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86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戏】 “天津观众太可怕了” —— 天津卫的规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3: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3-8-27 14:11 编辑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石岩
发自:天津 2013-08-22 18:48:19


[size=1.1em]来源:南方周末



    不太久前,天津都还是个戏剧大码头。京剧界有句老话:北京学戏、天津唱戏、上海赚包银。天津出演员、出导演,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戏剧界“大名字”好多生在天津、长在天津,但出名不在天津。 (东方IC/图)



天津人三千五千捧角没问题,自己掏钱看戏就是没面子;
老戏虫看戏只看“核儿”,开场就到那叫不懂行;
天津人看戏不给任何人面子,看出来毛病当场起哄绝不手软。


   别地儿晚间上演的戏码大多7点半开锣。首届西岸·“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8点。因为“八点天儿还没黑呢!看戏之前俩人儿不得吃点饭嘛?”但跟别地儿一样,戏剧展口气也不小:要办成“戏剧界的奥斯卡”。
2013年8月4日,开场二十分钟以内,一直有观众出来进去。坐在座位上的,心也浮着,嗡嗡嘤嘤交头接耳。简直就差头顶上飞过几个热手巾把儿。


   夜11点,演出结束。三三两两的老夫妻、老姐妹儿、怀抱婴儿的小夫妻、五六个老头一串儿,鱼贯走出剧场——在别的城市,你看不到这样的组合。天降豪雨,观众堆集在剧院门口,一片微剧评:“直奔主题不就完了嘛!好嘛,耨介么多零碎儿!”“音响嘛玩意儿那是!根本听不清,跟作报告一样,就台上讲得高兴!”


    也有看美了的,谢幕的时候涌向台口,用手机拍九十岁的评书艺人刘立福,拍七十岁的相声演员“少马爷”马志明,拍有“小冬皇”之称的京剧演员“瑜老板”王珮瑜,久久不愿退去。别人抱怨,他们心满意足地回味。


    卖一次性雨披的小贩让微剧评戛然而止。大家一哄而上,有如菜市场抢购便宜带鱼。小贩来不及把钱抹平,一团一蛋地塞进裤兜,慌乱中,钱掉地上,白发苍苍的顾客弯腰替他拾起。场面虽乱,买的、卖的,俨然一伙,谁也不为拥挤生气,谁都奋力向前挤。


    剧展的种种“哏儿(天津方言,好笑的事)”,让策展人马千又笑又气又叹。“你见过剧院前台除了节目册、纪念品、衍生品,还买牛肉烧饼的吗?”


    亲眼看见,一位大姐站在剧场前台,节目单、纪念版T恤、瓶装水问了一溜价,最后听得牛肉烧饼6块一套,“那行吧,你给我拿仨”。


    马千受了启发:明年再办剧展,干脆在剧场门口支摊儿,卖无油烟的煎饼果子。“咱在国外看戏,能吃哈根达斯、喝葡萄酒。中场休息,侍者拿着笸箩,卖布丁、起司,观众边吃边喝边聊。那是看戏的一个环节、一种仪式。许他们吃汉堡,就不许咱们吃牛肉火烧吗?”



    被遗忘的天津自得其乐


    听说马千要办戏剧展,朋友们纷纷揶揄:“卫星城的戏剧展”、“开拓二线城市演艺市场”。


    马千的想法很简单:给天津人一个在家门口看戏的机会。平常天津人看当代戏剧,得像相声《钓鱼》里的“二他爸爸”一样,赶上一拨是一拨。办个剧展,大伙可以直接拿渔网抄。抄上来的许是胖头、许是海虹、许是河虾。就算是河虾,也能卷饼吃。


    孟京辉导演的《活着》,田沁鑫导演的《四世同堂》,天津人艺版《日出》,津味戏《相士无非子》,斯琴高娃出演的《大宅门》,台式心灵鸡汤剧《弹琴说爱》和《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陈佩斯的情景喜剧《阳台》,任鸣的《燃烧的梵高》,相声、评书、京剧一勺烩的“墨壳原态”《乌盆记》,十出名剧在天津相遇,组成一锅“乱炖”。天津观众不在乎,咱什么没吃过没见过?


