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60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古玩造假大揭秘玉器篇--和田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7: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些天观众朋友们一直在关注我们有关古玩造假大揭秘的系列节目。今天给大家播出仍然是玉器篇。自古以来人们通常将人的道德品行比喻为玉,将玉人格化,以此作为评价、判别一个人的行为善恶,品德高低的标准。也有俗语说:君子如玉,温润有光。但是,您知道吗?作伪者就是在这个“光”字上所下的工夫,更让许多收藏爱好者痛心疾首!那么下面我们为您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2005年的某一天,那是个漆黑的早晨,在这个神秘的小屋里,一笔交易正在进行着。  
       贩卖者:你来的早,要不然就被常来囤货的商贩提走了。 
       买者:这真是和田的?  
       贩卖者:这是一块青白玉,新疆和田的水料。 
       买者:有多少斤?  
       贩卖者:30公斤,20万元,比市场上要便宜一倍还多。 
       买者:经常来的是您的熟户,我是第一次过来,不会骗我吧? 
      贩卖者:没有熟人告诉你,你也找不到这。要就拿走。 
      买者:好吧。  贩卖者:再送你几块带皮的籽玉。 
      买者:我听行里的人说,玩玉的人都讲究心灵愉悦,买卖好大家都高兴。谢谢您的赠送。 
      主持人:一笔买卖就这样做成了。我们可以调查一下,在市场上大块和田玉水料的价格,按等级大约是2000元、3000元、4000元一公斤。这位先生花了20万就买下了30公斤重的和田水料。平均价格仅是670元一公斤。这不是捡了一个大漏了吗?  
      这位先生兴高采烈的把玉带回了家。还经常约藏们友一同观赏:他们品着玉的成色,看着玉的纹理。都羡慕他刚刚入行就有如此的幸运。而他呢,也为了在同行中更好的炫耀这块难得的玉,反复强调这块玉得到是多么不容易。说毕竟自己不是经常光顾那里的常客,如果不是自己的诚意打动了买玉的老板,人家是不会轻易买给他的,这真是玉随有缘人呀!毕竟这么大块的水料,在如今的新疆和田本地也不是那么好找了。 
      主持人:这个新疆和田玉的利用和开发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已发现的资料表明用和田玉制作的玉器时代,最早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到了清代以后,和田玉料更是大量的开采和使用。清代乾隆时期雕琢的大禹治水玉山,玉材重一万零七百余斤,就是采自新疆和田的密勒塔山中。可见和田玉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那么,我们来看一个相关的短片。 
       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九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闪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子,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籽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而随着多年的开采,大块的和田玉器数量越来越少了。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知道所谓的水料就是被河水搬运到下游,并且经过多年的浸泡和洪水的冲刷,已经有了一定的光润度。而籽料呢,则是滚落在河底水坑里的玉石碎料,经过水和土的浸染,有的还带有一些沁色,或者俗成为皮子。但是如果不是特别懂行的人,一时可能还不好怎样来分辨这个润度,那么这位先生所得到的是不是一块真正的山流水料呢?  
       一天有位藏友告诉他,说这块玉的光泽透的厉害,不像是和田的料。通常玉器光泽的形成也与硬度相关联。依藏友看,这不像是和田的料,硬度可能不高。藏友的一席话像是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他仔细观察自己的这块,也看藏友随身带的这个小玉件,分辨着致密度。发现在高倍放大镜下自己的这块,明显感到密度松散。而这些带皮的籽料摸上去也不是那么润滑。 
       主持人:通过藏友的点拨,这位先生似乎是茅塞顿开,同时也意识到这便宜不是那么好拣的。于是,他不得不把这块玉的来源告诉了他的藏友了!
       有一天他到市场上去转悠,听一个人说在一个地方有商店的经营者,经常到那里去囤货,并且价格非常便宜。玉都是从和田直接运过来的。于是我他很早就去了。  藏友:你再找到真正的和田玉的出售地点做一比较。 
      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近年来和田玉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扬。专门从事和田玉研究的卡德尔先生,是中国白玉研究协会的会员。他说目前,和田玉仍是现代玉器的重要原料,优质的羊脂白玉更是供不应求。如果这位先生买到的是一块真正的和田水料,在新疆本地购买价钱最低也会在2000多元一公斤。
      主持人:我想听到这里,我和观众朋友一样,都非常想知道,这位先生到底买到的是一块什么玉料,价钱应有该多少呢?如果大家都认为是假的,那自己的20万元是不是会打了水漂了呢? 
