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78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 鼻子 “小病” 惹出多起杀医案 空鼻症的社会之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2: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花斑熊说:


         最近看了有关空鼻症的两篇文章,正好想起以前看的那个近视手术的文章。   我就有轻微打呼噜的问题,眼也近视多年,近视没想过治,倒是鼻子想过治治,到医院一问,感觉和用火筷子捅捅差不多,我心想这不破坏鼻粘膜么?也耽误着没治。  现在看来,这种治法,对我这样有过敏体质的,或许是不可逆的伤害。  当然,我也见过激光治疗近视、无创治鼻子效果很好的,一位是亲戚,一位是朋友,所以也不是要彻底否定这两种手术,各位见仁见智,权当参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3-12-5 22:40 编辑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一帆

     发自:上海 2013-12-05 18:08:02



                    

     空鼻症患者阿勇展示着自己的鼻腔CT,上面显示,整个下鼻甲基本已被切除干净,鼻腔类似一个大空洞,这也是空鼻症患者觉得鼻腔干燥,连呼吸也痛的“元凶”。患者会因长期呼吸不畅而失眠、烦躁甚至抑郁。 (冯海泳/合作媒体:腾讯新闻《活着》供图/图)




      在国内耳鼻喉学界,“空鼻症”目前尚不被视为一种疾病。医生在病历上通常不会写出明确诊断,而多为模糊的描述。


      空鼻症多因过度切除下鼻甲手术导致,手术的作用被夸大且滥用,医生多强调手术的好处,少提及可能的副作用。


     病人不相信有公正的医疗纠纷解决渠道,被杀死的温岭医生不是手术医生,只是参与过这起医疗纠纷调解而遭遇横祸。



       浙江温岭杀医事件发生后,空鼻症——一种神秘的疾病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杀医者连恩青,被怀疑是一名空鼻症患者,在经过一番失败的求医及维权努力之后,他用刀刺向了医生。


    而在此之前,由于触及“过度医疗”等敏感问题,空鼻症被医疗界“回避”。同时,由于它目前尚属世界性难题,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个别绝望的病人要么自杀,要么杀医。空鼻症已由医学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


     耳鼻喉科:伤医重灾区


    在温岭杀医事件因医生的群体抗议在全国造成轰动后,杀医者连恩青迅速被病友们归入空鼻症患者群体。


    早在温岭事件发生之前,中国已经形成一个空鼻症病人群体。由于缺乏流行病学统计,这个群体的具体数量尚不得而知。


    北京同仁医院原耳鼻喉科医生王先忠曾研究过空鼻症,并为部分空鼻症患者做了探索性的手术治疗。目前为止他共诊断出一百多例空鼻症患者,他所建立的空鼻症患者群有260多人。“现在已知道的空鼻症病人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下还不知道有多大一个群体。”王先忠估计,其数量应在万人以上。


    王先忠诊断空鼻症的主要依据是:CT检查显示下鼻甲缺失较多、鼻腔干冷、过度通气,并继发胸闷、失眠、抑郁等。其中第一条最为重要,它意味着患者曾接受过用以治疗鼻炎的下鼻甲破坏性手术,包括切除术、微波、激光、低温等离子等。多年来,这些手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鼻炎方便有效的手段。但是,手术可能的副作用被低估。某种意义上,空鼻症正是手术可能的副作用的集中表现。


    根据媒体报道的相关细节判断,王先忠不能确定连恩青也是一名空鼻症病人。但是,他认为2012年发生在北京的患者刺医事件与空鼻症有关。2012年4月13日,一名叫吕福克的患者一天之内连续刺伤北大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教授邢志敏和北京航天总医院的一名医生。据媒体报道,吕福克曾在天津做过一起鼻手术,并曾要求邢志敏开具手术医院犯有过错的证明以便索赔。


    王先忠称,近三年来,耳鼻喉科已经发生不下十起流血事件。其中不少行凶者是空鼻症患者。血案之外,更多的则是难以计数的普通医疗纠纷。王先忠认为,空鼻症患者的不断增多,使得在综合医院本属小科室的耳鼻喉科,却成为医患矛盾的“重灾区”。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发现,发生于2012年9月4日导致4人受伤的深圳鹏程医院伤医事件,也发生在耳鼻喉科,而行凶者也是一名鼻炎患者。