    且不说九国租借、洋务运动的遥远往事,就戏剧来说,在不太久之前,天津也是个大码头。天津不欺负生角,评剧、京剧,文明戏、相声、评书……能在天津红,再去北京、上海,就有了底气。京剧界有句老话:北京学戏,天津唱红,上海赚包银。天津籍老作家林希的解释是:在天津唱红,等于经历一轮草根化过程,经此淬炼,艺术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所以天津出演员、出导演。李叔同、曹禺、焦菊隐、黄佐临、石挥、梅阡、林兆华、陈道明、梁冠华……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戏剧界“大名字”好多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出名不在天津。


    天津的戏剧风华容易被人遗忘,就像人们忘了中国第一套邮票、第一台国产电话机、第一所自办西医医院、第一家电影院、第一支铜管乐队、第一个西餐厅都出自天津一样。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幽怨地统计出一页页的“老天津之冠”,其实今天的市井天津人并不在乎:爱谁第一谁第一。说我们隶属河北也行。可谁把我们家私搭的小厨房拆了,我跟谁急!


    被遗忘的天津自得其乐。茶楼、文化馆、公园里的曲艺演出从没断过。最便宜的票八块钱,新人演票价十块二十,略有名气的角四五十块,“会所级”场子包厢票价1680元。评书、相声、鼓曲、京剧、梆子什么都有。曲艺团退休的老人儿、曲校刚毕业没有事由的学生,自己搭班儿,老少配,组成“哈哈笑”、“众友”一类的民间团体。民间团体撑起天津市井演出百分之七八十的份额。大角也下茶楼。评书表演艺术家刘立福88岁的时候,在同悦兴茶楼还有演出。马三立之子、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志明在被商业包装之前,也到茶楼说过相声。


    除去最有名的一两家,茶楼演出大多不计入票务公司的售票系统,因而总盘难以统计。观众也比较随意,有晚来的有早走的,老听家自带茶、自带小手巾里包着的点心。


    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娃娃,马千最温润的青少年记忆多在周末。三五小伙伴相约,上午要么文庙听讲座,要么二宫、三宫(天津第二、第三工人文化宫)淘旧书,下午茶馆听相声。文庙的讲座五花八门:古琴、诗词、鸣虫、论语、器物、方言……以今天的标准看,讲座里大家一抓一大把。历史学家李世瑜讲天津语言文化,书法家龚望讲《左传》,本地诗词名士曹长河以河北梆子的唱词讲李商隐诗的道理。


    逛旧书摊的有老有少,插秧技术、母猪产后护理、人美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册和得月楼版《二十四史》、民国书籍、袁克文的手札混杂在一起,都有顾客。自行车车筐装得颤颤巍巍的,就该转场茶楼了。


    茶楼是俗文化和雅文化合流的地方。传统相声《对春联》、《文章会》,小市民的嘴脸后面有文人的趣味。陈派评书《胭脂》,把《聊斋志异》不足四千字的原文敷衍成三十回的评书。艺人一张嘴、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方手绢,俨然一出独角戏。故事被演绎得跌宕起伏,背后的叙事技巧够有心人就着茶点咂摸几年。


    “天津的文脉没断。”在马千看来,被遗忘有被遗忘的好处。在一个文脉不断的城市,小市民有小市民的鉴赏力。不拽术语,大白话却往往鞭辟入里。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的时候,马千旁边坐了俩大姨,一边织毛衣,一边嗑瓜子,一边聊天,甲问乙:介嘛介是?  乙:介你都不知道?介不《雷雨》吗?


    天津人好看戏,好捧角儿。为捧角儿,吃饭、买花……三千五千愿意花,但自己掏钱买票那是没面子。中国大戏院有一位逢戏必来的老观众,从来不买票。他不是谁的关系户,只因为他爷爷辈儿就在大戏院看戏,每场演出,票房得特意为他留票。


    老戏虫看戏只看“核儿”。开场就到,一坐坐到幕闭,那是不懂行。演《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王平、马谡一出场,懂行的观众全离席了,到剧院前厅扎堆儿抽烟,司马懿上场,再鱼贯而入。


    等散场,这帮爷扔的瓜子皮、包装盒能堆出一座小山。



    台湾 “表演工作坊” 的《弹琴说爱》到了天津水土不服, 两小时演出, 五六百人次的大妈大爷中途退场。留在场内的九百人, 被制作人归为 “种子观众”。即便如此, 在他们的巡演地图上, 天津还是被归为 “四线城市” (戏剧展供图)



   可放掉的市场,还是待开垦的“生地”


    在天津剧展演完一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台湾果陀剧场的制作人余大任把天津定义为“初级市场”。因为整场演出,观众席的混乱在果陀所有大陆巡演城市中无一可比。晚8点开戏,8点35分,剧场入口等待入场的观众仍然人声鼎沸。


