皮色上手对比才能分得清楚。比如,色偏黄绿,到底偏多少算“偏黄绿”?都需要真假上手对比看。一定不要用文字经验硬套实物,而应该用实物对比验证文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大小 20130831_140007.jpg 调整大小 20130831_140031.jpg 20130831_140050.jpg 调整大小 20130831_140106.jpg

鲜艳的红色真皮。遇着先别激动,切开以后可能是魔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0928_142541.jpg

开门一眼假的磨光料+染色黑皮。
但这种皮色作为二上色时,和原皮混杂,有时候会出现不好辨认的情况。

辨别皮色,是个系统工程。比如我们说假皮色显得浮,染得多浅算“浮”?颜色沁入多深算是“老结”?不同质地的玉石,不同的染色方法能让假皮沁入多深?如果是真皮,大概应该沁入多深?看着差不多的颜色,为什么在这块玉石上就是真的,在那块玉石上就是假的?哪些染色方法在裂隙里有线状聚集?哪些染色方法在裂隙里没有线状聚集?
以上问题没有非常固定的标准,只能根据长期大量的实物甄别。所以,多上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疆的猫 于 2013-11-18 00:50 编辑

继续说判断皮色这个“系统工程”。

我们都知道,“裂上有颜色沿线状聚集”是假皮的开门特征之一。
124957l5z6p296f2gf9o6l.jpg
比如以上图片中的这条线,就是标准的假皮特征。

今天遇到一个标本,也在裂口有线状聚集。
调整大小 20131117_232453.jpg

请看大家的绿色划线部分。放大之后如下:

20131117_232143.jpg
20131117_232434.jpg

裂处有线状颜色聚集。————是假皮吗?

带着这个疑惑,我们继续判断这个皮色的真假,找其它特征来帮助我们判断。
首先,通过反光来看,皮色部分都是微微凹陷的,皮色越深,凹陷越深,这符合真皮的特征。
其次,皮色的色调也符合真皮特征。因为这一类的假皮,色调往往会偏一点橘色。
第三,我们找到这颗小籽的另一个起皮小裂:
20131117_231928.jpg 20131117_232230.jpg 20131117_232253.jpg

黑皮一沁到底,黄皮有过渡,裂口干干净净,可以判断这里的橘红色皮是真皮。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确定这颗籽玉是真皮。

那么前面我们怀疑这颗红皮籽玉的”线状聚集“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对比一下,我们确定是假皮的”线状聚集“照片:

124957l5z6p296f2g.jpg 20131117_23.jpg

大家看出来了吗?假皮籽是黄偏橘色,它的线状聚集是红色。
而这个真橘红皮的线状聚集是黑色,并且呈“黄——红——棕——黑”一系列过渡。

这个真皮的“线状聚集”,其实是小裂口上的黑色细小草叶皮聚集。因为裂口太紧密,草叶皮太细小,看上去就连成一条线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过程,大家要了解到,皮色的真假,有时候不能仅仅通过一两个“开门”的点去判断,而要通过“怀疑——分析——求证——判断”这一系列的过程,得出最终的结论,才更准确和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几张照片,给大家说说次闪石化形成的白皮子和棉的区别。

这是次闪石化形成的白皮子。它附着于玉石表面,不会很深地扎入肉质内,只是薄薄的一层(或者厚一些,形成石包玉——璞玉),它没有特殊的方向性,略呈云絮状散布。在有绺裂的情况下,这种白皮也会沿着绺裂深入,并在玉内沿绺裂两侧分布。

20131117_195755.jpg

而棉是玉石成矿时就存在于玉石内部的杂质。它往往有生长方向,在玉石内部呈条带、层片、点状等形态展布,做活的时候很难挖干净。

调整大小 20131120_124034.jpg 调整大小 20131120_12404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1123_132354.jpg 20131123_132448.jpg 20131123_132456.jpg 20131123_132519.jpg

补充一组白皮子的显微照片。这是一块三百克的左右的青白籽玉,肉质极细,表面浮着一层白皮子。通过放大镜观察,表面还有很多指甲纹,这是玉石在河道内受到撞击形成的。籽料在河床里,表面无时无刻不受到侵蚀——变质——撞击——剥落等过程。慢慢地,质地相对疏松的部分被磨损,最终剩下质坚性艮的部分。这就是籽料总体质量优于山料的原因。


PS:有指甲纹的料子往往肉质细,但有时容易起性,做活可能崩刀,挑选的时候应注意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发假皮标本。
            这是一种很有迷惑性的假皮。虽然看起来有小黑点沉积在皮下,很像是真皮。但用放大镜看,皮色区域有一层淡淡的棕色,敷在玉石表面,显得“浮”,尤其是敷色没有浓淡过渡,没有变化,无论在照片的哪个区域来看,敷色都是同一个颜色,很不自然。
            可以对比前面贴过的真皮照片。


20131124_120043.jpg 20131124_120031.jpg 20131124_1158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艳的红皮或黄皮籽,一向是假货泛滥的重灾区,而且往往会喊出天价。很多玉友见到这种皮色就敬而远之了。

比如今天这颗籽,怎么判断它的真假呢?