    不过,由于医院事后多选择“低调”处理,这些伤医案的具体情节大都不为人所知,是否与空鼻症有关更是没有定论。



    难以理解的痛苦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在国内耳鼻喉学界,“空鼻症”目前尚不被视为一种疾病。“空鼻症”的正式名称是“空鼻综合症”,英文全称是empty nose syndrome(ENS)。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医生Kern等于1994年前提出,用以形容因鼻腔组织缺失和正常解剖结构缺失导致的某些症状。因为组织缺失,导致鼻腔过于宽敞,故以“空鼻”命名。


    2000年,美国医生Moore Eric再次提出这一概念,旨在“提醒临床医师不要过分地切除鼻腔组织结构,以免引起鼻腔不可逆病理损伤”。


    王先忠于2009年开始关注空鼻症。他发现一些做过下鼻甲手术的病人——特别是被过度切除下鼻甲者——有一个奇怪症状:明明手术之后鼻子变得宽敞了,病人却仍感觉鼻塞。这种被称为“矛盾性鼻塞”的症状,均一定程度地出现在空鼻症病人身上,它也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


    温岭杀医者正是如此。2012年3月,连恩青因患有肥厚性鼻炎,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了“双侧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检查结果表明其鼻腔明显通敞。但据其家人反映,连恩青一直抱怨鼻塞,经常要用夹子或棉签把鼻子撑开,否则就会感到呼吸困难。此外他还深度失眠,原本性格温和,手术后却变得脾气暴躁,“整个世界只剩下鼻子”。


    对于空鼻症患者的“矛盾性鼻塞”症状,王先忠认为,对下鼻甲不适当的物理损伤破坏了鼻腔原本正常的呼吸组织结构,致使鼻腔的呼吸偏离了正常的生理状态,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的紊乱,患者因此缺少正常的呼吸感受。


    上海耳鼻喉科医生余洪猛撰文称,鼻黏膜上有各种感受器来对鼻腔是否通畅、温度是否适宜做出反应,所以不能简单地、想当然地通过把鼻黏膜消融、萎缩变小来治疗鼻炎,其产生的结果有可能背道而驰。


    不过,并非所有过度切除下鼻甲的手术都会导致空鼻症。让空鼻症研究者迷惑不解的一个现象是:有的喉癌患者,即使通过手术将鼻腔挖空,也不会导致空鼻症。此外,也有的空鼻症患者,在手术一两年后,不需要特殊治疗,仅靠身体自身的代偿机制就可以自行痊愈。


    为了缓解痛苦,不少空鼻症或疑似空鼻症患者均有一些“怪癖”。有的必须在鼻子里塞一块棉花才会感觉舒服,有的需要不断对鼻腔进行冲洗,还有的拿一个热水杯不时用热气“熏”鼻孔。王先忠接诊过的一位空鼻症病人,曾有一段时间需要“追空气”——每呼出一口气,就得追着它往前走,否则就会难受。


    多名患者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假如可以换,他们宁可用胳膊、眼睛或者其他身上的任何器官,来换回一个健康的鼻子。


    “这东西就是痛,但又不能给人看见,不像断手断脚的可以得到人同情,”广州空鼻症患者范秋(化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们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但是确实无比难受,没有人相信我们。以为我像小孩一样把事情夸张了。”


    与躯体的病痛相比,患者心理上的痛苦似乎更为严重。由于无法解释“矛盾性鼻塞”,不少患者均被医生怀疑是精神问题,并建议其去看精神科医生。而家人也对患者的痛苦感到无法理解。


    一部分患者则会把仇恨指向医生。余洪猛凭经验认为,空鼻症患者其实在做手术之前就存在一定的精神障碍,手术加剧了他们的情绪反应。“不做他不舒服,做了他更不舒服。你给他做了手术,他就会拼命去想,认为是你手术的问题。”因此,对于这样的患者,即便对方再三请求,他也不会轻易为其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因不恰当手术患上空鼻症的病人,反而会越发迷恋手术,希望用新的手术治疗因手术导致的空鼻症。2012年以来,包括下鼻甲手术在内,一位山东枣庄的空鼻症患者已先后做过六个手术,花费十万余元,仍在痛苦中四处求医。2013年12月2日,一位靠自身代偿功能使空鼻症症状消失的刘姓患者,坚持要求王先忠再为其做一个手术,因为他又感觉鼻子其他部位不舒服。



