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不会的新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密度测试记录,晒太阳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20:2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测密度法可以将玉和是分开,期望用此法分开俄料,没门!所以还得结合各种手段综合起来进行判断,

简言之,猫猫之前的尊尊教诲切不可忘,他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凭经验的肺腑之言,我这测试算是弯路,望别的玉友别走了。

密度测试到此为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7 20:29:4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7-17 20:4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会的新手在2009-7-17 20:28:49的发言: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测密度法可以将玉和是分开,期望用此法分开俄料,没门!所以还得结合各种手段综合起来进行判断,

简言之,猫猫之前的尊尊教诲切不可忘,他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凭经验的肺腑之言,我这测试算是弯路,望别的玉友别走了。

密度测试到此为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7 20:29:45编辑过]

密度测试也不一定是鸡肋,比如在品相类似的镯子里挑头货,当然要挑个密度大的。[em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9-7-18 16: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7: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xwjwb在2009-7-18 16:51:04的发言:
如此钻研精神,何愁羊脂不落你家.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2-1 12:02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2-2 23:07 | 只看该作者
猫网是探讨和学习的好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2-3 09:1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学理工的吧,做实验可不该这么做啊,真的是不会的新手 。???
还是让猫教教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2-3 09:4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学习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2-3 10:19 | 只看该作者
   所谓读玉就是对玉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玉方法,同样对于白玉的玉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 对于开料师傅来说,料的硬度高,切得时间久,料对锯片有粘力,切边整齐不出毛口等等就是玉质好的表现。。。 -- 对于雕刻师傅来说雕刻时雕细部线条不易起崩就是玉质好。。。

       -- 对于打磨师傅来说比较能磨平整,不易斑斑驳驳,同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和油性就是玉质好。。。

       --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油润以及看不到结构会说玉质好。。。

       -- 对于资深玩家来说玉一眼看上去的老气感,玉质感以及一种天生的高贵之气是玉质很好的表现。。。

       究竟应该怎么去衡量玉质好坏?市面上常常看到一些新手拿到玉一上来比比白度,然后打侧光看看结构,这样能正确评价玉吗? 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好的青海料和俄料当做顶级的籽料买来了,因为那些料既白又看不到结构,但那些料真比籽料好吗? 但开料师傅也会跟你说:不---那些料的硬度比好的籽料还是低一些。

      雕刻师傅也会说:不---那些料雕特别细的线条还是要比籽料易起崩口。 打磨师傅更对你说:不---那些俄料青海料很难打磨平整光滑,比较容易斑斑驳驳,要靠比较复杂的打磨方法才能取得与籽料类似的光泽和视觉效果。 资深老玩家会对你说:不---那些料的油润度,手感,玉质感,内光都是无法和籽料比的,时间玩久了还是会变得干涩。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这就像让你评价那个女孩长得漂亮,而你就找些最白的女孩,然后拿着放大镜去看那个皮肤更细,看不到毛孔。。。哈哈,那不是太可笑了,但事实上很多初级玉友就是用这种可笑的方法来评价玉的,才会把好青海料和好俄料当极品籽料买来。。。

      那什么是玉质的本质?而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玉质方方面面的表现?其实玉质的本质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 细腻度,交织度,致密度,纯净度,籽玉所有的表现形式(细腻度,油性,糯性,光泽,玉质感,老气度,内光等等)都是源自于这四点,这四点是白玉品质的根本,对这四点了解透了,就可以解释上面的种种差异。。。

       -- 细腻度:很多人往往会把籽玉结构大小误认为是细腻度,其实不是这样的,细腻度就是白玉里面颗粒的大小,籽料与山料以及俄料和青海料的差别主要就在细腻度上,籽料的颗粒一般都较各种山料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籽料会有比俄料青海料有更好油润度和手感的原因。为什么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的白玉籽料就是因为羊脂极细腻,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只有细腻度很好的料盘后才会有这种感觉,以前我有个卖给爱萱的小佛,那料可以说在细腻度上是个典范,她拿到这件东西后对我说这是她见过玉质最好的料,摸上去有一种快要融化的感觉。另外细腻度很好的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的话,那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所谓玉质感是一种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同时又蕴含着很强内光,玉质感强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种高贵之气。 俄料和青海料普遍颗粒较大,也就是细腻度较差,表现在不容易打磨平整光滑,同时手感会较生涩,这是因为晶体的颗粒会比周边硬,所以颗粒越大这个差异也就越明显,所以青海料和俄料打磨时往往会产生亮点或斑驳感,现在的打磨技术还是可以把这些料打磨的看上去很细腻很油滑,但却无法改变其颗粒大的本质,所以经过较长时间盘玩以后就会变得生涩,为什么呢?举个例子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你用水泥浇注成一块石板,水泥颗粒很细腻,所以表面比较光滑,在上面越走越油滑光亮,但你如在水泥中加了很多石子或黄沙,那就不太容易磨平整,但用机器还是可以磨平的,但时间长了,水泥的地方硬度较低就凹下去了,而黄沙和石子由于硬度较高就突起了,这样时间久了反而变毛了。这就是俄料青海料盘久会变得生涩的原因,其实它们本来就是这样,人为磨光还是会变回它原来的样子的。。。 要说的是细度其实是没有底的,就像白度一样,细中还有更细的,所以很多玉友会问我这料的细度是不是顶级的,其实这是不对的,细腻度是不能顶级来表述的。