20131125_133203.jpg 20131125_134043.jpg 20131125_134148.jpg




这颗籽玉,正面很完美,没有伤裂棉绺,红皮干净没黑点,也就没有开门的真皮或者假皮特征。我们只能通过色调来初步判断。请大家注意皮色的色调,再深一些就往棕色的方向走了。和它类似的假皮,往往会有稍偏黄绿的色调。另外,显微镜下的皮色稍有浓淡变化,看上去比较自然。



20131125_133240.jpg 20131125_133945.jpg

接下来,我们看这颗籽玉背面,红圈内有一道小绺。用放大镜看,小绺裂里有草叶皮一沁到底,还均匀沁染着一点黄皮,浓淡变化和谐,没有聚集成红丝的情况。所以判断这点黄皮是真的。并且这个黄皮的色调,和正面的红黄皮是同一个系列。所以推论正面的红皮也是真的。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色调”的欺骗性很强,天气阴一点,室内暗一点,同一颗籽玉给人的色调感觉都不一样。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或者大量实践的情况下,通过色调判断皮色,往往只能存疑而无法确诊。另外,“看上去自然”和“看上去不自然”也是很主观的一种判断方式,在判断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非常不可靠。

玉石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皮色,在我们看起来,也不是很“自然”,但它确实是真皮。今后搜集到相关的标本,再给大家展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组真皮照片,大家多看看,就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吧~

20131125_222224.jpg 20131125_222346.jpg 20131125_222436.jpg 20131125_22325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三个籽中,有一个是假皮。请大家体会~

20131127_181700.jpg


附1:假皮籽的显微照片。


20131127_002707.jpg

附2:真皮的显微照片。


20131125_134043.jpg


20131129_0118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展示的是最像假皮的真皮。
20131129_193025.jpg
说它像假皮,因为它的橘红色和染色假皮的橘红色非常接近,基本是一个色调,稍微有点偏绿。这个颜色系列的皮子,几乎都是一眼假。
20131129_185219.jpg

20131129_185424.jpg

20131129_185326.jpg
但它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往往还带有一些“铅灰”皮。如图像沾了铅粉一样的星星点点。
20131129_185130.jpg
“铅粉”的放大照片。
20131129_185253.jpg
聚集深了,就像是发霉的颜色。
20131129_125529.jpg
这种皮色仅在和田某一处老河道的料子上常见。估计是该处有特殊的金属矿物质沁染。此类皮色的料子肉质多青白玉,偶尔有白玉。玉质大多温润细腻,但表面玉色稍闷。切开之后玉色能提亮一级左右。

如图,这也是该处产出的料子,可
以看出皮色有相似的地方。
调整大小 20131128_1338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放大镜是必备的。。。我估计马上就要有在坛子里卖这个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姿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齿刺 发表于 2013-7-22 13:07
所以,放大镜是必备的。。。我估计马上就要有在坛子里卖这个的了。

你的放大镜多少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60倍~足够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大小 20130722_134307.jpg
就是这种。小巧好用~
而且顶在手机照相镜头前面就可以直接拍摄。

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啊!
感谢乔帮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猫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的猫 发表于 2013-7-22 13:45
就是这种。小巧好用~
而且顶在手机照相镜头前面就可以直接拍摄。

求淘宝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的猫 发表于 2013-7-22 13:45
就是这种。小巧好用~
而且顶在手机照相镜头前面就可以直接拍摄。

这个还带光源?几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是六十元买的。有一家卖各种放大镜手电筒的,就在华凌摆摊。肯定是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材料啊,猫版有时间再给图说下真假毛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我上大学的时候,看岩石矿物是要放大镜的。教授反正是这么教的。后来毕业了,我师父是一位高工,我问,放大镜有用吗?师父答,不知道,反正我从来没用过。后来我又跟了很多位师父,他们都用放大镜。我相信,放大镜是绝对有用的,但是反正我从没用过...
    到现在我还有好几个放大镜,在抽屉里静静的躺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的猫 发表于 2013-7-22 23:10
我好像是六十元买的。有一家卖各种放大镜手电筒的,就在华凌摆摊。肯定是贵了~

淘宝价貌似是十元还是十五来着{: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学产品十分价钱一分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大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4-6-9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