    “天津观众太……可怕了。”在“太”处迟疑了一下,王可然最终大笑着说。


台湾表演工作坊的《弹琴说爱》上演那天,制作人王可然坐在剧场最后一排,眼见整场演出每隔五到十分钟,就有一拨观众进进出出。开场二十分钟,演员范德腾被台下动静搅得无法入戏,频频出错,王可然紧急到后台安抚导演。听说台下观众在讨论婚嫁、布料、菜价,导演丁乃筝略略释然:天津人把进剧场当作了串门。


    习惯了进出相声茶楼的天津人,最初相邀“表坊”的相声剧《那一夜,我们在旅途中说相声》来参加剧展。“表坊”却有自己的打算:测试天津市场的成熟度,相声剧并不是一个好剧目。固然会有人冲着“相声”进剧场,但他们是相声的观众,不是戏剧的观众;台式相声和天津相声俩味儿,奔相声而来,观众可能失望不小。


    最终,《弹琴说爱》到了天津。这部把西方音乐掌故和各种人生感悟熔于一炉的小戏,在京沪颇有人缘,到了天津,却水土不服。


    演出在天津大礼堂,相对于1900人的座位,票房不理想,东道主天津河西区政府买了几百张票,到SOS国际儿童村和中老年人聚集的社区发放。几百个大爷大妈走进剧场。操着台式“国语”的演员在舞台上有板有眼:“哲诚,你喜欢蓝色吗?”台下老年军团嗡嗡嘤嘤。


    这不是“表坊”第一次遭遇天津卫。2012年,已在大陆多个城市巡演近三年,票房、口碑都不坏的《宝岛一村》进津门试水。演出商费了老劲催票,最后只落了个“略赔”。


    经此一役,在“表坊”的大陆巡演地图上,天津被定义为“四线城市”。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二线城市:昆明、广州、长沙、武汉、合肥、南京;三线城市:西安、郑州……此处划“线”的标准是:没有明星,仅凭戏的品相,能够拿到什么样的票房。广州“沦为”二线是因为粤语文化圈的某种“排他性”,粤语歌会在广州可以大卖,表坊的“国语”话剧一直赔钱。


因为“运作太费劲”,王可然一度把天津定义为“可以放掉的市场”。但他同时又知道,天津是一块有待开垦的“生地”:直辖市,上千万人口,其中不乏有购买力的“主流人群”。


    外人临渊羡鱼的时候,天津人自己开始织网。薛乃夫原本做水产生意,后转行做演出。在天津及其他二三线城市深耕十年,薛乃夫得出结论:天津演出市场“该做、可做、能做”,但要做,就一定得尊重“地域文化”。


    2008年,薛乃夫在西安做郭德纲的相声专场。当时,郭德纲在天津已经大火。每年正月初三,德云社回天津“省亲”,五六千人的体育馆,满坑满谷,一票难求。在西安,还是郭德纲,临演半个月,3000张票卖出不到一半。同期,郎朗在西安城郊一座7000人体育馆的钢琴专场,票罄。


    有这样的经历,作为承办方负责人,薛乃夫将天津剧展剧目选择标准定义为“民族艺术”+“年度票房剧目”。“民族艺术”照顾天津人欣赏曲艺的传统,“年度票房”直瞄普通观众。
这种“接地气”的眼光颇得部分同业青眼,其参照系是:“中国有多少戏剧节、戏剧展,不是长官意识,就是圈内人的自娱自乐和互相吹捧?”


    尽管两个小时的戏演下来,有五六百人次的大爷大妈中途退场,天津市场的潜力还是让王可然兴奋不已:留下来的都是年轻观众。他们看到演员谢幕,还要再看五分钟排戏花絮的纪录片才肯离席。这纪录片既是谢幕仪式,也是一个小测试:看完戏还能留下来,再看五分钟纪录片的,一定是“表坊”的种子观众。


    《弹琴说爱》在天津演两场,每晚都能收获约九百粒“种子”。演出结束,这些“种子”在微博上发帖,有人为剧场的嘈杂难堪,有人抒发观剧感受,有人赞美演员和导演。王可然觉得,多看外面来的戏,多跟别人在互联网上交流观赏经验,他们能跳出父辈茶楼戏园子的看戏习惯。


    戏剧展冠名西岸·“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近几年,薛乃夫与马三立之子马志明往来密切,是“少马爷”的准经纪人。不管戏剧展日后命运如何,把“马三立”的品牌做响,总是好事。



    “戏剧展”的马三立“小金人”设计时特意没让马三立戴眼镜。传统曲艺、相声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演员上台不带“晃眼”东西,比如戒指、手表、金丝眼镜,更不能上穿长衫下穿皮鞋。马三立说相声,穿长衫时都不戴眼镜。后来年纪大了,要戴眼镜演出时,都穿中山装或者便衣。 (戏剧展供图)





