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贴中提到的玉料加工问题,是我们目前正在学习和探索中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很多认知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对于多数非专业雕刻者来说,在“看料”上必然存在许多先天不足,比如搞不懂一块料适合不适合加工,加工的话适合做哪种题材,料子切开后会不会表里如一(主要指颜色和瑕疵),局部的皮色和石僵能否进行巧雕处理,各种瑕疵能不能借或者去除干净等等。因此,我们倾向于求教“专门人士”,包括上海和苏州的职业玉雕师和有着丰富切料经验及打磨经验的人士,其中有的是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他们的指点,我们受益匪浅,既学到了在采购原料时应注意的问题,也避免了资金使用上的失误,同时还对玉石雕刻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而,任何时期的认知总会有局限性,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昨天的认识被今天的认识所否定是难免的,比如,过去认为“凡是玉石都能做”、“只有做不好的雕刻者,没有不能被做好的玉石”,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宽泛的角度看,玉石、岩石、金属甚至泥土都可以雕,但“可以雕”不等于“适合雕”,即使具备“化腐朽为神奇”能力的大师,只能是在选材上比“化神奇为腐朽”者更具慧眼而已,而不可能随意“点石成金”。 从玉石原料的整体看,如果说大多数原料不适合加工,有过淘玉经验的朋友想来不会有什么异议。所谓玉者,石之美者也,没有丝毫美感和不能通过其他手段使其获得美感的原料,显然与绝大多数人的审美认同相悖。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比如肉质细腻、肉质干净、颜色明快、玉质熟糯,还有常说的温润感,那样的料子加工后可以充分体现玉石的美感。 足够好的料子最适合做,中规中矩做出来就能好看,比如色白肉细的光白籽;差不多好的料子可以做,比如色正肉细带皮的料子,如果精心设计,照样可以做出彩;勉勉强强的料子也可以做,比如颜色不靓、无聚皮但肉质细腻或者有特色的,完全可以“粗粮细做”;再差一些的料子,可以找价格便宜的工,作为“个性定制”。 那么太差的料子呢?也就是不达标的原料,比如肉质稀松、结构粗大、色闷、棉、花、裂、脏、僵兼具的,就算设计巧妙,再怎么做也只算是“废物利用”。 在现实中,太差的料子很多,不管是籽料、山料还是戈壁料,如下图 这些是戈壁料,基本都是原生的,但一块都挑不出来。 即使是这堆较好的,肉质细腻的也很少。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99%的戈壁料不适合做,所谓99%,是指在100块戈壁料中只能挑出1块可以加工的,实际上这个百分比说的太保守了,事实上,很多可供挑选的成堆的戈壁料不止上百块,经常连一块也挑不出来,有机会的话,玉友们可以亲自挑选一回看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百分比基数,是特指产出总量,而非专门的戈壁料卖家所销售的经过多次筛选后的那些(说到这里,大概专门销售戈壁料的玉商可以不用误会了吧。记得跟北京的戈壁玉商聊过这个问题,对方一听到99%,马上就表示反对,说好的戈壁料哪有1%那么高的比例呀,他买的都是几百块中挑一块,容易吗,呵呵)。 既然谈到了戈壁料,顺便再聊一点看戈壁的小经验。 首先说肉质,戈壁料的肉质是否细腻,从皮子上很容易分辨出来,这里说的皮子,不是籽料的“皮色”,是指戈壁料表层皮壳。按雅园的分类,可以分为柚子皮、橘子皮和鱼子皮。最细腻的是鱼子皮,其次是橘子皮,最次是柚子皮。 “通常柚子皮和橘子皮的戈壁玉其皮壳下的内在质地稀松且带有明显的玉花,而鱼子皮下的玉质相对于另两种是最为细腻的”,这是雅园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作出的总结。 这是柚子皮戈壁料的皮壳 这是柚子皮戈壁料的切面 这是柚子皮戈壁料的原石 这是橘子皮戈壁料的皮壳 这是橘子皮戈壁料的切面 这是橘子皮戈壁料的原石 这是鱼子皮戈壁料的原石(图纸用黑线圈起来的2块是鱼子皮,另外2块是橘子皮) 这块也是鱼子皮的戈壁 鱼子皮戈壁料的切面与比较细腻的籽料的切面一样,都是基本无结构,加工后的效果也近似。橘子皮和柚子皮的戈壁不适合雕刻,因为切开后会看到明显的结构,做完后即便有很好的打磨抛光,上手仔细看还是觉得结构太粗,美感不足。(戈壁成品的效果不能单看照片,实物上手后便知) 总的来说,戈壁料中的鱼子皮料的比例很低,又是鱼子皮且肉内又无棉点和糖色的则更少,这也是好的戈壁料较同等细腻的籽料更为少见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戈壁料中99%都不适合雕刻”的主要原因。 其次说净度,戈壁料的肉质普遍不够干净,多数肉内有棉点、僵点和糖色,色纯且净的很少,在加工时难以处理干净。 最后说油性,绝大多数戈壁料都比较干涩,这是目前能看到的戈壁料的现状。与籽料一样,戈壁料的油润度与肉质细腻与否无关,与肉质干净程度无关,很多鱼子皮戈壁的油性比不上柚子皮戈壁,很多肉质不够干净的戈壁具有很好的油润感,如下图 上述关于戈壁料的说明图片借用了雅园的照片,特此说明。 上面说到多数戈壁料不适合雕刻,是单从加工角度而言的,不是说戈壁料不能玩或者价值低,戈壁料与籽料有不同的玩法,希望不要被误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