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玉龙雪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道是95于田山料?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3:08 | 只看该作者
时代不同,审美观也在变化,和田玉是微透好还是半透好,由不得我说。
是水灵灵的水光好,还是润的油光好,也由不得我说。
不管咋样,历史上毕竟有过温润而泽、冰清玉洁、冰肌玉骨这样的词语来评价和田玉。
白玉有好几种白,在色度上,白玉怕比。两块白玉放到一起,色差就出来了。我把那个质子和脂白子放一块比一下,图片如下。


至于和田料与青海料,毕竟08奥运会奖牌采用了青海料。有个理由说是青海料块度大,可以保证奖牌用玉在质地和色泽上的同一。
青海料一般认为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发的,但在历史上确实有通透的和田玉料。
俺再放上来一张搜集的明清玉图片,共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3-11-4 10:15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出来麦子是哪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3-11-5 19:48 | 只看该作者
玉龙雪山 发表于 2013-11-3 23:08
时代不同,审美观也在变化,和田玉是微透好还是半透好,由不得我说。
是水灵灵的水光好,还是润的油光好, ...

嗯,我在32楼发的小籽和21楼上博的西汉带钩玉质很相似
我赞同楼主的观点,单论透度是不足以判断玉质的,也不知道我们认同的美感是不是和玉质判断能对应上。青海料、于田料、一些籽料虽然透度都比较大,但是整体感觉还是有区别的。需要清楚和田玉的变晶细腻程度、交织程度、致密程度、杂质含量是如何单独影响和共同决定玉石的光学性质的,才可能通过观察一块玉石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3-11-6 22:32 | 只看该作者
一群人考博士呢,我看哪那么多废话。
石之美者为玉,你管他哪的产地,你喜欢就是你的好玉,看了更好的就知道啥是你想要的了,这年头到砖家太多了,老百姓大可活的简单点,喜欢?不喜欢?
楼主的宝贝反正不是我的菜,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要卖就直说,没必要让所有人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3-11-8 17:30 | 只看该作者
玉龙雪山 发表于 2013-11-3 23:08
时代不同,审美观也在变化,和田玉是微透好还是半透好,由不得我说。
是水灵灵的水光好,还是润的油光好, ...

明清玉件有许多尤其是小件采用的料子水头都是很好的,也可能是器物小了薄了的缘故,这样的料子许多玩家都称为精料子,个人也非常喜欢这种料,所以俺卖出来了许多明清小玉件都用“精纯”二字形容,当然这种状态是青海那种清汤寡水的料子没法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3-11-8 17:35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3-10-26 10:41
个人觉得,判别古玉玉料的产地缺乏可靠依据,可能会争论不清,
下面这个籽是猫料,这样的籽做成玉器后,不 ...

这个料子符合许多明清小玉件的玉质特征,老玉玩家也在判断玉料时认同这样肉质的器物为籽料所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3-11-8 17:36 | 只看该作者
玉龙雪山 发表于 2013-8-31 23:23
虽然有棉点,也是风姿动人哈,话不多说,继续传。

这个圈儿的肉质从图片看肉质偏嫩,个人判断是青海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3-11-8 17:42 | 只看该作者
玉龙雪山 发表于 2013-9-26 18:14
如果俺的推论正确,也许95于田料的神秘面纱可能就揭开了哈.
据说汉以后某种真玉料绝迹,其实还是偶有现世的. ...

这件的玉质不是那个圈儿可以比的,如果让俺描述,俺没法组织有效的词汇表达,完全就是玩了这么些年的感觉,这件钩子的玉质可以用精光内蕴形容,那个圈就寡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3-11-11 12:58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3-11-8 17:35
这个料子符合许多明清小玉件的玉质特征,老玉玩家也在判断玉料时认同这样肉质的器物为籽料所雕

嗯,认同但不好证明{:soso_e183:}
只是针对楼主谈判断古玉材质才说的,中高古玉是否籽料,具体产地不重要,甚至玉种和玉质都不是重要的。
对明清老件,判断玉质可能重要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5:55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天没上来了,谢谢楼上诸位。{:soso_e179:}
出来卖的念头动过,可是没卖过。
就是爱玉,所以来交流,自己的积累还是不够,有些料子吃不准,所以请教、交流、讨论。{:soso_e183:}
自己重新又检视一番,曾经戴过又搁置的小件上找到了些透明的东西,又发图上来了。{: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6:22 | 只看该作者
帖子头三张网友的图片,个人做了个分析。
一个玉矿的发现,一般矿体要有部分出露地表。如果矿床整体深埋于地下,目前好象很难发现。
爆裂面是受外力比如炸药铁锤之类暴力破坏的残裂面。
此块玉石明显可以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
地上部分,接受风化,其实主要是受氧化程度高。
古人说玉乃天地之精华,餐风露宿,受日月之滋养,接受自然选择。
古玉乃复归于地下,完成天人合一的另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3-11-23 19:17 | 只看该作者
挺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3-11-27 10:44 | 只看该作者
只是个传说,别当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5-24 03:4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