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79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田籽玉是怎样形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0: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田籽玉是怎样形成的

对这个问题,我查阅过很多资料,也聆听过不少玉石专家学者的演说、论述,以及明间流传,基本说法都是籽料,因冰雪融化,山体崩塌,山料被顺水冲入湍急的河流中,再经数百公里水流搬运,相互碰撞、摩擦,棱角被磨去,最后卵状籽玉就这样形成了。
以上说法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根据我五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发现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洪水冲刷而成。也就是说,籽料的原生矿不是山料,它就是与山料一样的另一种原生矿。其根据有以下9个方面:
1.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即从出山流水的冰山脚下到和田市附近出产籽料的这段河流的距离约270公里,在这270公里的河床中,从冰山脚下往下约20公里的河床中,可以捡到为数不多的山流水,再往下的200公里的这段河床中根本就没有玉石,再从200公里到和田市附近的约7080公里的河床、农田、戈壁中就是籽料出产的主要区域。中间约180公里的河床中没有玉,下游这么广大的地域出产的这么多的玉石从哪里来的?
2.籽料的质地比山料以及经过洪水冲刷而成的山流水更加细腻温润,色彩更加丰富,品种更加繁多。我们都知道和田玉的分子结构相当稳定,所以玉质的好坏,颜色的多样,不是水流冲刷搬运能改变的,而它只能是这种矿物本身形成时就固有的,所以山流水不可能将粗糙的冲成细腻的,干涩的冲成温润的,更不可能将暖色调的冲成冷色调的。
3.籽料有白、青、黄、墨、碧等五种基本色调。而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山料中只有白玉、青白玉两种。黄、墨、碧三种籽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4.有很多籽料是半块石头半块玉共生的,我们都知道玉比石更坚硬更耐磨,玉被磨成了极其光滑的卵石,石头部分还能与玉共生这是为什么?
5.从籽料的质地、颜色、皮壳在河流中的分布状况看,经我多年的观察总结发现,颜色、质地、形状、性能,甚至皮色大体相同的玉料基本产出在同一段河流中,混淆的很少。这与山料的产出分矿坑的道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水冲下来的,它不可能有如此比较清晰的产状分布。
6.从和田地区东起策勒县的努尔乡,西至墨玉县的皮牙满乡,大约160多公里约90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都分布着与山料和籽料在形状、质地、颜色都不尽相同的戈壁玉料,这些玉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7.山流水每年正常的产量约为100公斤左右,按1万年计约有1000吨玉料。而现在我们每年大约挖捡有15吨玉料。和田玉为人类利用的历史也有七八千年了,按理这些玉料早已被挖掘光了,而现在广袤的戈壁和河流中还蕴藏着大量的籽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8.从籽料在河床、戈壁上沉积分布的状况看:第一层是5~6米的泥土;第二层是6~7米的细沙、小石子、核桃大和鹅蛋大的卵石子;第三层是3~4米的碗大、盆大、斗大的卵状石头;第四层就是岩石,再无沙石泥土的痕迹了。从这个分布看完全符合地壳变迁时翻江倒海,在一片浑浊的大海里,泥土沙石由大到小,逐渐沉淀下来的原理。
9.从和田市沿玉龙喀什河顺流而上,走约40公里就进入崇山峻岭的峡谷地带,玉龙喀什河蜿蜒曲折游走在深邃的山谷中,河水发出悦耳的流淌声,你站在陡峭的岸边,极目远眺刺破青天的群峰,依稀可见某些疯癫还残存着与河床中相似的卵状石头,山的缓坡与沟壑中均有卵石存留,每年顺流冲入河水中,这些卵石为什么会存留在几千米高的山巅上?
综上所述,籽料可能就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这种卵状的原生矿体存留在海底,后经地壳变迁,造山运动,新疆这块土地由大海隆起变成陆地,籽料也随之浮出水面,形成现在这种状况。所以籽料不是有山料经河水冲刷而成的,籽料和山料同样都是同一物种中两个互不相干的原生矿体。
以上拙见,请各位专家学者同行指正!
      
                                          蒋有儒
2014/9/14 蒋有儒:四川省乐至县人,现年74岁,从事和田玉开发、收购、鉴定、经营、研究工作已经55年了。他虽没有“专家“、”教授“这些光鲜亮丽头衔!但他确是和田玉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实践者、见证者和开拓者;是和田玉文化的坚定传承者、传播者和捍卫者;是和田玉质量的鉴定者和检验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专门从事和田玉事业时间最长、资历最深、经验最丰富的老前辈。曾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贺龙、陈毅、乔石、江泽民等的亲切接见!
现任中国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白玉研究会副会长、新疆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新疆宝玉石商会副会长、亚洲珠宝联合会副秘书长、北京珠宝研修学院客座教授。
著有《什么是和田玉》、《和田籽玉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羊脂玉》等专著。其立论新颖独特,鲜明突出,论据真实充分全面,结论准确精辟恰当。是指导,整顿当前混乱的和田玉市场,和帮助服广大和田玉爱好者,了解掌握和田玉相关基础知识的必读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9-15 0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9-15 10:52 | 只看该作者
籽料火山形成说,完全颠覆地质学和矿物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9-15 11:09 | 只看该作者
说的不无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15 11:09 | 只看该作者
路过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15 12: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9-15 12:35 | 只看该作者
咱不是搞科研,不用管那么多。好玩就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9-15 12:54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见过类似的报道,对子料是山上冲下来的产生致疑。看了这片文章,从我个人的观点看是对的。说不定以后科技发达了一下子发现大型的子料矿,到那时大家就不用花那么多钱买子料了啊,哈哈。只是个人观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9-15 14:31 | 只看该作者
一直觉得火山喷发说是对的,来自地心深处的馈赠,大家都要珍惜它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9-16 06:35 | 只看该作者
早已经被证明是错误贴子,还到处转来转去,无非是为了籽料市场的炒作.从第一到第九条,没有一条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9-16 10:20 | 只看该作者
和田玉矿,从成因上来说,主要有接触交代(主要是青白玉)和变质成矿(主要是碧玉)两种,这是地质学矿物学里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和火山喷发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寻根究源不能仅凭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7:55 | 只看该作者
新疆的猫 发表于 2014-9-15 10:52
籽料火山形成说,完全颠覆地质学和矿物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啊。

这个论点早就提出来了,今年有关专家和学者以及在此深入昆仑山进行实地调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7:57 | 只看该作者
我有风格 发表于 2014-9-16 06:35
早已经被证明是错误贴子,还到处转来转去,无非是为了籽料市场的炒作.从第一到第九条,没有一条是对的.

你这话说的刻薄了。这是蒋老师在和田地区工作三十年调研的成果。9月份在人民大会堂有个和田玉论坛,中外学者都会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0-10 14:12 | 只看该作者
空白 发表于 2014-9-16 17:57
你这话说的刻薄了。这是蒋老师在和田地区工作三十年调研的成果。9月份在人民大会堂有个和田玉论坛,中外学 ...

一点都不刻薄.只要是个懂点料的人,就可以一眼看出来,此贴子漏洞百出,连驳的兴趣都没有啊...玩和田玉要遵循科学原理,不要听假大空假大师忽悠,还好,市场非常理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8-2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