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2897|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几天的随身玩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7: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已经有大半年不买东西了,最近买了俩烟嘴,其中一个最近常常随身把玩,虽然色青肉烂,但是包浆无敌,拿在手上就出汗,喜欢这种感觉,发出来和大家共享,图是用同事的相机拍的,比较糊了大家凑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4-14 19:23 | 只看该作者
花熊真有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4-14 08:18 | 只看该作者
phoenix1133 发表于 2012-4-13 21:38
烟草没传入中国时,古代人抽什么啊?

马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4-13 18:22 | 只看该作者
手纹真密 感情细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13 18:29 | 只看该作者
从海冰兄那转了一个青白老烟嘴,最近也是常常拿着玩。老玉确实有独到的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13 21:38 | 只看该作者
烟草没传入中国时,古代人抽什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13 23: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皮壳够到位了,这种年纪更大,同好握爪!...咋握了一手的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13 23:14 | 只看该作者
phoenix1133 发表于 2012-4-13 21:38
烟草没传入中国时,古代人抽什么啊?

拉登兄...您不如问汽车进入中国前,咱国人开什么啊?这个应该知道的人更多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14 06:51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2-4-13 23:14
拉登兄...您不如问汽车进入中国前,咱国人开什么啊?这个应该知道的人更多些

呵呵,我就是觉得好奇,看到熊版的烟嘴突然想到很多新鲜玩意没进来前,真不知道古人平常干些什么。
没想到熊版给了我一个超级详细的解释,感谢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13 23:16 | 只看该作者
驴牙医 发表于 2012-4-13 18:22
手纹真密 感情细腻

老驴,俺知道嫩看某些个器官的眼力一流,木想到连手相也会看,俺真服了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4-13 23:21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2-4-13 23:16
老驴,俺知道嫩看某些个器官的眼力一流,木想到连手相也会看,俺真服了U!

呵呵 地摊买本书学的 这可是泡MM绝招 抓住MM小手 仔细的摩挲  把MM唬的一愣一愣的 别看花斑嘴那麽贫都没找到对象 主要他没找到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4-13 23:28 | 只看该作者
驴牙医 发表于 2012-4-13 23:21
呵呵 地摊买本书学的 这可是泡MM绝招 抓住MM小手 仔细的摩挲  把MM唬的一愣一愣的 别看花斑嘴那麽贫都没找 ...

对,没把人拉住,后续工作准备得再好也没法做,老驴好好点化下小花,也省得他实在没撤了动兔儿爷的心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4-13 23:35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2-4-13 23:28
对,没把人拉住,后续工作准备得再好也没法做,老驴好好点化下小花,也省得他实在没撤了动兔儿爷的心思

他再不开窍直接弄个热水瓶给他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4-14 06:45 | 只看该作者
熊版,我太感动了,真没想到你有这么完美的答复,多谢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13 23:44 | 只看该作者
驴牙医 发表于 2012-4-13 23:35
他再不开窍直接弄个热水瓶给他就行了

你再教他点儿动静小点儿的不行?他嘴贫,不过他自认为脸皮比较薄,人家害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13 23:49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2-4-13 23:28
对,没把人拉住,后续工作准备得再好也没法做,老驴好好点化下小花,也省得他实在没撤了动兔儿爷的心思

   刚看还热泪盈眶,以为前辈仙人终于要度化我逃过2012,没想后面来了个如此饱含基情的预言……      至于么? 我又不是精力旺盛到天天捏着鲍鱼乱刻的某大夫,也不是守着恁多老玉没事就抛出俩来谗人的某店主。  这样吧,要是我实在没辙了,那在动兔爷心思之前,先动动您二位。  

    冷静下来想想,一位有手艺,一位有基业,我选谁好呢?  这真是一个让人颦眉费思、乱绞心肠的长夜啊……


    我……我都说什么了?  这论坛指不定要被我败坏成啥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13 23:51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2-4-13 23:49
刚看还热泪盈眶,以为前辈仙人终于要度化我逃过2012,没想后面来了个如此饱含基情的预言……       ...

选个大号的热水瓶吧 便宜 实惠 还可以加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14 00:07 | 只看该作者
驴牙医 发表于 2012-4-13 23:51
选个大号的热水瓶吧 便宜 实惠 还可以加温

    主要还得有大夫的科研成果,南红也好、橄榄也罢,要不看着大作,我还真没什么灵感。  话说最新作品要试验勾关老爷的脸儿了?  还准备带个五缕长髯的髯口?  应该叫大夫升级版 —— 胡须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14 00:28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2-4-14 00:07
主要还得有大夫的科研成果,南红也好、橄榄也罢,要不看着大作,我还真没什么灵感。  话说最新作品要 ...

