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可 发表于 2012-6-23 19:49 ![]()
基本同意这个观点,题材的创意能与介质的特质完美呼应,方能成就上作。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玉都是美的,所以 ...
没错,我万分支持玉雕工艺题材上的创新。传统的龙、凤、虎、蝠、猴、马、花草(竹兰松梅等)、人物(观音、佛、财神、童子等)、景观……已经被无数代艺人无数次演绎,手法和思路已经僵化、固化,即便把功夫下到极致,考校的也不过是手工的精细程度,比一比谁画的圆更圆,谁刻的方更方。缘于此,坊间对玉器的感知和评价,总是会披上一层“陈旧”的外衣,哪怕是妙龄男女玩玉,也带有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
扩充题材,另辟蹊径,这是玉雕这个行业不可逆转的方向,必须滴。
只是哪些题材内容适合纳入玉雕的范畴,哪些不能,我觉得这是个严肃的话题。玉石作为珍惜的玩赏资源,赏心悦目是其最大的功用,无论选择哪种主题,都不能离开“美”这个终极目的。吴德升是个较为成功的典范,他把人体艺术表现到被广泛认可且欣赏的地步,原因就在于:男女老少,观之皆以为美。猫坛里有个卖B的驴医生{:soso_e113:}也在尝试着玩一些新花样,只不过丫就图一乐儿,匠气太重。
至于楼主高人老师,我个人感觉走的是一条邪路。 |
|