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6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北京人为何这么爱玩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代初期,南方玉器制作技艺更高,大型玉器需运到南方加工,但到了清末,名家荟萃,老北京已成全国玉器加工的翘楚,所谓“欲得精工,必得京工”,清末民初,“臭要饭的潘秉衡,大海茫茫何荣,小辣椒刘德赢,王树森赛孔明”四人号称“四大怪”,其中三人的绰号源于设计上极具特色,而潘秉衡是因为家贫,靠借钱赊账过活,加上他个性强,特立独行,因此得名。
  传统磨玉非常辛苦,要坐在“水櫈”上,双脚像蹬自行车那样不停运动,带动闸陀,用沙子一点点磨蚀玉料,一天下来,衣袖、裤裆损耗最快,所谓“有女不嫁磨玉郎,三年两头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转,补了衣袖补裤裆”。同样一块玉,好的玉工能片出更多的料来,身价也因此看涨。
  老北京人为何这么爱玩玉
  这其中有“君子如玉”的传统观念浸润,《诗经》中有“谦谦君子,温婉如玉”之说,汉代许慎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石经长期佩戴之后,受人体皮肤的影响,自身的光洁度等也会有所改变,古人认为这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
  真正掀起玩玉高潮的竟是乾隆
  乾隆刚继位时,励精图治,为改变父皇雍正时期过于刚猛、苛刻的作风,一度主张宽政,但孝贤皇后富察氏去世后,悲痛过度,加之当时朝野贪腐、涣散成风,转而刚猛任气,痛下狠手。到乾隆45年前,清朝达到了顶峰,经济繁荣,外患已绝,而乾隆因过度自满,转向好大喜功、追求享受。
  此前乾隆为整顿吏治,对奢侈品之类不甚陶醉,收取各地进献的贡品也比较适度,每年三次而已,但随着年龄老去,贪欲渐长,在常贡之外,允许官员随时进贡,有的官员一年多达二三十次,乾隆亦不以为忤。为了面子,收受贡品时,皇帝也还是要高价回赠的,且回赠应比市场价格更高,可乾隆哪里去搞这笔钱呢?清代政府支出与皇家支出分开,于是,和珅建议,官员犯错,如无大碍,可用罚款代替免职,这笔罚款甚巨,完全充作乾隆私用。
  有了钱,乾隆自然更热心于搜求珍玩,他储存了近1万块古玉,放在私密处,没事就去抚摩、赏玩,并给它们编目,评出优劣,终日不已。晚年荒政,以此为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清代官员到处搜求好玉进献,这自然刺激了玩玉的风气,虽然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累,带动了工艺进步,但总体上说,得不偿失。
  了解更多和田玉知识可访问藏玉网 http://www.icangyu.com
  我的小店 https://icangyu.taobao.com
  藏玉交友微信 zibuyan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16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