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真玉,历史学术权威界早有定论,没有讨论的必要。”“一个简道的事实,田黄,翡翠,黄龙玉,南红玛瑙,就不是玉,还用辨什么呢。”
什么是玉,历史学术界定义很宽泛,随便找本历史书看看,里面所指的“玉”,不光有闪石玉(这个我怀疑里面还不只包括透闪石),还有大量岫玉、独山石、石英岩玉、玛瑙、绿松石等等,甚至彩石类东西,特别是汉代以前的玉器。确实有人提了个“真玉”的概念,不过你拿个红山文化或良楮文化岫玉器随便问个考古学家,肯定告诉你是玉器而不会说是石器。这本该是矿物学方面的东西,既然这个历史学术权威非要出来定,还不让人家矿物学家讨论,那咱就更不敢讨论了。
2、要黄龙玉,没人拦着你!
对不起,本人是专注的和田玉玩家,对黄龙玉没兴趣。估计黄龙玉玩家乃至黄蜡石玩家里同样多数对和田玉没什么兴趣。本人认为各种收藏爱好都是平等的,没什么高下之分,只要自己喜欢,收集烟盒火柴盒也没什么丢人的。老实说我周围的多数人对和田玉倒都挺不屑,更多的人喜欢钻石、红蓝宝石或者翡翠,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不就是石头吗”,这我不在乎,人各有所爱嘛,不要搞得跟极端宗教主义者一样排斥异己吧。
3、各种场合,没有任何数据和成交表明,差不多档次的田黄,要比和阗玉贵,相反,只有和阗玉比田黄贵的。
数据不是没有,田黄大概你平时不感兴趣,我提供一下,和田玉的麻烦你自己查查
在嘉德春拍中,王雷庭创作的《深山问道》寿山田黄冻石薄意章主最终以425.5万元成交,一件清代的田黄薄意摆件《香山九老》以414万元成交,这两件田黄的重量都超过了200克,另外一件74克的明代田黄瑞兽摆件则以230万元成交,单克达到3.1万元。
而在福州的拍卖会上,由徐仁魁创作的325.1克田黄摆件《夜游赤壁》创造了425.6万元的当天最高价,林文举刻的品田黄石薄意随形章《赤壁夜游》重129克,以392万元成交每克成交价高达3.04万元,为该场之最。另外一件田黄《螭虎薄意章》也以369.6万元的高价成交,每克成交价为2.19万元。嘉德以及其它大拍卖行,似乎田黄翡翠更引人注目,和田玉风头差的多,我想也反映了市场和收藏领域热度不同的问题吧。
4、历史及现实都表明,玉就是要比石高一等。
这个观点我反问一句,是不是宝石还比玉高一等。其实出了中国,世界上大概只有毛利人和玛雅人有崇尚玉的文化,在其他国家,和田玉本来就是石头,还赶不上青金石孔雀石更受青睐。
另外当年坦桑石只被当石头,最近十年青云直上,进入高档宝石之列。等级高不高不光要看石头本身,还要看相应时代人的审美观点及族群文化、宝玉石资源状况,和田玉碰巧生在缺少宝石矿藏的中华民族边缘地带,确实是遇到了难得的机遇,印度本土及周边盛产钻石、红蓝宝石、黄金,尽管有着东方式隐忍的文化,却也未被和田玉和翡翠所吸引。
5、你说的好的南红比和田一级白玉山料贵,纯属无知范畴,真正懂的人会买嘛
谁无知,我不笑你了,论坛里“手艺人玉雕”南红生意好着哪,都忙不过来。喜欢南红的自然懂南红买南红,喜欢和田玉的人懂和田玉买和田玉,两者都懂的人十有八九两种都买,人家懂珍珠沉香钻石的人估计两种都不懂也都不买。翡翠价格比和田玉高多了,有的是人懂也有的是人买,当然咱不能排除很多不懂的在买,但翡翠行家很多你不能否认吧。
罗嗦了半天,其实我想争论不是来自和田玉或者翡翠玛瑙谁更好,关键在于有些玉友把个人收藏爱好有点宗教化了,不承认和田玉是作为众多收藏选择的普通一种,而是最独特最高尚的一种,就像穆斯林,只有自己的神是真神,别的宗教信的都是假神,有趣的是其它宗教也是这么认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