      经过多方打听这位先生,找到了卡德尔先生,在这里他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块玉是用一块青海料,打磨成了类似于和田料来买的。它的硬度是2。6,因此看起来会比和田玉的光泽要透亮。而手感呢,像是摸玻璃的感觉,比和田玉的明显的滑了许多,而润的程度不够。在市场价格仅是2万元左右。而这些带皮的籽料虽然是白饶的,里面到是真正的和田籽玉,这些皮子却是烧上去的加强皮。摸上去的手感明显是生色的。 
      主持人:你看从二十万到两万,整整是十倍之差。并且卡德尔先生还说,在新疆的和田,如果买方和卖方的交易都感到非常愉悦的时候,主人总会给客人一些小的籽玉作为礼物赠送,看来这位先生遇到的这位商客也是学者这个礼仪来对待他的客人的。只可惜美玉上包裹的是一层加强皮。这个真实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我们是不是觉得有必要揭露作伪者的造假伎俩呢? 
      主持人:有句话说:玉不隐所短,表里如一。那么,这玉器的作伪者又是用什么伎俩来蒙蔽消费者的呢!那么今天,我们请到了中工美拍卖公司的艺术总监,车奇凯先生来到演播室,谈一谈如何识别和田玉作伪的招数。 
        现在请玉器专家,车奇凯先生和大家聊一聊,破解这个玉器造假的绝招。车先生你看我们这个节目,一直再说玉的润度还有它的颜色,那么玉它自身带的这种润度和颜色是怎么产生的? 
       车:它的润度和颜色是我们辨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润度的形成呢,我们先说这个所谓的润度呢,就是和田玉它由内往外放射出来的,一种柔润和光感它在光感。有它先天的条件就是说材料元素是透闪石和阳起石。因为它的结构是毡状结构,因为造假者他拿那个材料是没有这个先天条件的。  
      主持人:他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达到这样的光感呢?像这个呢它不是首先它不具备这个先天条件,他没有这个先天条件他是一个青海料。那他会通过什么手段所有造假者他的最终目的呢?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就在这个上面使用了一些后天进行弥补的。  
      主持人:其实就是你说的这种方法机械抛光法,好,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片子了解机械抛光 。  
      作伪方式一 机器盘磨——抛光  
      1、 用各种产地的玉料来代替和田玉  
      2、将棱角磨平  
      3、在进行抛光  
      车奇凯:那么现在我手上拿的这个,就是经过机械抛光的,虽然经过的机器抛光呢,但是它还没有进行下一步的造假,这是机械抛光完以后那么它还产生不了那种油润的感觉,那么怎么办呢?因为要想产生这种油润的感觉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盘” 。 玉里面讲究“盘”“急盘”“缓盘”。  
     主持人:“急盘”怎么“盘” “急盘”就是比方说,你拿一个粗布一定要白布就是说不停的24小时不停的,在上面擦把它那种光泽抛出来。那“缓盘”就是戴在身上,和你接触十年八年三年五年。 
     主持人:如果用这种人工盘玉的方法,那真的需要十年八载,我觉得造假对他们来说岂不是太慢了? 速度。  
     车:是 ,没错 ,所以呢现在就发明了一种新的人工盘磨的方法,就是往上喷胶。  
     作伪招数二,人工盘磨之喷胶法。  
     先将玉器擦试干净,然后喷上地板漆或水晶胶,搁置两天后喷上去的胶水就会固化,这样玉器表面就会出现温润的光泽。  
     主持人:但我觉得喷上去的东西会不均匀,有的地方厚一点有的地方薄一点。
      车: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让我们来识别呢。像点状东西在放大镜底下喷上去的胶就会出现这个。另外一个方法就是那针稍微划一下就开了,划一下就开了因此玉的硬度呢拿针是划不动的胶轻轻一划就起皮了。  
     主持人:而且我在我们前面还讲过一个加强皮加强皮是什么东西?  