    于是,每一位受邀参加剧展的导演,都会得到一尊马三立嫡孙马六甲赠送给他们的“小金人”。小金人是穿长衫的马三立。而参加戏剧展的记者们则被告知:三立乃立功、立德、立言,典出《左传》;老人家是幽默豁达的天津性格最好的代表。


    马三立的号召力不言而喻。外来的戏演到一半,一位天津老大爷冲到前厅,怒不可遏地质问胸前“戴牌儿”的工作人员:我就问你们,为嘛票上印着马三立,戏码没有马三立?我就冲他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8-27 13:54 | 只看该作者
二他妈妈,快给我拿大木盆来,今儿个我算是赶上这儿波了{: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4:10 | 只看该作者
阿莱 发表于 2013-8-27 13:54
二他妈妈,快给我拿大木盆来,今儿个我算是赶上这儿波了


  一线城市的常委,四线城市的秘书长向您问好,同样是华北的直辖市,差别咋这么大涅?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27 14:14 | 只看该作者
马三立故居在去塘沽那条路上 花熊去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27 14:18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8-27 14:10
一线城市的常委,四线城市的秘书长向您问好,同样是华北的直辖市,差别咋这么大涅?    {:soso_e113: ...

上班一刻钟的秘书长,上班一小时的常委给您回礼了{: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4:23 | 只看该作者
驴牙医 发表于 2013-8-27 14:14
马三立故居在去塘沽那条路上 花熊去过吗


  马三立老人公寓,应该算老爷子最后的故居吧,其实怹那会儿住的平房早拆了,要说故居也是后来盖的楼房,就像现在弘一法师故居一样,一茬儿新的房子,锃亮锃亮的。

    老爷子快没的时候,说“wang" ,少马爷马志明说,是不是死亡的亡?  老爷子伸大拇哥。后来又问,今天几号?  说是腊月二十几, 老爷子想想,说,不能年前没了,要不以后你们怎么过年呢?  硬生生挺到年后才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4:23 | 只看该作者
阿莱 发表于 2013-8-27 14:18
上班一刻钟的秘书长,上班一小时的常委给您回礼了


  有时上班不到十分钟的秘书长向常委致敬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8-27 14:43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8-27 14:23
有时上班不到十分钟的秘书长向常委致敬

吃白面煎饼果子的常委向吃绿豆面煎饼果子的秘书长回礼{: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8-27 1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4:52 | 只看该作者
阿莱 发表于 2013-8-27 14:43
吃白面煎饼果子的常委向吃绿豆面煎饼果子的秘书长回礼


   吃电烤炉烤糊烧鸭子的秘书长向吃果木烤得外焦里嫩烧鸭子的常委回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8-27 15:06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8-27 14:52
吃电烤炉烤糊烧鸭子的秘书长向吃果木烤得外焦里嫩烧鸭子的常委回礼

连水都见不着的常委向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的秘书长回礼{: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5:14 | 只看该作者
阿莱 发表于 2013-8-27 15:06
连水都见不着的常委向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的秘书长回礼


   全是污染级别海岸,连海河都污染严重的秘书长向死水绕京城、沙尘来了一样变兵马俑的常委致以同志的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8-27 15:33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8-27 15:14
全是污染级别海岸,连海河都污染严重的秘书长向死水绕京城、沙尘来了一样变兵马俑的常委致以同志的问 ...

别说了,再说咱俩就都得一起向老黑问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6:17 | 只看该作者
阿莱 发表于 2013-8-27 15:33
别说了,再说咱俩就都得一起向老黑问候了


   其实他那个地方更惨,周边全是日化工厂。  {:soso_e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8-28 01:06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算几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8-28 06:25 | 只看该作者
新疆的猫 发表于 2013-8-28 01:06
乌鲁木齐算几线啊?~

算一线,常听人说,我在北京28环外给你买套房子,其实就是在乌鲁木齐{: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9:22 | 只看该作者
新疆的猫 发表于 2013-8-28 01:06
乌鲁木齐算几线啊?~


  老大你看,会长说算帝都的卫星城呢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8-29 20:16 | 只看该作者
花花 你这电子版是从哪弄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21:33 | 只看该作者
美玉我所欲 发表于 2013-8-29 20:16
花花 你这电子版是从哪弄到的?


  美玉兄,我是从南周网站上搞下来的   http://www.infzm.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8-29 22:07 | 只看该作者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8-29 21:33
美玉兄,我是从南周网站上搞下来的   http://www.infzm.com/

那以后是不是就不用订《南方周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5-24 16:1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