    被回避的疾病


    在王先忠诊断的空鼻症患者当中,约有一半做过“低温等离子”手术——一种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用以治疗慢性鼻炎的手术。相比于保守治疗和其他手术,它对鼻炎患者而言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不流血、费用低,甚至不用住院。南方周末记者获悉,在温岭事件发生后,部分医院停止了这种手术。


    在余洪猛看来,在治疗慢性鼻炎的问题上,低温等离子手术的作用被夸大且经常滥用。在临床实践中,余发现,不少病人做了该项治疗后,短期内鼻腔通气明显好转。但时间一长,便发现为此付出了无法挽回的代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耳鼻喉科医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手术治疗鼻炎之所以流行,有着深厚的背景。在他看来,对于一些中小医院而言,由于无法像三甲医院那样做大手术,低温等离子等小手术就成为重要创收渠道。创收指标被分解到科室,科室再分解到医生。而医生只能靠多给病人做手术完成指标,“过度医疗”因此在所难免。近一两年,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医院不再靠卖药赚钱,手术就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2001年发表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的一篇论文,国内至少早在1996年就发现了空鼻综合症患者。论文作者在向医生同行提出警告:鼻甲过分切除并发ENS是一种后果严重的难以医治的医源性并发症,耳鼻咽喉科医师应尽量避免对鼻粘膜和结构作不必要切除或损伤。


    而空鼻症也至少在2005年就已经写进了中国权威的医学教科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其正式名称是“医源性萎缩性鼻炎”。因为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教材中强调“应引起关注”。


    然而事实上,由于涉及庞大利益及学科形象,空鼻症一直未能引起业内足够重视。用一位耳鼻喉科医生的话说,国内耳鼻喉界对于该病多持“回避”态度。这使得学界对空鼻症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在温岭事件之前,部分做过下鼻甲手术的患者,有着空鼻症的类似症状,但他们此前从未听说过空鼻症。医生在其病历上通常不会写出明确诊断,而多为模糊的描述。


    从2011年开始,王先忠开始尝试用“填充”手术治疗空鼻症患者,如今已治疗了二十多例。据其介绍,其中有两例痊愈,一部分有改善,也有的没有效果。因为治疗效果的争议,他曾与个别患者发生纠纷。但王先忠并不担心自己也会被空鼻症病人杀掉。秘诀在于,他会充分告知病人手术可能的结果以及风险。


    余洪猛对空鼻症的治疗前景持悲观态度。不过他仍博得了不少空鼻症患者的好感,原因也在于,他会将下鼻甲手术的真相告知他们。


    多名空鼻症患者也提到,在做下鼻甲手术之前,手术医生都是只强调这种手术的好处,从未提及可能的副作用。


    “手术是否有问题暂不去说,至少我们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江苏吴江患者于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2012年10月,他因过敏性鼻炎做了双侧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手术让他的两个鼻孔变得一大一小,并于不久后出现若干空鼻症症状。他确信自己是一个“空鼻症”患者,但未被医生确认。不久前,因为病痛,于佳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休养。


    南方周末记者就空鼻症试图联系多名耳鼻喉科医生采访,但大都被婉拒。一名医生说,在温岭事件之后,医院已明确要求医生不得接受记者采访。


    有接受采访的空鼻症患者对南方周末记者承认,他们痛恨医生,并且也有过杀医生的冲动。



    走投无路的病人


    “针对下鼻甲的破坏性手术,不仅仅是中国在做,包括欧美发达国家也在做。为什么国外没有杀医事件发生呢?”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王先忠提出反问。他给南方周末记者的答案是:中国缺乏公正的医疗纠纷解决渠道——至少病人不相信有。


    “医院是治病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王先忠说,“法院是说理的地方。但患者不相信法院。”