     最早的呢,这个是用新疆染地毯的染料把它染上一层皮子。但是这个皮子染上去呢,不可能薄保留时间很长就露了底了。脱落为什么要做加强皮呢通过这个短片先来了解一下怎么用水煮法来做加强皮。  
     解说作伪方法三 煮制加强皮  
       1、将新疆和田料或其他产地的玉料磨光。  
       2、用化学原料与水混合,将材料浸入其中,没通过加热的捞出是这种颜色。色泽比较浅。并且容易褪色。  
       3、如果经过1小时的煮制,捞出后会呈现棕色。  
       4、而经过两个小时以上煮制的可呈现深棕色。  
       作伪者可根据购买者的需求,可根据煮制时间的长短的控制,分别做成多种颜色。  
       车:真的和田玉的皮子和做出来的皮子的差别,在哪它有这么几点。你看这个我手里的这个和石料,这种真正的小石料的皮子是经过几百万年才能产生的。  主持人:其实它上面也有些小痕小疙瘩,但摸上去很光滑很光滑的。  
       车: 对 , 对 , 没错另外它有一定的渗透性,就能发现它有逐步逐步过渡的。不是像这种新的皮子好象就是个皮子,包上面薄薄的一层。  
      主持人:那就是说从这个从它的这个纹路,包括这个小裂痕包括手感,来鉴别它是后做上去的还是真的 , 是吗?  
      车:对, 另外还有一种呢,就是用一些比方说用丙酮或者用稀料粘上去 。擦一擦,那么如果擦了见红那就是染上去的。  
      主持人: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它。  
      车:对。  
      熊:刚才我们一直看到他们讲玉的润度和颜色,那么,这种所谓的润度和颜色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车:这种颜色和润度是和由水和时间打造的。也就是说是自然风化的结果。  
     熊:做上去的总会有些不自然是吗?  
     车:玉材暴露于空气中会产生风化,主要的变化是氧化,如人们在相玉时,经常需要透过玉璞去猜测里面的玉色,而多数玉璞的外皮与内部玉料成色不一致。从岩石学角度上看,玉璞外皮与内核为同一种岩石,成色上的差异是由风化造成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抛光法。  
    作伪方式一 机器盘磨——抛光  
    1、用各种产地的玉料来代替和田玉  
    2、将棱角磨平  
    3、在进行抛光  
    熊:这种方式看起来还不是很温润,如果是一种玉料颜色是不是都一致呢?  
    作伪方法二 人工盘磨。  
    车:是这样,玉器制成后,经过使用者一定时间的手工磨擦,或与人体的长期磨碰。表面光泽会更润,经过盘磨,颜色还会产发生变化。  
    熊:刚才他们说的那些籽料是加强皮是怎么回事?  
    车:就是在本来很好的和田籽料上,或者是其他产地的玉料上,用油炸或用染色的方法加上有皮的效果,因为带皮的价钱要贵的多。也有的就是为了作旧。  熊:原来煮制加强皮也是作伪的一种。  
    车:你看到就明白了。  
    作伪方法三 煮制加强皮  
    1、将新疆和田料或其他产地的玉料磨光    
    2、用化学原料与水混合,将材料浸入其中,没通过加热的捞出是这种颜色。色泽比较浅。并且容易褪色。  
    3、如果经过1小时的煮制,捞出后会呈现棕色。 
    4、而经过两个小时以上煮制的可呈现深棕色。  作伪者可根据购买者的需求,可根据煮制时间的长短的控制,分别做成多种颜色。并且经过煮制的玉料可达到15年之久不会褪色。  
    熊:那么,用肉眼看,或者其他的识别方法怎么来区分呢?  
    车:实物讲解。  
    熊:一般来看,玉的本色是较易识别的,主要有青、白、黑、黄、绿等颜色,而人工染色与玉的色变却非常以难以识别了。而沁色及玉本色相互类似的现象,这就需要识玉者认真进行分辨。 
    车:还有一种人工染色法。对玉的人工染色是非常古老的工艺,只要存在着对古玉颜色的追求,就存在着人工染玉的可能。最初的人工染玉仅是追求玉器美感,随着伪古玉的出现,玉染色便成为仿古做旧的重要手段。有材料说明,宋代的仿古玉制造中已经采用了人工做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明、清两代又有重要发展,时至今日,伪古玉制造泛滥,人工染色又成为仿伪做旧的主要手段。  
    作伪方法四 人工染色。  
    1、 将和田料或青海料磨光  
    2、 用高锰酸钾着色。  
    熊:这种方法总是不那么自然,是不是也容易退色呢?  