小花的文才一流!不像俺就一土包子,就知道带毛的,到小花小贫嘴里听着咋就那么一个雅得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14 0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2-4-14 02:14 编辑
phoenix1133 发表于 2012-4-13 21:38
烟草没传入中国时,古代人抽什么啊?


     回禀拉丹拉大爷, 在烟草这东西还在南美大陆时,也就是大约1492年10月哥伦布接触到印地安人之前,世界其它地方还真没有吸烟之说,更没有烟具。  我国是在万历年间,或者说是“隆庆开关”时由传教士引进的(因为他们是长住中国,所以是由他们传入的可能性更高些,但也不排除是水手间交流传入的)。   早年认为现今菲律宾所辖的吕宋岛是传进我国的最后一站(应该是之一,共有三条路:吕宋——福建; 印尼、越南——广东; 日本、朝鲜——东北),文献记录里也都说这是  “吕宋国所产烟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  ,   “龙岩州货之烟,俗云芬草,崇祯初年始种之。”    , “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皆种植之矣。”  , “凡烟草顶上三叶谓之盖露,极青翠、香烈,俗美其名曰醉仙桃,曰赛龙涎,曰担不归,曰胡椒紫,曰辣麝,曰黑于菟,皆是物也。”      “淡芭菰(烟草)好解愁能,幽怨传来吕宋(菲律宾)曾。”

     08年10月,湖北郧县东汉墓发现铜烟斗,但这是孤例,就不讨论了,因为要说的是广泛的抽烟及烟具,而不是这类至今存疑的。

    最早的南美人,讲究些的,用一根管子,顶端分为“丫”型叉,吸铺在固定地方、燃烧的烟草,不过是用两个鼻孔吸的,能吸很久,直到飘飘然近乎失去知觉;   如果是在野外、旅途,则随身带着晾干的烟草,用中空的木棍、石棒、苇杆吸进嘴里,然后从鼻孔和嘴里吐出烟气。  这两种方法应是并存的,而且都算至今未改其形态。  但很快大屠杀就要开始了,主教们消灭那些异端文化还来不及呢,也就没人研究哪种是主流。   

    等到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已经吸上瘾时,才发现欧洲气候不适宜种烟,而北美更适合大范围种植,所以后来的美国成了最大的产国和出口国,直到朝鲜壬午政变后一年,也就是1883年,烟草还是美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其中为了广泛种植烟草等作物,开始出现从非洲掠夺当地人作为黑奴。         (壬午兵变您不知道?就是前些年有个明成皇后的电视剧嘛,真实情况是里面皇上的爹突然RP大爆,不满儿媳乱国,要政变摄权、海扁给王后撑腰的日本人。  结果日本外相想“名为谈判、实为接管”朝鲜, 清政府反应迅速,派吴长庆、张謇、袁世凯入朝,迅速平息军乱,让日本没了控制朝鲜的借口。  而时年23岁的老袁从此步步高升,亦和日本明争暗斗到称帝前夕)

    中国,要到万历后期,才开始认识、接受烟草(以前的菸是指草木枯萎之态,而烟草这词是指长势丰茂而有水气的矮草,现在说烟应该是正字,不过台湾至今还是用菸草这词),最直接的证据是万历六年成书的《本草纲目》记载近1892种药用植物,但没有烟草。  开始传入时,可以说已经把一个成熟的系统完全传了近来,比如嚼烟叶、抽烟叶、吸水烟、还有泡制的鼻烟。到了明晚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活跃)和战乱加剧人口流动,本来是用于避虫、药用的烟开始风靡全国,以至  “三尺童子莫不吃烟”  ,“男女老少,无不手一管、腰一囊” 。 到了清朝兴起时,烟草更盛,本来是私人行为的吸烟,变成 “大庭广众中以此为待客之具”,也就是成了交际工具 —— 人人都吸,无谓避讳。  后来水烟、鼻烟都被慢慢淘汰,到民国中期,只剩下工业文明的卷烟和我们认为很古老的旱烟 —— 其实后者还不到400年历史,但估计以后的历史也不会短。


     所以在烟传进来以前,要是在路上找人借个火儿,除了点灯笼应该不会有别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8 13:4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