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 周五 昨天去踏青,认识了一种植物,学到了一种美容妙法。 就是这个 叫啥名不知道,据说是可以生发。采摘下来,用手搓一搓。 搓出汁水,滴在容器内,临时找了个碗代替。 然后用牙签之类的小木棍裹上纸巾,涂抹在眉毛的毛囊上,也可以涂抹在头发的毛囊上,不过听说只在发育期有效果。 关于市场情况的反馈,计划推出“看料篇”系列,目前正在搜寻“论据”,提前跟大家说一下啊。 下面还是先看料吧 这块料约重100多克,是特殊的青玉,肉质较细腻,一面完整,另一面的瑕疵多一些,应该可以加工出一件特色青玉成品,对瑕疵部分的处理有一定难度。个人看价值几千(没瑕疵的话看的高),卖家说1万下面不行。 这个青白籽是基本一口气的料子,大约10克左右吧,肉质一般细腻,略闪灰,两面有皮子,皮色聚集,应该是真皮。料型完整,无修磨。这样的算是普通中的小玩料,不适合加工,因为小,因为颜色灰,因为完整,因为做出来对于价值提升不明显,做好了的工费也不便宜,总成本不划算。要是价格合适,这样的小籽可以拿下,卖家说别人出了1000多,想想算了,就没出价。 这几块都是塔县黑青磨光料,这样的料子在巴扎上天天都能见到,不过特别细腻的没有,一般细腻的能买着,多数都是不太细腻的。看这样的料子需要借助强光,首先是看肉质的细腻程度,其次是看有没有糖色和僵等瑕疵,至于颜色够不够黑,对价值高低没有任何影响。这堆里面就2块比较细腻,其他的均是“牛毛黑”结构和兼有别的瑕疵。 维族人喜欢把玉石堆在一起卖,无论贵贱。
这堆料子比较值钱,中七以上了,说上八位数也正常。 这堆不值钱,卖家非让拍下来。 这2个小白籽还可以,卖家说是新料子,肉质一般细腻,玉质还可以,也比较饱满,小的有点沁裂,大的也有一点瑕疵,都不算大毛病,料型饱满,无修磨,适合搭配手链籽,缺点是白度不好。小的1000多,大的是中四还是中四以上来着。 这块青花的肉质很细腻,属于玉质较好的,白肉部分不够白,黑色部分不够黑,但仍然是不错的料子,要是大一些,可以去做个巧雕。关于青花籽的价值,很多人分不清,现在不要求黑白分明,那样的料子太没性价比了,只需白肉部分干净,结构细腻且玉质老熟,即使白度不够也没事,黑肉部分是灰的也可以。这块料的局部有裂,料型也小了一点,要不可以考虑拿下去加工。 这样的青花不行,貌似有白有黑,但肉是生的,肉内全是僵,没有加工价值,不过好像也有人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