    不少空鼻症患者想过跟医院打官司以“讨回公道”,但在仔细考虑之后大都放弃。认为“肯定打不赢”。但他们对医生的仇恨情绪并没有减弱。


    “几乎所有空鼻症患者都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王先忠说,“他们有一种被遗弃感——被社会和家人遗弃——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绝望感和愤怒感。”


    做完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半年后,连恩青开始感到鼻子不舒服。之后,他开始踏上一条漫长的求医及维权之路。


    据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助理郑必坚介绍,2012年12月底,连恩青曾找到他,反映“手术效果不好”。但院方找来医院五官科主任看过之后,认为手术没有问题。大约过了十几天后,连恩青再次找到医院,他这次的诉求是要求医院再次为其做个手术,以解决他的痛苦。但院方组织科内所有专家会诊后,认为不需要再次手术。郑必坚承认,有一次找他的时候,连恩青显得非常痛苦,甚至当场下跪。


    后来被连恩青杀死的医生王云杰,本人并非连的手术医生,他因参与过这起医疗纠纷调解而被连恩青记住。


   连恩青似乎从没怀疑过自己有可能是空鼻症患者。在做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的同时,他还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做了另一个手术——“鼻中隔矫正术”。他认为是这个手术出了问题,“他觉得该开右边医生给开成了左边。”一直陪连恩青看病的妹妹连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郑必坚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针对连恩青的问题,该院还曾邀请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汤建国对连恩青会诊,认为“手术效果很好”。南方周末记者曾找到汤核实此说法,但汤拒绝接受采访。


    温岭市卫生局一位副局长承认,连恩青也曾因鼻手术争议找过卫生局。


    据妹妹连超介绍,2013年初,她曾陪连恩青到杭州多家三甲医院的耳鼻喉科看病,医生均认为鼻子没问题。2013年8月,她专门陪哥哥到上海一家顶级医院看病,医生仍认为其鼻子没问题。这也让连超确信连恩青精神有问题,并喊来家里亲戚,将连恩青强行送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哥哥不想去,当时还打了我,把我的手机给摔了。”连超说。


    病历显示,10月24日,凶案发生前一天,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被家人接出后第9天,连恩青最后一次到医院看鼻子。他这次找的是台州市立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张朝晖,并在病人信息登记单上填了一个化名——他一直怀疑医生在“串通”起来欺骗他。


    南方周末记者事后曾找到张朝晖了解连恩青的此次治疗经过,张婉言谢绝,称采访需经医院批准。南方周末记者找到院方,一位副院长表示采访需经上级部门批准。


    次日,疑似空鼻症患者连恩青,拿着一把刀子和一把榔头,决绝地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5 22:3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吧除非真的很严重了,否则还是不要动手术的好。我家婆娘前两年鼻炎也差点去做手术,我愣是给拖了下来,这不这两年自己就好很多了,也不那么难受了。所以说手术这个东西还是得慎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2:45 | 只看该作者

【一周高论(2013 11 07)】空鼻症:杀医血案的幕后真凶?


作者:刘彦伟 推荐人 顾怡
2013-11-08 13:35:33 来源:南方周末

腾讯《今日话题》2013年11月2日

    (原文摘编)在医生圈子里流传一则民谣:“妇科的脏,儿科的乱,四姑八姨上下蹿;内科的杂,五官科的医生最容易被杀……”提到耳鼻喉科的医生职业风险最大,让人颇感意外。但事实印证了医生们的说法!

    了解空鼻症,就不为怪了。一些人去医院看鼻炎,做了微创等需要修除鼻甲的手术,但术后出现鼻咽干燥、肺部难受、鼻子堵塞、精神不济、睡不着觉等症状;接着,各种复查、诊断均为正常,于是出现家人不理解,被怀疑精神病等况;再往后,有些人为了求医全国医院到处跑,并上网查询,用了各种办法后,知道自己患了空鼻症,于是又各种投诉仲裁,但往往无果。最后,或抑郁,或自杀,或嚷嚷着要杀医生。

    这些人在描述自己的状况时,几乎都用了“生不如死”这个词:“你想想,呼吸是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的,而每一次呼吸都是我的一次痛苦”。