      -- 交织度:籽料的交织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结构,它是用来衡量白玉里面的晶体相互缠绕交织的指标,交织度是玉料产生韧性的基础,总之交织越充分的玉料韧性越好。。。 怎样的结构(交织度)是最好的,是打侧光看不到结构吗?这是不对的,其实很多青海料就是打侧光基本看不到结构,这说明青海料交织发育不全,所以青海料韧性不足,切起来比较软,同时发脆,所以一般来说青海料是三种产地中品质最差的,俄料就比青海料好多了,至少能看到云絮结构,虽然一般结构较大,说明交织的还不够,于田料的结构(交织)有方向性,所以不同方向切于田料有的方向容易起崩口,有的方向就还好。 总的来说,白玉需要有交织,交织越细密韧性越好,对于看玉料来说就是不打光看不到结构,打侧光能看到很细密很均匀的结构就是在交织度方面好的料子。

      -- 致密度:是籽料晶体间隙大小的指标,致密度不等同于密度,虽然跟密度有很大关系,同时致密度也不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结构,我是知道很多人把看结构当成了看致密度,这是不对的,那怎么看致密度,如果是开料的话看致密度就是看锯片拉出的痕迹是不是油亮的,那成品怎么看致密度呢?成品看致密度就是看光泽,光泽强烈一般致密度较高,但这又和打磨方式有关,所以你要比较几块玉的致密度,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分别把这几块玉对着布用力摩擦,光泽变强越多的就表示致密度越高,当然这只是给新手用的,对于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感觉到一块玉的致密度。。。 用同样打磨方式,致密度高的玉料出来的光泽就会比较油亮,出来成品视觉效果就会比较好,玉质感往往会比较强。。。

      -- 纯净度:是玉料的纯度,是棉,僵花,玉花,沁色,水线,纹等瑕疵多少的指标,那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玉呢?其实不是这样的,纯度只是一个指标,还是需要与其他指标综合来看,同时也看瑕疵在什么位置,到什么程度,比方一个美女身上长了一颗小痣,是不是就不是美女了呢,当然不是。那么长在脸上呢,也不一定,要看多大,是不是影响美观,说不定还是颗美人痣,更添了几分美丽,但如果脸上有几十颗上百颗黑点或痣,即使是小的,那也是麻皮,如果更是大的,那就丑陋不堪了,其实看白玉的瑕疵也是如此,要看具体程度了,这样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有了这四个白玉的要素,大家就可以理解本篇顶部的玉质的各种表现:

       -- 开料时硬度高---致密度高

       -- 开料时对锯片有粘力---交织度高

        -- 开料时切边整齐不出毛**织度高 -- 雕刻时不易起崩**织度高

        -- 打磨时比较容易磨得平整光滑---细腻度好

        -- 打磨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致密度高

        -- 结构细密---交织度好

         -- 油性---细腻度和致密度好

         -- 糯性---细腻度和交织度

         -- 内光强---细腻度交织度和致密度

         -- 玉质感强---细腻度,致密度都很好,交织度也比较好

         -- 老气感---细腻度,致密度,交织度,纯度都不错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的感觉 所以油糯性,内光,玉质感,老气感对于玉质的把握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最后两项),因为他们是几项玉质要素的综合表现,这远远要比打侧光看结构来的重要,有些差的料打侧光看还是很好的,有些很好的料子打侧光看还是能看到细密均匀的结构,当然不打光就能见到明显结构那肯定不会是上好的料。。。 如果学会了从内光,玉质感和老气感来把握和挑选白玉,那就一定会选到玉质好的玉料,也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假籽料的当。。。

戈壁兄的帖子,在这里晒一下,呵呵,有侵权的嫌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2-4 12:13 | 只看该作者
鉴于毛孔间间隔和原料的亲油性(水不容易进间隔,所以表皮有空气包裹影响准确性),建议换煤油做浸泡液体,数据更准确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31 13:3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