    车:是这样自然的沁色与染色玉的实物对比。  
    主持人:好了,通过专家对以上玉器造假手段的揭秘,我们可能更加明白了“玉不隐所短,表里如一”的这个含义。七千年来中国玉器的美名经久不衰,以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最初将玉从石头当中分辨出来,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将玉从理论上加以道德阐释的,则是儒家学者,并一直影响着中国玉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的确自古以来,玩赏玉器是能够令人赏心悦目的,而维护和发扬我们中华美玉的文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  
    主持人:的确因为和田玉的名贵,所以很多人是用其它的地方玉来仿照和田玉、冒充和田玉。但是我们知道了和田玉的造假的方法,包括它的辨别的方法,大家以后就会少上当了。我们来温故知新,结合实物再来看看,怎么来辨别真假和田玉。车先生,你看我这里就准备了一块玉给你看一看。那你觉得这个怎么样?首先看它的形状是不是很漂亮。  
    车先生:是的。它是一个蝴蝶形的玉雕件。这种型制的东西,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远在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当中,就有所发现。发现了一些用玉制的、泥制的,还有一些石制的一些蝴蝶形状的装饰物。  
    主持人:就器型出现的很早。那它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车先生:因为蝴蝶呢,过去的时候它有很多别称。你比方说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妓,或者是楚国的西施,就是给它赋予了很多很多这个美好的名称。另外呢,它的这个谐音也非常好。你比方说耄耋,耄耋之年、耄耋之图,是中国国画里面一个最老的一个祝寿图。  
    主持人:代表一个年龄的,很长寿的。  车先生:对,《礼记》里面讲“七十为耄,八十为耋”嘛。尤其是到了明清以后,这种蝴蝶形的无论是在瓷器上的画片,或者是玉雕的这些东西呢,就大量的出现,而且一直沿袭到现在。仍然在市场上有很多很多的关于蝴蝶形的一些玉器雕件。  
    主持人:看完这个型质啊,那我们再来看看,它具体是不是那个和田玉的,大概是什么年代的?这两个问题你给我看看。车先生把工具也拿出来了,然后一照。  
    车先生:就说玉雕上它每个时代又有每个时代的时代特征。明的玉雕这种出现,它比较大刀阔斧的。然后到了清以后呢…  
    主持人:就精了。  车先生:就很精,而且很逼真了,它的雕法。那么针对这件东西来看呢,从它的器型上来看,它应该是清中晚期的。  
    主持人:就是说器形肯定是没问题,因为很早就有了。  
    车先生:但是呢,它的雕琢工艺,这种艺术风格呢,你比方说,这个翅膀这个打洼,这种手法、这种雕琢的手法,又有明的这种遗风。而且它这个纹式雕的很粗,所以它又有明的遗风。那么结合这两点看呢,就觉得这件东西有点怪怪的。  
     主持人:那你的言下之意可能就既不是明的,也不是清的。到底应该是哪个年代的?  
     车先生:从它这个镂空的旋转来看,过去的老工艺呢,它是先打个眼,然后穿进去丝牛筋一类的这种软性的。然后用解玉砂来回切割,就像锯一样,把这个镂空这一块给它锯掉。就是说它的出现这种痕迹是纵向的。从这个上看,它应该是个新工。因为它这个里面,镂空这个里面出现的是螺旋纹,它现在不可能用这种拉丝来拉。现在全是电动工具,就是说一分钟几千转,钻,就在这个镂空的这里面,留下了旋纹,就像螺丝,现在工艺的痕迹。  
    主持人:那是不是那个和田玉?  车先生:那就说拿手电垂直这么看,它出现的是透明的。因为呢,青海料里面,它含有大量的叫硅灰石,它的颜色白中闪灰,它就发灰。它颜色不是像和田玉那种白中闪黄,白中闪青,它就发灰。  
    主持人:其实就从这一点,你能判断它不是和田玉,是青海料理。  
    车先生:对。 
    主持人:好,你说的这个青海玉,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青海玉的特质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好,通过刚才短片呢,我们对青海玉的特征有些了解了。是不是通常一些造假者通常会用青海玉来冒充这个和田玉,对不对?  
    车先生:是的。  
    主持人:下面我就再给你看一块。你觉得这一块会不会是真的和田玉。首先你看器型上它也是一只蝴蝶,但是蝴蝶当然有些不太一样,但都是蝴蝶。  
    车先生:这个它很油润的,而且它里面有一种米粒状的东西。另外呢,从这个颜色上看,它发灰、它发黄有点。白中闪黄。  
    主持人:黄白那个感觉。  
    车先生:另外,咱们从直观上来看,它上面像浮着一层油一样,它就显得有水汽,它里面会产生一些透明的水线。就像筋一样,一根透明的筋,一根筋的。而且它照的时候,它的透明度非常高。  
    主持人:你仔细照照这两块,你觉得会有区别吗?你看看那块的照出来是什么感觉?  
    车先生:就现在这么看,就不用拿手电照,我们就能感觉到,这个里面存在着大量的斑晶的那种结构。  
    主持人:就是从侧面,是吧?  
