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精品料子价格上涨和普品降价造成的。举例来说,上周在华凌市场河南大厅,俄白大牌子、镯子芯、大小摆件普遍以万为单位叫价,能谈到多少另说,但价格单位和以前不一样了。呵呵,是不是通货膨胀严重了??
大致分析。
以前中四的料子,按照玩料来说,一般是挂件白玉、把件青白玉、墨玉或点墨摆件。
现在挂件白玉只要肉质够好够白,一般价格就上万,大四已经算是便宜。
把件青白玉,肉质好、形状好、颜色清爽、能直接玩的基本在大四,再有点好皮色也得上万乃至好几万。
墨玉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前段时间有块三万多的墨玉摆件,实际上都算是漏。
点墨前几年是青花价,现在往一般质量的白玉价靠拢,精品点墨把件玩料也到大四小五了。
青玉价格还没有涨起来,摆件的话,肉质细润的也就小四,还没到中四。把件基本是大三小四的水平。挂件在小三中三了。
普品的价格在降低,去年维族人喊价几百的东西,现在可能叫价上会挂个几十的零头。少数小精品的价格实际上也是降低的,比如前几天拍卖的黄沁籽,如果在去年,只要低于400元我都会考虑拿下吧。
其实,降低一点标准,也能拿到很多中四的东西。比如肉质细腻度不够的青白玉把件,市场上很多。但让人非常纠结。看过一帆切料的玉友应该知道,肉质不好的东西也难以上精工。玩起来有瑕疵,做起来不划算,不如不拿。
当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继续提高我们采购员的能力,加油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