    空鼻症可能已经间接“谋害”了许多医生!鼻腔有过滤灰尘、加温空气的温度及润湿的功能。一旦因手术治疗而导致鼻腔过度通畅,那就形成所谓的“空鼻症候群”。此时病人常会抱怨,咽喉干燥或有异物、鼻塞、头晕、睡眠品质差、胸闷和心情沮丧。

    这样一种1990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疾病(Empty Nose Syndrome,ENS)。2013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引用国外的最新研究,呼吁“对于任何鼻腔疾患,应首先采用规范的保守治疗方式,确实无效的情况下再采取手术治疗,并杜绝任何无限度地扩大鼻腔容积的手术方式”、“广大鼻科医务人员审慎对待鼻甲切除术,切勿过度手术治疗”。

    【推荐理由】2013年10月25日温岭刺医,正是发生在耳鼻喉科。凶手连某被怀疑有精神疾病。他2012年做了鼻中隔纠偏手术,在术后一直说“鼻子不通人难受”、“头疼”、“整晚睡不着觉”,可反复复查都没检查出有问题。家人怀疑他“脑子有问题”,把他送入了精神病院。莫非凶手得的是空鼻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2:48 | 只看该作者
玉道小兵 发表于 2013-12-5 22:32
我觉得吧除非真的很严重了,否则还是不要动手术的好。我家婆娘前两年鼻炎也差点去做手术,我愣是给拖了下来 ...


  是啊,现在医院都是向钱看,小病大治,隐患很多,不认识大夫,还真怕他们乱治。   但有的病还是要检查,出正式结论才成,还能多问几家,参考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5 22:51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也不能讳疾忌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6 07:17 | 只看该作者
专业领域里老百姓经常被牵着鼻子走,专家要么有学无德,要么不学无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6 08:21 | 只看该作者
2B喉科是危险,大多都是急症,要命{:soso_e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6 08:45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啥病,只要打坐静养,都会好。。。
嘻嘻,我就一蒙古大夫,别拍我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6 08:47 | 只看该作者
用火筷子捅捅{:soso_e101:}太吓人了。现在得鼻炎的满大街都是,还不都是污染的事。各种雾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2-6 08:54 | 只看该作者
害怕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2-6 08:55 | 只看该作者
身边一同事做了, 另一同事被我们强烈按住,没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2-6 12:46 | 只看该作者
字太多。看了头晕。墙裂要求花给科普下,啥叫那啥空鼻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3:21 | 只看该作者
zxxlb 发表于 2013-12-6 12:46
字太多。看了头晕。墙裂要求花给科普下,啥叫那啥空鼻症?


   报告领导,诱因是鼻壁因吸污染废气过多,导致增生(肥胖或家族遗传也有可能),呼吸不畅、睡眠时打呼噜。  医生用不保守的外科治疗方法,直接烧灼鼻腔,把鼻黏膜层烧灼掉,扩大鼻腔容积,以便通风。   不过会因为鼻腔变化导致头部内压力变化,有头晕、恶心、每次呼吸都会疼痛、鼻子干、鼻腔塌陷呼吸不畅等问题,这就是空鼻症。   有人会在几个月到几年内适应、呼吸顺畅,少部分人会终身感到难受,只有做填充手术弥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2-6 13:55 | 只看该作者
靠。直接烧灼鼻腔,这不是老军医么。{:soso_e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4:01 | 只看该作者
zxxlb 发表于 2013-12-6 13:55
靠。直接烧灼鼻腔,这不是老军医么。


   所谓不开刀、治完就走的,不就这样么,用什么激光物理清除鼻腔。  我形容,那就是火筷子捅鼻子眼儿。  {:soso_e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2-6 15:02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就有鼻炎,鼻子动了好几次了:微波,电疗,穴位注射中药。耳鸣好多年了,鼻子治疗后鼻腔很大鼻头有点歪,很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5:08 | 只看该作者
喝茶赏玉 发表于 2013-12-6 15:02
我小时候就有鼻炎,鼻子动了好几次了:微波,电疗,穴位注射中药。耳鸣好多年了,鼻子治疗后鼻腔很大鼻头有 ...


  兄有空去医院问问填充治疗是否能缓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5-24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