    车先生:它像小米粒一样的,斑状的结构。  
    主持人:这里面反正有点像那个雪花那感觉。  
    车先生:对。  
    主持人:然后这个呢?  
    车先生:这个它就没有这种结构,它是通透的。  
    主持人:比较通透,按照你刚才的这个说法呢。  
    车先生:这个已经,我们把它断定为是真正的一块很不错的和田玉。  
    主持人:好下面我们同样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和田玉的特征。  
    和田玉自古以来被尊为玉中极品。秦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令》中列举了四件稀世珍宝,其中一件就是和田玉。秦代的玉玺,汉代的玉衣,唐代的玉莲花,宋代的玉观音等,据说都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玉件,所用原料均为和田玉。《天工开物》中说:“凡玉,贵重者尽出于阗。”  据记载,从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玉石文化的主体。和田玉的惟一产地昆仑山脉,虽然绵延1500公里,储量丰富,但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它显得愈来愈稀缺、珍贵。  
    主持人:好 那我们也知道了和田玉的特征,而且现在看到的这块就是和田玉,是吧。这个蝴蝶你觉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车先生:这种蝴蝶呢,它很写实,这种大蝴蝶,两个翅膀。它这个造型也很准确,而且很灵动,从它的工艺上来看。那首先它是用拉丝工艺做成的。你看这个,我们冲着阳光看,它上面有很多纵向的这种拉丝痕迹。其次就是说它上面的纹式的雕琢,你看每一个线条都非常到位,每一刀都很有力度,很流畅。可以定型呢就是说它应该是中晚期,清中晚期以后。它上面打了一个穿,就是这种东西呢是一个挂件,可以拴一个绳挂在腰上或什么位置上。  
    主持人:就是说这属于清中晚期的,是吧?  
    车先生:对。 
    主持人:那你像这样的一块清中晚期的和田玉,它目前在市场上的行情怎么样?  
    车先生:像这种蝴蝶形的,今年的华辰拍卖公司曾经有一件东西上拍,基本形制差不多,比这个个头稍大一点,稍微厚一点。估价是三万到三万五。这是一个,另外呢像这样的东西,这么精美的,在古玩城的标价,应该在八千到一万吧。第三点呢,就是说它在潘家园的地摊上,像这种东西,如果出现的话,那么它的要价一般都在五六千块钱。所以针对这件东西呢,我想我们把它定价,我看定在一万到一万五左右,还是比较合适的。  
    主持人:那么目前像这个和田玉,它市场上的,就是做之前的,都买籽料吧,它大概行情是怎么样的? 
 车先生:我看过一个资料,有这么个统计。就是说咱们拿1980年做比较吧。1980年和田玉白玉的籽料的市场价,那时候是国家计划价格是一百块钱一公斤。然后到了1995年,就飙升到了一万块钱一公斤。那么到了2005年,它的市场价粗略地算,它就到了十万元一公斤。最让人感到吃惊的就是,今年的新疆开了一个玉石文化旅游节。上面有一件90克的一个籽料,白玉籽料,竟然卖到了20万。  
   主持人:也就是说,其实现在的这个和田玉它本身就是越来越少,然后它本身它籽料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主持人:好,那么了解了和田玉的未来市场的行情,特别是知道了怎么来识别真假和田玉。希望这些对你投资和田玉会有所帮助。好,那么再次感谢车先生,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24 17:4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8-24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8-24 22:53 | 只看该作者
zxxlb 发表于 2012-8-24 22:52

青海料的硬度才2.6。这也太扯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8-24 23:01 | 只看该作者
打錯了,估計是6.2{:soso_e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8-24 23:42 | 只看该作者
这类媒体论宝的文章,大多有些许谬误,只要不影响主要结论就好。

欢迎大家挑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8-25 00:11 | 只看该作者
玩古玉,和玩料子一样,要多上手实物,关键的关键是不要混错圈子,进对了圈子,吃点药也能弄明白,反之,买对了东西也成吃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8-25 00:12 | 只看该作者
青海料进入磨房都成了和田玉!!!!!{:soso_e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8-25 01:02 | 只看该作者
讲这么多  光看这些估计外行除了能了解籽料有造假的以外 其他有用的一点也弄不清楚吧 越讲越迷糊了  呵呵  真正的经验是要靠自己摸索的 看书能了解一些理论知识 但是都要经过实践才能真正判断(理论来源于实践吗) 希望出入此行的朋友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8-26 22:4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8-5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