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友刘先生早前发来的材料,他说希望可以得到一件写实风格的鳖,而他对于玉件的喜恶与体积和手感有很大的联系。
根据他的材料,料子有很好看的皮色和细腻的肉质,是一件精品青白籽,如果要保留这样舒服的皮色,在设计上是很适合把鳖捆绑起来的。
原料如图,我把原料的表皮磨开,看沁皮裂深入的位置
从目前看来,料子应该沿着老裂先分开。
一是从料子比较“偏”的造型看来,
设计为一件比较整体的鳖其实有些不好构图,二是原料其实很大,在手感上更接近于“端”,而不是“把玩”。
我打算先切分料子,把料子取正。
这样,料子的沁皮裂基本上是取下来了。
非常高兴的是,刘先生把边角送给我了。
开胚如图。在这个时候确定捆绑草绳的留皮方案和鳖的大型。
这一步看起来,为了迁就皮色草绳太“斜”,因为它的缘故,一度导致怎么看它都得觉得哪不舒服,
于是。果断取正草绳的很必要的。
鳖背上的这块皮色在早期的方案中本来是作截短它的考虑。
但后来比划起来发现这块皮色切短以后,在构图上其实很小气。
用一笔大的皮色,虽在情理上有悖逻辑,但在画理上有助平衡。
当然,在处理画面时,需要做的就是把不合逻辑的东西处理得“看起来”符合逻辑。
所以,需要有条理交待清楚绳子的来龙去脉。
到这个时候处理每一个部分的低点,压出细节。
基本上完成进入打磨步骤。在打磨的过程中许多细节上的
微小起伏容易因为磨损而减弱,在打磨后需要反复调整和修磨。
好啦,一起看看完成后的效果吧。
头部特写
嗯。这件作品在打开皮色后,有一定色度上的提亮。可能是我刚换机器的缘故,
还是没有拍出原物的颜色,摄影技术有待加强。
绳子系在了鳖的尾巴上,顶珠用了原料做的一枚勒子。
算是原汤化原食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