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玉圈频现“无结构”字眼,大概所有玩玉人所追求的终极细度就是“无结构”吧!以前常听玩籽料的朋友吹嘘某块籽料细度可达无结构,可是无数次经过电筒检验之后得出结论:无结构的玉根本不存在,要么是吹牛要么是玻璃。于是“无结构”就成了高高挂起的一个标杆,可望而不可及。 然而,直到最近两年,俄碧中一种被称为“鸭蛋青”的料子打破了这种局面。最初发现这种料子是笔者2012年在石佛寺的市场上看到的一串手串,淡淡的豆青色,泛着微微的荧光,无论自然光下还是电筒下,怎么看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结构,拿在手里,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光泽,很是迷人。
于是顺藤摸瓜,一路追随摊主来到他的家里,摊主的父亲是常年往返于河南和俄罗斯的料商,主要经营俄罗斯碧玉,在他们眼里,只有菠菜绿才有价值,而这种浅色玉料作为大料的边缘切下来弃之于角落,或者磨成圆珠作为赠品随意送送。笔者认为菠菜绿固然有其以“色”致胜的绝对优势,但这种鸭蛋青的细度却是任何和田玉种都望尘莫及的。于是尽其所能将摊主家所剩无几的一些边角和珠子收入囊中(无结构鸭蛋青只是碧玉的边缘的边缘,所以本来量就很稀少)。所幸的是,两年后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无结构鸭蛋青的可贵之处,甚至于一些大师和名家工作室也常有这种料子的作品问世,当然,它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近两年拍卖会上的新宠。古人玩玉讲求“首德次符”,内涵的发现和凸显真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时间就如同一阵风,会把表面的浅显的东西拂去,把美的东西留下来。鸭蛋青以其独特的优点逐渐被大家认可,玉质“细腻”“油润”“纯净”,颜色沉稳而不张扬,给人一种秀色内敛、“宽厚”“包容”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