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bob马在2009-6-6 11:27:25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img06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img0611.jpg:

随着一声:“朋友!你又来啦!"的问候,我又见到这块料子。近两年,我分别在乌市与策勒见过4次这块料子,记得价格大概分别是20000,7000,9000,10000,,,,这次是13000。呵呵!这是这两年我见到的发绿的黑青戈壁里面最好的之一了,价格是最贵的。
这个卖家比较有经验,第二句话就是:“上次你出到一万我没有给你,这次你再加三千就给你!”,,,,我呸!!考验我的记忆力呢?我记得我上次出价是2000嘛!呵呵!我一声不吭地玩着这块料子,听巴郎仔继续发挥:“朋友!去年我到北京,已经有人出到,,,,,”厉害!这句话其实很有分量,其高超的表达水准不亚于方鸿渐的那句口头禅:“兄弟在英国念书的时候,,,”——念的什么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留洋身份。同样,巴郎仔的这句话传递的重点信息是“我是见过市面的,不要把我当做小混混而指望从我手里捡漏。”呵呵!我不管,方鸿渐这个真留学生无非就念了个“道尔顿”,而眼前这个巴郎仔还未必到过北京呢。而且,他这个逻辑其实是极其错误的——凭什么我要因为你见过市面就要为你的料子多掏钱呢?应该是少掏钱才对啊——你不是见过市面嘛?那你更应该有办法买到便宜料子啊!!!其实,这个逻辑误区也存在于个别汉族玉商——尤其是大店。我经常在一些高端店铺里面听老板讲一些“见大世面”的故事,,然后是无一例外地很“体面”地给您报一个天价,,,极其荒诞的逻辑,好像他的体面需要您来买单?当然,我说的只是个别现象,绝大部分大店的老板素质是很高的,而且大店的购物环境好,服务好,精品多利于选择,所以适当贵些是可以理解的。
“上次我出到一万?呵呵!不管你记错没有,今天我只出3500,多一分钱我都不出了。你自己想清楚,而且,下次有可能我出价会更低。”,,我知道,我出这个价钱无异于放弃,但是我感觉既然买不到,还不如打击一下他们的高价信心——在巴郎仔眼里,再好的玉石,如果卖不出去,无异于一块石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img061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img0613.jpg:

堪称完美的宝贝!呵呵!但愿下次还可以遇见,如果巴郎仔彻底没有信心了,是很可能低于他的进价拿下的。 估计1手不过1千的DD,居然成了这个价,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