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转》痕玉定睛知有形 [打印本页]

作者: 猫和马    时间: 2016-5-16 11:12
标题: 《转》痕玉定睛知有形

      痕都斯坦玉器,简称痕玉,是指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痕都斯坦玉器的形制比较特殊,常以动物和花形组成,有的器物的造型甚至就是一朵盛开的花或一片橄榄叶,器柄大多琢作花苞或缠枝形的茎叶,如葵瓣盘、莲花式碗等等,还有采用不同的兽耳或兽角作造型的。


  清朝时,痕玉传入我国,因其富丽工巧、轻薄莹透的特点而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因而命造办处如意馆极力仿制,这种痕玉作品后来被称为“西番作”。


  痕玉组合运用了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手法,表面处理又普遍采用剔地阳文的方法,即雕刻时先琢平底子,再浅浮雕纹饰,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以增强艺术表现效果。


(, 下载次数: 26)

   痕玉造型庄重圆润,极具几何对称和谐之美。其制作工艺普遍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


   由于器壁薄仅数毫米,痕玉入手时可说是轻若无物,素有“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薄于纸更轻于铢”的美誉。


(, 下载次数: 31)

(, 下载次数: 30)

      清代宫廷中,最常以青白玉来制作薄胎器皿,这或许与青白玉的特点有关。被掏空并打磨至“轻薄如纸,可浮于水”程度的青白玉,色泽清丽柔润,有着别具一格的温雅细腻感。


  痕玉大体上分为食器与杂器两大类,食器有碗、杯、盘、壶等,杂器有瓶、罐、盒、文房用具、香炉等。

(, 下载次数: 27)

      痕玉源自伊斯兰,但在传入中国后,又在我国工匠手中被发扬光大。清代的能工巧匠们吸取了“西番作”造型别致、花纹流畅、胎体透薄的优点,再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带有西番风格的玉器。简而言之,就是中式造型,西式的装饰纹样。这种中西结合的别样风情,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痕玉不分民族、地域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作者: 断桥残雪    时间: 2016-5-16 18:26
天津博物馆见到的剑柄,补充一下吧

作者: 秋风浅    时间: 2016-5-22 22:03
有点不明白,痕玉是一种玉石?还是一种制作工艺?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