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以前的照片了,是一个肉质细腻的青白玉籽,切过了,肉质十分细腻,灯下无结构,真皮,表面看起来十分完美,但是十分感谢这个朋友把料子切开来卖了,经过仔细的端详,发现了一些端倪,第一张是正面,看着确实舒服,第二张是侧面,略微有点瑕疵,感觉是浅裂或者是老绺,但是从切面仔细观察后发现,2图中间那条绺裂其实已经深入到很深了,几乎已经到石头的中间部位了,一条隐藏的很好的裂隙,即便是明料子,如果不借用放大镜,在自然光下也不会很容易发现。嗯,不容易被发现,但是还是存在的。
有段日子没上来比划了,一个年过的比较忙乱,包括小店,还有其他的事儿,虽然有的方面有所改观,但是也出现了像那条裂隙一样的隐秘但是又无法避免的问题。
那该是一道怎样的裂隙,今儿又小喝了点,然后就又是发散的思维,开始胡乱琢磨,就好比我们玩石头的时候,尽量避免可以避免的直观瑕疵,尽量让手中的物件儿保持相对的完美,就好比我们在过的那些日子,发生的事情,生活,工作,或者是其它,追求一种相对的完美,期望达到预期内的目的或者是超出预期的积极的目的。但是,可是,可但是,预期的种种就像这个料子的表面一样,很多诱因在指引你,在推动你,等你一步步接近它的时候,终于有机会去近距离剖析它的时候,一种更为直接的、可以打碎你所有预期的结果出现在了面前,如何解决?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有的人喜欢追求完美,可以理解,自身的一个相对增加压力的喜好,凡事都要尽善尽美,不能容得一点问题,所以,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就断然放弃;也有的人喜欢保留与规避,我认为这是一种平静的处理方式,当然,仅仅是个人看法,也许不会有绝对完美的事儿,但是遇到了相对完善的一个物件儿的时候,在考虑它的瑕疵的同时因该不应该忽略其他的因素?如果是把这个料子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雕琢,但是那条裂隙恰恰如同一条沟壑一样横在了面前,难道只有放弃?也许,它有一面是相对完美的,就是值得保存和拥有的,毕竟,能做到一面是相对完美的料子,不多。
如果这个料子是个完整的,形状漂亮的,布满了诱人的皮色,纯净的肉质在灯光下静静的呈现在你的面前,那么,该如何去判断它其中的很多东西,那个时候,我们在注重整体的一些积极因素的时候,会不会因为那种即将拥有的美好而忽略了拥有它以后会出现的一些状况?也许,有的人确实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到真正面对类似的许多看起来不完美的事情的时候,到底该如何去面对?是因为猜不透的过程还是猜不透的结果?还是我们把结果努力的靠自己的臆想去 向好的方向推动,结果,跑偏了。那我们还继续前进么?
应该还得继续吧,就为一些无法彻底看透的东西,为一些暂时理不清头绪的物件儿,停滞不前?保留与规避,在理智与冲动的间隙里把握,那也是一道裂隙吧,一条可以让人清醒的裂隙,有的时候,一道裂隙也是一块空间,或大或小,同样可以伸展,可以让空气清新流通,可以让种子发芽舒展,尽量多向积极地方面考虑,始终消极下去,就真的消极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不要考虑那究竟是一道怎样的裂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